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情1200字

周庄情

1200字 高一 散文

没下车之前,周庄的样子就已经被我想了千百遍。这个江南的小镇啊,到底对我有多大的吸引力?可等我到了地方,才发现,一切的想象在现实面前都是无力的,她的美,远远不是语言所能形容的。

THE FIRST DAY

刚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了。放眼望去,全都是水,交错相连,令人目不暇接,真是不枉了“水乡”这一名号啊!  

首先,找了个饭馆,填饱肚子先。至于饭吗,不用说,肯定是米饭了。当米饭上桌时,真是亮的我一惊!这才是米饭,白中透亮,一粒一粒均匀散开,不粘连,真是极品!都说江南人爱吃米,会吃米。今日一看,果不如此!

饭饱后,找了个清新淡雅的小旅馆小憩了一下,准备下午的行程。

梦醒时分,已是夕阳在山,继续执行原计划,坐船游周庄。

找船的事,根本不用愁。周庄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

坐船上,闭目细听摇橹的声音,那水随着船橹的转动而发出哗哗的声音,真是好听极了,那感觉,就像是梦中一样,亦真亦幻。远处时时飘来一阵渔歌,真是不枉了郦道元的“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就在这水波荡漾中,渔歌伴奏中,转眼到了晚上。我们行驶在偏僻的水路上,四周只有星星灯光,寂寥无人。月亮,静静的挂在夜空中,把她的影子投入在水中。我捧起一抔水,让月光映在手掌中,真正做到了“手中捧月”。在这一片寂静中,在月光的澄澈中,我的第一天,就这样悄悄的过去了,静静的,但又带着些许微波。

THE SECOND DAY

一个哈欠醒来,早已是日照屁股。匆匆起来,洗洗漱漱,准备今天的行程。可正当我出门时,却偶然瞥见旅馆庭院中一颗大柳树正傍水而居。我临时改变了主意,放下行囊,顺手抄起一本《文化苦旅》,向店家借了一个小椅子,坐在树下汲取起来。

下午的暖阳斜射在书本上,静静的,为我照亮人生的内容。读倦了,以书掩面,侧卧在褶皱的柳树上,沉沉睡去。有时一阵微风吹过,带动树枝,轻轻拂在我的手臂上,我却丝毫不能察觉,仍沉浸在我的梦乡中。江南的风,总觉得多了些妩媚,少了些阳刚。大概陶渊明所享受的隐士生活,也不过如此了吧?

下午,竟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连绵不断。而我,竟选择在河旁散步,也不过是为了不想放过一丝一毫景色罢了。

雨滴,毫不留情的钻进我的衣服内,钻进我的头发中,酥酥的,麻麻的,痒痒的,很凉。但奇怪的是,这雨,好像慢慢的荡涤去了我心中的尘埃,好不神奇!

视光慢慢转到河中,涟漪一个接一个,慢慢荡漾开来,大的套小的,小的再变大,继续套小的。在这样循环往复中,我似乎明白了人生的一些东西。

偶尔石桥上有几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朝我这边驻足观望,大概,她们在疑惑我在干什么,可,她们永远不会懂得一个人,在那一刻,所酝酿出来的情感。

THE LAST DAY

昨夜一夜雨未停,今早才慢慢停下来。走到窗前,凭栏而望,一切都是被刷洗过的,那么新。根据最后一天的安排,自由活动。

我跟着感觉,走到了一座石桥上。在周庄,这样的石桥数不胜数。可,这是历史最久远的一座。我坐在桥栏上,轻抚桥身,内心禁不住感叹,这座桥,经历了多少风霜?多少战乱?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我走到卖纪念品的小商店中,挑了一把纸伞和一些其他的小玩意儿。但内心还是不住的惆怅,这些东西,只是一个记忆,又如何?许多记忆,是会被遗忘的。

天渐渐暗下来,是离别的时间了,我又要回到那个繁华的都市了,可我的内心却是那么不舍。不仅是因为周庄的美,更是因为,她让我找到了一个可以让心灵休憩的地方。站在船上,背后是美丽的周庄,而前方,是残血般的落阳。

周庄游记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是多么希望能到这两处旅游呀!学校组织的一次旅游活动,让我有幸领略了江南周庄美丽的小桥流水人家。

星期六的清晨,第一道曙光冲破云层,唤醒了我们。我们一反常态,麻利地穿衣洗漱。爸爸提着包,背着相机,我们便去金三角乘车。在一阵汽笛声中,一号车满载游客向周庄进发了。

漫长的五六个小时在大家焦急的心情中一秒秒过去了,我们终于到达了昆山。在驶向周庄的路上,导游向我们介绍道:“周庄,它是江南第一水乡,还跟传说中的沈万山有关……”导游绘声绘色地讲,我们全神贯注地听,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周庄。我们下了车,随导游走。导游先带我们去看双桥胜景。刚一到,我的目光就被吸引住了:两座石拱桥安祥地躺在碧玉般翠玉无暇的小河上,不过,两座桥形成了一个直角。导游还跟我们说了画家陈逸飞与双桥的故事。我们走过其中一座人,向张厅走去。

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大厅里宽敞明亮,厅堂里陈列着红木家具,张灯结彩。墙上还有一幅对联,引人注目,上联是“桥从门前进”,下联是“船从家中过”。大厅一侧,有一条幽深的陪弄,陪弄里光线昏暗,乍一看,没有尽头。左边的墙上点着几盏油灯,更有一种庭院深深的感觉。沿着陪弄走出去。转几个弯,我们来到了闲静素洁的后花园。后花园周围,一群粉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簇拥着花园。翠竹摇曵,鲜花斗妍,草儿点缀着一条迂回的小径。还有一块太湖石,玲珑剔透,洁白如雪,它被人们称为玉燕锋。八面玲珑的玉燕锋为小巧的花园添了几分灵秀之气。张厅安谧温馨的水镇情趣,唤醒了大家的怀旧意识。历经五百多年沧桑,它气派依旧,给我印向最深的,还是喧哗街市中的那份独有的宁静和典雅。

参观了张厅,我们又走进了沈厅。沈厅的大堂上有一方牌匾,三个苍尽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松茂堂。这三个字是清末状元张謇所书。厅里梁柱粗大,刻有飞鹤、蟒龙等许多的花饰。砖雕门楼上刻的人物线条流畅、栩栩如生。真可以与网师园中的门楼相媲美。在沈厅中,还有一座沈万山的坐像。它面前摆着金光闪闪的聚宝盆,惟妙惟肖。

我们又来到了一座石桥上。石桥下涓涓细流,石桥上蓝天悠悠,岸边杨柳依依,水面上,画舫底轻柔地与水面擦肩而过,长长的河水一直流向远方。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这与沈厅的富丽堂皇和张厅的宁静典雅截然不同,就像飘行在水上,隐约听到飘忽水上的姑苏民歌。

周庄的美景在我心中徜徉。抱着这份怀念,我又参观了虎丘。虎丘的剑池、宝塔都让我流连忘返。

我又参观了留园红色的木柱,碧绿的池水,美轮美奂的太湖石。

游览了留园,我们带着美好的回忆回到了家,结束了愉快的旅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