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孩子550字

老人和孩子

550字 初一 记叙文

老王今年67岁,老伴去年走了,儿子在外地工作,他一个人搬到了乡下,和其他老年人一样,早睡早起,每天开着收音机,听着京剧,喜欢抽上几口烟。

过年了,邻居老张家也热闹了起来——他儿子回来了。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笑声不时传来。

老王站起身,定定地望着村口。“哎,老王,别站着了,和俺一家一起吃饭呗?”老张从窗口探出脑袋,笑呵呵的。

“啊?”老王拉回思绪,叹了口气,“不了你们吃。”他拄着竹杖缓缓地走着,脸上的皱纹似是刀子刻的极深,眼皮耷拉,半睁半闭,眼神有些呆滞,皮肤土黄,很粗糙,老人斑随处可见,胡子稀稀拉拉,和头发一样,也是花白。夕阳拉长了他的身影,显得格外落寞。

老王很费力地迈过门坎,坐在床沿,捧起几年前拍的全家福,许久,他才轻轻放下。他望了望老钟,8点了。老王伸出颤微微的手,拿起电话,按下了那串熟悉的号码。

“星子啊,我是你爹,咋还不回来呢?”

“爹啊,你也知道,我厂里忙,女朋友还要我给她过生日,对了,还有……今年我就不回来了,咋了,有事儿?”

“没,没事儿。”

“那我挂了!”

“嘀——嘀——”

老王放下电话,“唉”了一声,拖着那把小竹椅,放在门外。手在口袋里翻腾一阵儿,掏出一支烟,抽了起来。那乳白色飘渺的烟轻轻地在空中缭绕,老王抬头看了看天,天上只有一颗星,他不禁看痴了,喃喃:“星子,星子……”那星,多像他儿子啊,老王想,儿子七岁那年,老缠着自已数星星,白白胖胖的脸上,一双眼睛星星般极有灵气,数着数着,儿子就趴在他肩上睡着了。而此时,老王也睡着了,梦里,他和儿子团聚了。他笑了。

风轻轻吹过,烟掉在地上,灭了,只留下一地的烟蒂。

老人和树的悲情故事

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一棵银杏和两位老人,牵出了一段感人肺腑故事……

去年。寒冬腊月。我和爷爷去栖霞山游玩。在小镇的路边,一棵遒劲苍老的银杏树下,搭了个简陋的小草棚,棚子住着一位77岁的老爷爷和他的69岁的老伴。老俩口为保护这棵银杏树不被砍伐,日夜守护着,已经一个多月了……

古银杏不是很茂密,孤独地耸立着,犹如一位老人默默地诉说着悲怆的往事。在寒风呼啸中,枝干光秃秃的,没有一片叶子,看起来像一株枯木。再细瞧,树干的半边已经没了树皮,根部也被削掉了一部分,使这棵老树看起来更加老态龙钟。奇怪的是,树干上用麻绳捆着一个木牌,上面是老人代表全村百姓写的保护古树倡议书。原来,今年遭遇拆迁,银杏树的生命岌岌可危了。

一见我们到来,谭爷爷立即来了精神,笑得眉眼挤成一团了。他用苍老的手抚摸着干枯的树干,深情地说,他爷爷参加过太平天国革命,银杏根部就是那时被削掉的。那时银杏已历经1000多年风刀霜剑了。但神奇的是,这株银杏跟人一样,当时被削的地方,竟然冒出暗红的汁液来,像血珠子。村里人因此将这棵银杏树保留下来。此后,数百年来,这株银杏一直被方圆几十里村民保护着。每年秋天,满树还结着累累果实呢!那时,浓荫匝地的古树下,就成了娃娃们的开心乐园。

去年,村民闻言要拆迁,谭大海爷爷翻来覆去睡不着,心生一计,就写了那块木牌,捆绑在树上。因为拆迁,四邻陆陆续续都搬走了。看着门前的银杏,谭大爷几次欲走还留,考虑再三,终于一狠心,在树下搭了个小窝棚,住下了,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为了看守这棵古银杏,老两口特地养了只大黄狗日夜放哨。谭爷爷自豪地说,这一个月来。逮到过三四个想砍伐树枝做砧板的人,据说一块砧板可买到100多元呢!要不是他盯着,银杏恐怕“尸骨全无”了!

说着,谭爷爷的老伴余大妈领我们走进了小棚屋。里面光线太暗了,老半天才看清,哦,小屋里简陋的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一张小床,一张躺椅,两张小木桌,一只煤炉,一支蜡烛。一部电话和一个闹钟几乎是最像样的摆设了。由于没电,老人就点蜡烛。奇怪的是,那电话干啥?奶奶说,好随时报警啊,抓住砍树的人。

一阵寒风吹过,里面哗啦啦响。周围全是瓦砾和废墟,小棚在空旷的荒郊野外,格外苍凉和冷清!余大妈说,五个子女在南京工作,有的子女对老人的行为不理解,但拗不过老人执拗的脾气。

我们问,打算在这里住到什么时候。老人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爷爷喃喃地说,说实话,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能撑到什么时候,他考虑再三,写了倡议书,希望大家发发善心,保护这棵古树。说着,两位老人鼻子一酸,眼里滚动着浑浊的泪珠……

临行时,暮色苍茫,天上飘起了嗖嗖的冷雨。一回首,还见那棵古老的银杏树弯腰曲背倚立在冬日的风雨之中。我们走远了,两位老人依然站立在银杏树下,拄着拐杖,挥舞双臂。 我担心,在这样一个寒冷的雨夜里,两位老人的小棚里该不会漏雨吧?

我更担心,那棵历经千年沧桑的古银杏,在钢铁机械的无比威力面前,会是怎样的命运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