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500字

回家

500字 高二 记叙文

离开家的那年正好赶上修路,房屋需要大量的拆迁。正好我家也位列其中,在离开家后不久,就接到一封从家乡寄来的信。信中提到母亲在我走后不久也去世了(家中也只有母亲),母亲的后事也已经料理好了。算算母亲去世的日子也就在我离开家后一周左右。

昨天在和朋友谈论的时候,朋友偶然间提到他的老家,在他老家还有一位年迈的母亲。不知怎的心中不由一震。

从朋友家回去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还下着点雨。出门前看过天气预报,今天没有雨,所以也就没带伞。在回家的路上得经过一个墓地,墓地旁住着一位老人。没有谁知道她是谁,来自哪里,有没有儿女。这时,雨越下越大。离家还得走上一段时间。索性就去看看这位故人(第一次看见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门半掩着,推开门进去。屋内的陈设很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还有个挂钟。桌上放着张看上去有些年头的照片,但很清晰,照片中的人二十来岁。

对于我这个不速之客,老人并没有感到奇怪。一样也看不出欢迎。老人梳着农村人特有的麻花辫,穿着蓝布衣裳。老人让我坐下,老人在给我倒水时问道:“下雨忘记带伞了吧”“嗯!开始雨还很小,不知怎的现在下大了,没打扰你吧!”在和老人的谈话中,了解到老人来自农村,来这寻找她的儿子。在谈及老人的儿子时,老人却不愿谈起。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快到午夜了,外面的雨好像也停了。起身与老人告别,再次看看墓地时,感觉雨后的墓地也尤为的可爱。

第二天,接到朋友的电话,他回家了。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600字 初三 读后感

希望自己能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写的。读了这本专著,使受益匪浅。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期间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同时。我不断地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李老师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但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李镇西老师的文章,给我极大的鼓舞。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能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我一定能不断进步,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二
记叙文
5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