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得漠视点什么550字

人总得漠视点什么

550字 初三 议论文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顾他人瓦上霜”,鲁迅先生曾剖析这句话是“叫人奉公忘私,不要多管闲事”,但是继彭宇、吴俊华、小悦悦事件后,它却成了极端自私的代名词。漠视,几乎成了整个社会的禁词。

在极度缺少温暖、互助、关爱的环境下,人们开始向往着“老北京式”的生活,排斥、批判着冷漠的小资,把生活的点滴挪到公众的视角下,希望能温馨的讨论。这种心态,除了培养一批批的微博控、八卦狂外,并没有什么其他长处。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这种互不干涉的生活状态,也并非一无是处。人生在世,总要漠视点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希望被人漠视——在课堂上出糗时,总盼着所有的同学心不在焉;在生气落泪时,总求着所有的朋友不围在身边问这问那。不止渺小的个人,甚至庄严的法律,有时也是一道隔开关注的伞——不然,何以解释,在审判隐私案件时,总要禁止旁听呢?

三国时期,东吴吕蒙负伤,孙权将他接到宫殿中修养,常常去探望,但时间长了,孙权发现自己一去,吕蒙总要行礼,反而不利于伤势。于是,孙权就命人在墙上挖了一个洞,每次都透过这个洞探视。自此以后,每当有将领受伤,孙权都会将他们接到那里来养伤。

孙权不进殿,在将领和他人看来,都是一种漠视,但恰恰这种漠视,体现了他的一种人文关怀。

盲目的关心会让人感到烦闷,盲目的打探会让人感到憎恶,盲目的援手会让人感到受挫。保持一个距离,调整一个角度,选择一个眼神,以淡淡然的态度“漠看天下事”,既能给他人一个空间,也能还自己一片宁静。

初三:郭怡然

望夫山

800字 六年级 写景

电白县与阳江市交界之地,有一座望夫山,那里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那里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边有个小山坡。山坡上住着一个勤劳的小伙子,名叫阿海。

阿海从小失去双亲,无依无靠,但他却在艰苦的劳动中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他能在水底里睁开双眼,是打鱼采珠的能手。

一天,阿海在海上打鱼时救起一位遇难的姑娘阿珍。这个姑娘是春山(即现在的阳春)人,只因恶霸要强占她为妾,她不甘受凌辱虐待,与其父半夜乘船逃跑。谁知中途触礁沉船,她有幸遇救,父亲却不知去向。

姑娘深感阿海救命之恩,阿海亦很同情姑娘的不幸遭遇。不久,这两个青年便结成了夫妻。

阿珍勤巧,阿海能干,生活过得很和睦。阿珍不但心灵手巧会持家,而且还是个好歌手。她常常自编歌仔,教阿海一起唱歌:

“茅棚一间网一张,粗茶淡饭几甜香!妹不嫌哥哥爱妹,同喝粥水胜蜜糖。”

“哥哥唱歌阿妹编,哥哥打鱼阿妹藤。哥妹合力勤快做,不愁吃来不愁穿。”

俗话说:好花难栽,好景不长。遥遥万里的皇帝,听说南海有珍珠宝贝,便派了个采珠使带着几千官兵,到沿海一带拉船抓丁出海,给皇家打捞珍珠。阿海也被抓走,阿珍哭得死去活来。但官兵如狼似虎,穷家妹有什么办法呢?阿珍一路送夫,一路唱着凄凉的歌:

“送哥送到漠江滨,泪洒江边雨淋淋。

大河水涨鱼分路,哥妹分路不分心!”

丈夫被押去出海采珠后,阿珍每天傍晚都站在小山坡上眺望,盼望着阿海快点回来。

然而,人间有恨,大海无情。日子一天天流逝,却不见阿海的踪影。半年后,一位逃跑出来的渔夫告诉她:阿海在采珠时,遇上了鲨鱼群,为了大伙,他勇斗鲨鱼,血把海水都染红了……阿珍听了晕倒在地,三天三夜吃不下东西。她爬到山坡顶上,面向大海,用沙哑的喉咙唱着:

“想哥日长夜更长,眼泪流了一筐筐。

若把眼泪当海水,海潮涨过漠阳江。”

唱罢,泪雨滂沱,大海咆哮。据说当天海潮大涨,漫过漠阳江,把好几船运送珠宝的官兵都淹没了。风雨过后,阿珍化作了一块挺立的石头。年长月久,这一带海滩变成了陆地,小山坡也变成了巍峨葱郁的大山,人们遂叫它为望夫山。

六年级:许文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