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别停下600字

冲刺,别停下

600字 初三 日记

《冲刺,别停下!》

就在10月23日,我参加了一场市里的运动会,项目是长跑,这是一个极其考验人的体能和耐力的运动,可我之前压根就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的体育训练,因此我对自己能否取得满意的成绩感到十分担心,以致比赛前一天晚上辗反侧,一夜都没睡好。

好在比赛这天天公还算给我们面子,凉爽的天气替代了秋老虎的余威,但就是这样,我手心仍出了一掌的汗,甚至好几次都紧张的想去厕所,脚直发软。

终于,我们还是站到了赛场上,起跑前的我几乎可以听得到我自己心跳的声音,我的神经紧绷着。

—“砰”

!发令枪响,我和其他运动员都一起冲了出去,然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竟在跑道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慢慢的,我超过了第二名,我成了第一!

只可惜好景不长,就在我刚跑过滴4圈的时候,情况发生了改变,后面的人开始陆陆续续的超过我,我又成了第五名。可就当我打算要加速时,却只感觉双腿无论无何噎使不上劲,就像真的灌了铅一样,如此,我和第一名的差距越来越大,整个人也好像感到要虚脱了,正当我要想放弃之时—刹那间,心底忽然有一个声音蹦出来问我:“你真的到极限了吗?”我心里想:“我到极限了吗?我难道真的到极限了吗?”又值我心里自问时,再次,我的心底出现一声呐喊:“不!这不是我的极限!我还可以再快些!”想着,我逐渐加快了脚步。

.然而是真的,我超过了我前面的一个人,继而又超过一个,再一个……!

到了赛后,我不经又回忆起刚比赛心中的那句话,这一次是它帮我克服了困难,给了我莫大的勇气。

这会儿,我又想到,也许不管在日后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我都应该这样问自己:“你真的到极限了吗?”

但然接着是一个发自肺腑的声音:“不!我没有!”

创作“中国最接地气的偶像剧”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我倒是想滚,哪儿找蛋去?要不你下一个让我滚滚。”“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您千万不要反抗。”“陈世美和秦香莲开始的时候也志同道合。”……最近,随着喜剧片《我爱男闺蜜》的热播,一句句插科打诨、风趣幽默的台词让无数粉丝津津乐道,而女编剧李潇也被热情追捧。

李潇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喜欢看书和思考。读初三时,李潇跟别的许多女孩子一样,迷上了青春偶像剧,男女主角一句句缠绵悱恻的台词,常常感动得她泪水涟涟,一句句往一个大笔记本上抄。为此李潇想:“为什么别人就能写出这么优美迷人的故事和台词来呢?”从那时起,当个编剧,写出一部受大众欢迎的电视剧,深深扎根在她的心里。

2004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李潇开始从事职业编剧工作,向她少女时代的梦想迈进。那一次,当李潇信心满满地把酝酿了许久的一部描写爱情的剧本投给一家知名刊物时,不久却收到了退稿信。那位老编辑在写给她的退稿信中直言不讳地说:“满篇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男女恋情,虽浪漫却不能令人信服。”这是批评她的剧本脱离生活,不接地气。老编辑的话点醒了李潇,明白了自己创作的症结和短板后,李潇停止了坐在家中编故事,开始尝试从身边的人和事写起,在活色生香的世界中寻找素材和灵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当她把一部全新的凝聚了她心血的剧本交给那个老编辑时,剧本很快发表了。慢慢地,李潇的创作引起了一些导演的注意。

2009年,一位导演找到李潇,邀请她创作一部电视剧本,李潇愉快地答应了。为了写出一部最接地气的剧本,李潇努力从原汁原味的生活中发现和挖掘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她明白,一个编剧如果每天开着高档车招摇过市,是不可能写出一个家庭主妇在菜市场跟小贩讨价还价的生动场景的。在李潇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菜市场,那里更成了她寻找灵感和素材的好去处。有一次,李潇在嘈杂的菜市场里混在人群中转了好几个小时,观察各色人物的举止,倾听他们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交谈,腿酸了、肚子饿了,菜市场的人也渐渐散了。李潇蹲下来向一位老婆婆买菜,准备回家烧饭,可是,当她刚付了钱,就听见前面传来两个大叔高声的争执,原来是其中一个骂另一个不讲义气,害他进的一批鱼亏了本,被骂的那个却指天画地为自己辩解。李潇一听两人的对话,有戏!赶紧起身跟上去,飞速从身上掏出小本子将两人争执的话记下来。就这样,李潇努力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和营养,通过去粗取精,进行加工和再创作,她写出来的剧本贴近大众生活,台词风趣幽默,妙语迭出。在创作《大丈夫》的过程中,有一幕很是动人:顾妈妈去世的时候,顾爸爸拿着超市的打折单,在她的耳边想唤醒她。而李潇创作这一幕的灵感就来源于她的父母,原来李潇的妈妈经常带着爸爸去超市买打折的东西,家里到处放着商场满大街发送的促销彩页。

由于所有的人物和台词都是李潇花大量时间、深入生活创作出来的,导致她的创作速度相对于别的编剧慢许多,别人半年完成一部戏,她至少要花一年。有人劝她在创作时不妨在网上找些经典台词,可李潇却对这种办法嗤之以鼻,她说:“原创最可贵,网上的句子再好也是别人的。”就是凭着这样的信念,李潇先后创作了一部部围绕当代社会热点话题,引发观众思考和热议的接地气的作品,随着《大女当嫁》《大丈夫》到《我爱男闺蜜》等一系列作品的热播,李潇已然跻身中国金牌编剧的行列。

当有记者问李潇,为什么她编剧的作品总能把握时代脉搏、广受大众喜爱时,李潇说:“我不是天才,但也绝不写烂剧,我不会因为自己写作慢而降低要求,更不会为了速度而上网抄段子,写贴近生活的电视剧是我的梦想,而我对自己的梦想从不打折。”

生活中许多人为了摆脱暂时的困难或获得一时的利益,不惜让自己的梦想缩了水,打了折,褪了色,但李潇却坚持不让自己的梦想打折,从而创作了一部部精彩的剧本,实现了她要写“中国最接地气的偶像剧”的梦想。在追梦的道路上,我们也要像李潇一样坚持梦想不打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日记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