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怎么写,才能不遗憾?1200字以上

故事要怎么写,才能不遗憾?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我的24岁,是个尴尬的年龄。想买车,想买房,偶尔想结婚。似乎这已经是一个任务,而不再是一个目标,有时也会这样想想,我还这么年轻,想要的却这么多,总该慢慢来的,说道理自己还是太急躁了吧。好吧,我承认这是个不错的借口,所谓年轻,只是一块做错事后的一块遮羞布。透支着信用卡,透支着精力,然后换回不属于现在的成果,而这好像就是成长的代价。

我的24岁,是个念旧的年龄。时光记录着所有的故事,关于那些从前。我们喜欢抑或厌烦的种种。东理,留下了很多记忆,有欢乐的,痛苦的,不舍的,难忘的,错过的,收获的……有时候,交谈变得空洞,沉默反而沟通;色彩显得苍白,黑白反而精彩。那些年,我曾因为骚年的一句“龙卷去不”就怦然心动,或许这就是友情的开始;那些年,我也曾因为少女的一个回眸就久久不能忘怀,这个也可称作爱情的蓓蕾。

我的24岁,是个孤独的年龄。我喜欢在推着脚踏车在路灯下漫步,看着自己的影子被越拉越长,心中默念,其实,我不是一个人,我还有影子。人的一生,必须走过繁华,也必须走过低谷,在岁月和现实的摧残下,慢慢的学会了忧伤的独处,成了一种戒不掉的习惯,学会了用孤独的灵魂与落寞的文字对话,在断断续续伤感的文字里阐述人生。这是一种境界,用心模仿,触摸本不该属于这个年龄的情感。孤独,如泣,如诉。

我的24岁,是个伪装的年龄。城市的生活脚步总是那么的匆匆忙忙,人潮拥挤,车水马龙,自己的神经也绷的紧紧的。进入社会,到处都是形形色色的人,因为害怕受伤,身体上的或者是心灵上的。习惯把自己影藏起来,只有面对熟人的时候,才会偶尔露出面具下面的本真,当换来一句“你怎么这么幼稚”的时候,好吧,还是带上伪装吧,你也慢慢习惯不真实的我。

我的24岁,是个动荡的年龄。工作,开始慢慢变的美好,满腔的拼劲,就是为了这一切美好的伊始,可以来的更快一点。周立波说过,要是你生活中缺少了某样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给予它足够的关注,比如钱。这也是为何我会只身来到深圳,努力的原因之一吧。生活还是不能太平静了,死水总要起点波澜才好。谁比谁辛苦,谁比谁努力,没人会关注,况且,我只想在乎我在乎的,比如人。至少我不想父母在凌晨5点,还在用艰辛的双手的为我铺开未来的路。

我的24岁,是个想家的年龄。告别异乡孤独的客,常是走着走着不觉然卡住的瞬间 ,心一刹那像荒草一样燃烧,剪刀般的思念,又是一次蔓延。成和超的婚礼,也给了我一个回家的理由,然后便是不计后果的计划行程,晚点四个小时的车程,也变得没那么在意。伴随着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在家起来的每个早晨,远比以前来的珍惜。我喜欢这样偷偷的让自己停下来,然后重新启程,走的更远。家是寄托,更是不变的动力。

我的24岁,是个梦想的年龄。梦想应该是属于青春的,虽然青春的字眼慢慢的觉得陌生,年轮也总是很轻易的烙下苍老的印记。以为总是长久的东西,其实,就在转神与刹那间便不在身边了。曾经深爱、思念着的人便轻易的变成了曾经熟悉的陌生人。曾经纯真无邪,曾经美丽梦想,随着四季轮回慢慢的散尽……这就是青春,这就是梦想。现实存在,背后的梦想,有时变得触手可及,有时变得遥不可及,我乐此不疲的追逐着属于我的梦想。

我想妙笔生花,写尽一段即将逝去的时光,我想栩栩如生,画出阡陌红尘中一撇惊鸿。24岁,你好,我才好。

很喜欢这句话:青春只是给了我们初见的机会,这一切不会再来,不会再走,不会再见;也许我会跋涉更远的地方,也许我会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许我会走进不同的世界,也许我会很快遇见那一片好时光。

故事就这么写,成长,我们不再遗憾。 

故事里的事——纪念“理想”三周岁

1200字 高三 叙事

一不小心,就带着未编织完全的梦闯进了这片刚开垦不久的土地;

一不小心,就在这片土地上零零星星地留下了近三年的脚印;

掉了汗水,收了果实,

一个不小心,把自己的牵挂也留了下来……

至今我都还清楚地记得当初是因为两个原因才决定加入这个文学社,其一是莫名其妙地喜欢“西城联盟”这个名字,其二是这里的社长写的文章和他的名字,我觉得都特拽,拽到我特佩服的地步,心里直嘀咕这样的名儿为啥我就想不出来!于是用鼠标一点,从此便与这个集体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实在的,我不是一个怎么会写东西的家伙,平时写的都只能是用很直白的语言形容出来的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也不怎么擅长把自己脑子所想的用另一种更幽雅的方式来表达,所以在我这儿的文学这一块儿仅仅只能被我归类于“爱好”,不能划分到“特长”,虽然也想过要把自己在这一方面的细胞培养得稍微更专业一点点,但是苦于时间和环境以及我个人的隐性惰性基因对我的限制,“写”的激情,仅被我维持到高中毕业,也就是我加入“西城联盟”一年零36天。

这一年多里,不管写出来的文章是好是孬我都一股劲儿地发表出来,时间充足的时候也欣赏下社里社外的同学的文章,那样的日子,想起来都是无忧无虑,刚进社的时候听说创网是我们的大家,文学社是小家。其实我倒觉得创网也是我们的厨房,无论自己的菜做得好与不好都大家一起尝,还能趁机帮助自己完善下菜肴的味道。吃饱了喝足了,就呆在自己的小家和家人谈笑风生,或倾诉,或倾听……

然而,人算总不如天算!

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人逃了,有人避了,有人无故失踪了,有人宣告从“江湖”退出了,“西城联盟”在那一段时间里就如盘古刚开辟的天地那样混乱无章,一味用低迷的状态面对着世人,偶尔听到几声来自于水深火热中的呻吟与呼唤时,心都是纠着结的,酸的,那时以为“西城联盟”就如创网里的过客,扮演的只是匆匆而过的角色。

多少局外人会想到“西城联盟”会以“理想主义符号”的面貌新生重新站起来并且获得拼搏的力量,同时亦被赋予了新的精神、新的制度与新的希望?但是毫无疑问,我们曾经的“西城联盟”、当今的“理想主义”的的确确是又一次占据了不少人的心,亲眼目睹了如此的景象,冲着我们“理想主义符号”顽强的生命力,我的根都扎这儿了,从此发生了大事小事,我感觉自己似乎就是生是“理想”的人,死是“理想”的神了,离开了高中校园以后跨进了大学的门槛,本以为给自己一点时间放下对“理想”的牵挂与眷恋,却一晃又是一年半,最终不得已给自己下了一个结论:青春年少的日子里,只要“理想主义符号”还存在,我恐怕是走不开了,既来之,则安之,让年少轻狂趁着还青春年少,在“理想”稍作停留也不是不可以的事,人嘛,总会有念旧的习惯的,哪怕只是旧了三年。

三年,是可以改变掉很多事情的:从婴儿连爬也不会到稳稳当当的走,从只会用无辜的眼神解决问题到学会动自己的脑筋,从中学走进梦想中的象牙塔,从安乐窝迈入向往又害怕的大社会等等等等,只要三年中有一个点是用来过渡的,那这三年里发生的变化就不只是量的变化的了。

三年里,见证过好多人的到来,也目送过好多人的离开,尝到过齐聚一堂的欢乐,也忍受过支离破碎的痛楚。

三年里,认识了一些人,也淡忘了一些人;回忆了一些人,也想念了一些人。

三年里,好多孩儿们见到我都“静姐、静姐”地叫;

可我知道,在这个地方我的年龄是比较大了,但如今依然活得比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