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鱼吃还抓老鼠900字

有鱼吃还抓老鼠

0
0
900字 五年级

屏幕上闪烁的是陈年的动画片,汤姆猫永远像神经亢奋与衰弱间歇发作的精神病患者,孜孜不倦地追逐杰瑞鼠,它经常被对手捉弄,陷入生物史上(同时也是人类影像史上)罕见的惨烈残酷处境,比如被碾成一张猫型纸片,或是成为散落的猫型碎屑,只见汤姆一个鲤鱼打挺,迅速自我充气自我组装,继续去追杀杰瑞——甚至没有连一瞬间舔伤口的自怨自艾。

电视机前蹲坐着的宠物猫,一边喝牛奶一边吃鱼形状的猫粮,它抬头看着电视上永远精神奕奕,永远磨刀霍霍,永远热泪盈眶的汤姆猫,用不解的眼神,无声询问这家族谱系丢脸的神经病成员:“你为什么老是去追杰瑞鼠?”如果我是汤姆猫,我大抵会忽然停住追杀的脚步,面露迷茫却坚定、铁汉柔情的微笑,温柔地喃喃:“只因为杰瑞是杰瑞啊。”

汤姆猫追逐杰瑞鼠的痴情,家猫永远不懂。

这就像中国古典戏剧里,问起女主人公为什么一往情深,她永远会一顿脚,妩媚嗤笑道:“冤家!”这其实就和猫鼠关系一样,它们也在无数的时空粒子中被冥冥拴住,成为不能善终的冤家,成为永远停留在大团圆之前追逐场景的天敌。

而现在这种场景很难再见到,动物们不必以杀戮作为存活的必要条件,而可以靠被包养而存活。就拿猫来说,它们吃的是被精细配置的袋装猫粮,鱼只是塑料的咀嚼玩具,老鼠干脆彻底从猫的食谱中消失。“天敌”则成了一个很少被提及的词,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却被一种虚无的温情所代替。这种温情脉脉的宣言,乍一听让人心驰神往,仔细一想却很没道理,自然界自给自足的运行被社会化,仿佛生物圈也要明事理、守纪律、稳定压倒一切。

“天敌”的概念则被暧昧地忽略,企图抹煞真实确凿的存在。可是,“天敌”当然是存在的呀——作为一种恩赐,而非奴役,无论是对人还是动物都是。人的天敌甚至更多,从总是偷你们家鸡蛋的邻居,到高效、冷酷、机械的体制。它们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既不会因为几十代祖先的反抗全部宣告失败而消失,也不会因为猫暂时得到了鱼,人暂时得到了温饱或富足而消失。

我忽然想到,我小时候曾经给“愤青”下过一个定义,如果金钱也不能停止他的愤怒,那他真的是个愤青。漫画里,鱼也不能停止其对老鼠永恒追捕的猫,大概也是猫中愤猫吧。它的痴情永远不被理解,那作为已经对“天敌”们失去执着力的人,就不要嘲笑,不要阻止,也不要妄加指点,而只要远远地看着,双手拢拳,缓缓道一声“失敬,失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笔记

1200字以上 三年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笔记300字

最近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文是记录鲁迅先生童年的文章,文中的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期过的最快乐的地方,里面有着紫红的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还有着有趣的斑蝥等等——这些都是所有的小朋友所都向往的,可见他在百草园里的生活是如此的快乐啊。

而下文中鲁迅的童年生活发生了转折,他的家人把他送到了全城中最严厉的私塾,他从此永别了他的“虫子朋友们,植物朋友们”开始了严厉的私塾生活,不过也不缺乏生活中的小趣味。他和同学们在后园里折腊梅话,寻蝉蜕。在下问中他是多么的向往着以前在百草园里的快乐生活啊!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快乐生活的向往,热爱大自然和对私塾教育的不满。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管是百草园,还是到三味书屋,给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读者留下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想象空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笔记300字

读了这篇散文,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便真实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捉蜈蚣、摘覆盆子、捕鸟、到私塾念书……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童年是在玩中学、学中玩,使他拥有一双能够洞察是非善恶的眼睛。所以鲁迅先生的文章往往反映了社会现实,文笔犀利。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眼睛。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要珍惜自己的童年,在玩耍中学习。要亲近大自然,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充满活力,这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从而投入到学习中去。

玩是我们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习。现在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只有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会被社会接纳。还需要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像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他是本城内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才使鲁迅对他十分恭敬。所以,我们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世纪青年,将来才能在社会有立足之地。

同学们,请珍惜童年,它一去不回。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放飞自己的梦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笔记300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现身儿时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以及在三味书屋的无聊乏味,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当你眼前展现出这一幅画面,你一定会感叹这是多么快乐、美妙、令人神往的地方,也会像鲁迅先生一样爱上这个地方,如果我们也在这个地反生活,那也一定会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的!

当鲁迅先生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了,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习生涯,每天只读书,政务十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工作。这样的日子远不及在百草园的日子快活、自由。

这篇文章解释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刻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的成长的合理要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笔记300字

文章一开始就进入主题,讲明百草园是先生的乐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杆,高大的皂荚树,自红的桑椹为我们呈现一篇生机勃勃的景象。捉虫子是鲁迅先生十分喜欢的一项游戏。在先生的眼中,百草园就是一场盛大的音乐会。鲁迅先生还听过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就过得出的结论便是:倘若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每到冬天的时候,拍雪人、捉鸟雀也给先生带来了不少的童年乐趣。

没有过多地修饰,反而很简洁却又表达的很清楚,这篇文章,真的令我受益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笔记300字

我正在家专心练字,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两篇读后感没有写,

便慌了起来,平静了一会,便开始在那补起读后感。

第一篇文章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于我们学过鲁迅先生,所以我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整篇文章不喧哗,没有过多的精彩语句,但是却能反映鲁迅先生的快乐时光,令人向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笔记300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故乡》里其中一篇散文。此篇散文写于1953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正值暑假,学生还没有开学,鲁迅先生回忆起少年往事。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主要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过程中,还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用于映衬百草园那些讲神话般的色彩。鲁迅先生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他自己儿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也通过对旧有私垫教育,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做出了批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描绘景物由远及近、由高到低、自静而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内的景色写得清晰,生动,富有感情的色彩,不由得让人对百草园心声向往之情。

我读着读着,好像被带进了散文里面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