昨天的院落1200字以上

昨天的院落

1200字以上 一年级 写景

沾父母的光,高楼大厦也住过好几年了,可我总还是忘不了

西院44号,那几间平房和房前那个很大很大的院子。虽然无数次

我在梦里重返故地,但梦中的院落总嫌不太真切,好像浓雾里的

花,有香气幽幽地飘来,你却如何也看不清她的姿容。

我就是在这隐约的记忆中,寻找一个鲜明的过去。

西院不是北京那种典型的四合院,只在北面有一排房,另外

三面都是或高或矮的墙。院门向西开,西边的墙也最矮,从外跖

踮着脚尖你就可以看到院里的大概。

你定会惊叹:这院子真大,远不是一般楼房前的小院所能比

拟。除去院中纵横的路径,那些能种瓜豆的地方,据妈妈说就足

有二三分地。一幵春,妈妈就播下种,豆角、葫芦,最多的还是

老玉米。到了夏天,葡萄架就被葡萄茂盛的枝叶盖得严严实实;豆

角窜上墙头,蓝的、白的豆花像一颗颗质朴的小星星,拋撒在葱

绿的叶子中间;葫芦刚刚长出,恰似一个个淡青色的小灯笼;而

那些挺祓的玉米,竟好像等待检阋的士兵,站满了他们的“广

场”,那简直是座小型森林。当然更吸引我的,还是老玉米的味道。

刚摘下的玉米,嫩嫩的,青青的,看着也觉得香甜。其实这些都

还只是小的呢,皖户东南角有一棵高高的枣树,东边种着一棵柿

树。秋天来临,果实都成熟了,枣树的叶子很稀疏,而一簇簇鲜

红的大枣桂在魁捂的树上,恰如一串串悬在半空中的红玛瑙!我

的口水就是葛洲坝也阻挡不住。可我太小,够不着树上的,只能

拣几颗掉落在地上的“处理品”;但不用急,到了晚上,隔壁的阿

姨就会端来一大盆鲜枣和十来个黄澄澄的柿子给我们尝鲜儿。那是我最愉快的时刻,柿子吃起来一点也不涩,甜甜的:足可与枣

子媲美。

秋天固然是最迷人的,可西院的冬天尽管寒冷,仍不失其盎

然的生机。当冬夭的早晨,你走出房门,看到白雪已经在一夜之

间把整个院落洗刷得纯洁如玉,你细心的眼睛一定会发现在那雪

地上印着一行行精巧的“小梅花”——猫脚印!如杲你有一颗童

心,像那时候的我,你就会悄悄地循着那美丽的足迹,好奇地探

寻一下,那只猫咪是跳上院墙,还是钻出了院门,这正是我那时

常做的。我可以一眼看出那猫脚印是属于我家的“小咪”,还是一

只不速之客。诚然,冬天的院落终究是破败的,但这破败之中却

自有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对,希望,春夏秋冬都盛开着希望:也许充满希望的地方恰

是童心里最美好的地方……

哦,我心中的小院落,无论春夏还是秋冬,无论白昼还是夜

晚,都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思。

在晴朗的日子里,如杲你站在院落中央仰目四望,你会发现

天空很大很大,决不会有坐井观天之感,像在楼前的院子那样。你

的心会被净化,会被那蓝天里东一丝,西一缕的白云擦拭得明澈

如镜。也许会有几只鸽子悠悠地在你头顶盘旋,像迷了归途的孩

子’咕咕地互相呼唤着。此时你会联想起什么?反正我会联想得

很多,多得连我自己都没法说清。夜晚,当院子里只有你一个人,

0光透过疏密相间的枝叶把婆娑的身影印在地上,印在你的身上,

你会感到那目光像一层层轻纱,仿佛伸手就可以把她揭开。此情

此景,你是否会萌发一种渴望,渴望自己也化到那目光中去?那

时我就是这样希冀的,就是这样被咋天的院落迷得傻里傻气的。

啊,昨天的院落,为了你我情愿再做一次小儍瓜。

记得搬出西院时,我还耍过脾气,说什么也不走。直到现在

想起那里,心中还是眷恋的。我住在一楼,凉台外也有—个所谓的院子,它是那么小,又被庄严的铁栏杆包围起来,仿佛一个没

有顶的大鸟笼子,而我就是一只不会飞的鸟。

啊,昨天的院落,连同我无优无虑的童年时光。多么亲近而

又多么遥远。

老树的悲哀 郑子维

450字 初三 状物

强化一(5)班 郑子维

老树的悲哀

路边,有一颗大树,它站在那儿很多年了,树皮在渐渐脱落。它身边最近新栽了一颗小树。

起初的时候,大树十分疼爱小树,给它无微不至的关怀,为它遮风挡雨,保护它不被暴风折断,告诉它怎样快快长大,每日,小树都不会孤单,大树上每天都会飞来小鸟为它歌唱,晚上它就专心听大树讲故事……小树也很幸福的投在大树的怀抱里。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树失去了往日的容颜,变得苍老而憔悴。小树也长大了,它觉得老树的观点是那么的老土,它觉得和一个又老又土的树在一起时耻辱,于是它开始沉默,回避所有,甚至回避老树。

每当有树问起小树,大树依旧满面春风的说:“它在学习独立生活,忙着呢,”除了小树没有人能看到它心里深深的悲哀。

直到有一天,城里的工人来伐木,只见一人指着小树说:“就这颗了”木工利索的把小树砍下放上车,小树无比的高兴,因为它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离开这卑微的地方,离开老树。

在城里,小树被做成漂亮的装饰品,它炫耀着它的美丽,全然忘却了森林、老树、暴风雨、小鸟……

当它被装运往别处的时候,在经过那片森林,看到了老树,它只能伴随然无可把握的悲哀,慢慢死去。

教师评语:

小树在大树精心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可长大后的小树却忘记大树的恩情,嫌弃大树,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一年级
写景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