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550字

放风筝

550字 一年级 叙事

“今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我哼着歌儿起床了。真舒服啊,星期天我美美地睡了个懒觉。推开窗户,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春天,真好!

对了,老师布置摘抄描写春天的诗,先做语文作业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哎呀,今天不正是放风筝的好天气吗?不干了。我连忙放下笔,翻箱倒柜地找爸爸给我买的蝴蝶风筝,急忙拉上我的好伙伴杨敏珠来到田野里。

我先拉住风筝线,叫杨敏珠帮我拉住风筝的尾巴跟我跑,忽然一阵风吹来,我连忙拉着线逆风而行,可是,因为我跑到前面时,以为风筝不会掉下来了,减慢了脚步的速度,所以风筝没飞多高就从空中划落了下来。就在我喘气的时候,旁边的一位正在干农活的老伯伯说:“小妹妹啊,放风筝时要一直往前冲,不能停下来,也不能放慢脚步,要等风筝在空中稳定住了,才能停下来,继续放线。”我像听懂了什么大道理似的,自信地点了点头,开始了第二次的放风筝,我牢记老伯伯说的话,等风一有,随着杨敏珠的一声“放”,我就立即拉住风筝线跑起来。哈哈哈,我的“花蝴蝶”慢慢地上天了,它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我们村的小朋友们看见我在放风筝,来了兴趣,也纷纷拿出他们的风筝来到田野里放,天空中立刻多了许多五颜六色的风筝,有金鱼,蝴蝶,燕子……它们好像在举行一场飞行比赛。特别是那只“大蜻蜓”,它浑身碧绿,东飞飞,西瞧瞧,仿佛在捕食着蚊子。

今天我玩得可痛快啊!小小的风筝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欢乐。

放醋一年级:防盗锁

良知的叩问

900字 初一 议论文

在普世价值观中,所有的交换都是等价的,那些付出最多的人,也理应得到最好的回报,但现实却往往与之相悖。因为个人私心恣意地在世间胡作非为,个人利益又不可一世地在世间横行霸道,所以只有世人的良知踽踽独行。

有这样的一则小故事:小女孩用自己所有的糖果与小男孩所有的石头交换,但小男孩却偷偷藏起了最大、最好看的石头,而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甜,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一直在想小女孩是否也藏起了最好的糖果。

孩童最是天真无邪的,“良知”一词之于他们,恐怕是过重了吧。小女孩的真挚和善良让她的小世界单纯快乐,而小男孩的谎言却使他难逃内心的煎熬和痛楚,那是良知在起作用。我想我更愿意相信这则故事并未结束,它真正的结尾应该是小男孩在第二天一早便找到了小女孩,将他私藏的石头悉数送给她,并向她诚恳地道歉。加上这个结尾之后,人性便会归于完整,倘若不加,我们看到的只是残缺破碎的人性。毕竟邪恶也好,后悔也罢,只是世间一隅,难以囊括万象。

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这小小一隅就有可能被人无限放大。世人惶惶,唯恐自己便是下一个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毕竟生活并非出自安徒生之手,也无人有此等情趣为每一个恶都加上一个完美的结局。很多的恶都是终于良知的,良知的叩问已是当今社会完成自我救赎的最佳手段。“摧花狂魔”王书金现已归案,他潜逃了十多年,内心不安,无以成眠,而在之后的庭审过程中,更是坚持认罪。由此可见,在很多时候良知的作用甚至大于法律,没有人能够逃过良知的叩问。曾经“红极一时”的“毒奶粉”“毒豆芽”等毒物必有一日会在“江湖”上销声匿迹,那些出卖良知的人必会受到无尽的谴责。

社会弊端层见错出,这里有罪恶和鲜血,这里有悲悯和血泪,这里有无尽的潘多拉魔盒等待开启抑或永世封闭。我们用一己之力似乎难以驱退黑暗,但是我们的良知却如同火炬,薪火相传,便可铸成太阳一般的光亮。这个世界更像是来自卡夫卡的臆想,而非《一千零一夜》,我们需要良知,良知的叩问有着巨大而不可比拟的力量。

良知来自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造物主的天才在于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完整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彻底摆脱良知,在迈上通向万劫不复的独木桥时,良知必将是能使他悬崖勒马的最为有力的缰绳。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狄更斯预言的这个时代里,我们应该庆幸,还有良知与我们同行于纷繁复杂的尘世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一年级
叙事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