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之梦800字

五环之梦

800字 四年级 状物

几代人的梦想,在那一刻实现了:几代人的奋斗,在那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几代人的泪水,在那一刻化成了欢笑。

梦!绝不是飘渺的,它是思想的精灵,是心灵的水晶:它是璀璨的钻石,闪烁出心中无限的憧憬。它时时刻刻都在我的脑海里穿梭。梦!牢牢地套上了中国结,沉重而不乏航行的动力。正是这个梦的实现,让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可以振臂高呼:“我们赢了!”

是的,早在1908年,在一本《中国青年》杂志里,就有一个人做起了“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的五环之梦。而一百年,对于永恒来说不过是白驹过隙,但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何等的漫长?在这一百年里,我们抗争着,奋斗着、努力着。终于,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new  beijing,greatolgmpic.”无数的中国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七年的心酸,七年的苦楚,七年的悲伤,惋惜,无奈……中国已经品尝了太多太多。含蓄的中国人有着特有的坚强。无疑,世界在前进,中国更在疾行,而今,积蓄了七年的激情,即将燃烧,燃烧的淋漓尽致.

是的,在奥运圣坛上,曾许多次响起《义勇军进行曲》,但是没有一次是在中国自己的领土上,这无疑是中国的一个遗憾。而今,机会来了,2008北京将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志愿者将为国际友人提供最好的服务;最先进的电脑网络系统将让人们在各个赛场间自由切换。

是的,坚强执著的中国人赢了,美好的梦振奋着沉沉的期望。从一个个中国申奥人员自信的眼神中,我似乎看到了奥运圣火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五环旗帜在神州大地上迎风飘扬;似乎听到了一句句暖人心田,似乎感觉到了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后,带来的疲惫和喜悦。

是的,让我们把五环之梦做得更好!一切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中国人向来是以最强得凝聚力而著称。梦!是美好的;现实!是严峻的。现实已经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懈怠!所有炎黄子孙,行动起来吧!中国继承的历史遗产太多太多,无论是哪一点,我们都有资格,圆梦2008!

五星邀五环,北京连四海。五环之梦,是所有中国人的梦。北京的目标是:把最美的梦变成最成功的奥运会。

漫长的旅程,不变的旅店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读后感

郁秀的第一部作品《花季雨季》问世,就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她。爱她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爱她清新的写作风格,她道出了我同样的生活感受。再一次见到她的新作品《美国旅店》,我毫不犹豫地拿来欣赏,这次又是令一番感受。

郁秀的新作《美国旅店》写的是一个十二岁的中国小女孩宋歌在美国成长故事。由于父母离异,她被改嫁美国的母亲接到旧金山。年少的主人公被突然放置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不可避免地面对文化认同的挑战,在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挣扎、审视、理解以及被理解……

在《美国旅店》里,作者最关注的问题是文化冲突与差异,这种冲突集中体现在星条旗下成长的一代华裔青少年,对他们,作者用“嫁接人”来形容,有可想而知的先天不足和营养不良,如宋歌所述:“我不仅是父母缺点的大融合,亦是美国和中国孩子缺点的大融合。中国孩子的孝道我没有,美国孩子的独立我也没有。”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该遵守何种道德,该归属哪种文化?面对与生俱来却日益弱化的母语文化和逐渐浸透身心的美国文化,这些孩子们无所适从。

仿佛被放进一个真空地带,这些孩子们深刻体会到文化之间的阻隔,如书中宋歌的外公在“文革”中戴高帽游行,会被美国人误认为是在“过生日”,这是“没有出路的交流”。哪怕“在文化认同上会调整脚步,但孤立苦闷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介于两种文明之间的尴尬让人郁闷得想去死。他们是孤独而迷茫的,像初至美国的宋歌参加妈妈和美国继父的家庭聚会时有感受:“不哭,多孤独呀;笑过,才知道更孤独。”如果用一个词来描绘宋歌的成长心态,那就是“挣扎”;“总在两种语言之间徘徊与困惑”,“在他乡与故乡、物质与精神之间挣扎”,挣扎在两种文化的夹缝里,撕心裂肺。

再来看看他们和他们父母的关系,“和在美国长大的华裔子女一样,对中国父母进行情感敲诈。”“在美国成长的中国下一代,与他们父母不同心同德的下一代。”离家出走,近乎儿戏的婚姻和堕胎,第三者插足,宋歌时刻准备背叛,从不忘向母亲报复。而她的母亲,为了曾经抛家弃子的行为,终生负疚并以幸福为抵押来赎罪,这对终生互相折磨的母女之间交织着“抵触、矛盾、疯狂而又无处可逃的爱恨情感”。但恰恰讽刺的是,宋歌仍然重蹈着母亲的命运。她和母亲的矛盾不仅仅是两个人的,而是两代人的,两种文化的沟壑。“在妈妈与我之间,在美国中国之间,在英文中文之间浪迹异域,从中国到美国,再从美国到中国。”

敏感、脆弱、孤独、迷茫、桀骜不驯,这是宋歌,也是作者眼里的这个群体特征。“一点麻木,一点物质主义,一点及时行乐,寻找片刻的安全,无所依仗。”这就是他们的生活状态。

这个群体处于文化的夹缝地带,无法真正进入哪一种文化,也不受任何一种文化的约束。这些孩子是无要的一代,失去心灵版图的一代,缺少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的一代:“上海和三藩,我分不出我更眷恋哪里,从中国到美国,再从美国到中国,不可能真正融入任何一种文化。”作者自己也是颇为迷茫的,“失去家园是永恒的人类感觉,永久地寻找精神家园,寻找栖身之所。”

如果说《花季雨季》里的作者还是个花季少女,那么十年后呈现在《美国旅店》里则是个十足的女人。带着成熟女人的笔触,以细腻敏感的文风,诙谐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一群大洋彼岸活在文化夹缝里的孩子们,还有他们走不出的文化困境。悲凉之外,更多的是忧虑和惘然。

一个12岁的中国小女孩宋歌离开离婚的父亲,被改嫁美国的母亲接到旧金山,和陌生的美国继父一块生活,《美国旅店》的生活是从这里开始的。家庭破碎——被母亲遗弃——接去美国——逃家——结婚又离婚——流浪——父亲过世——回到中国,宋歌成长得异常艰辛,妈妈在美国,爸爸在中国,在中国12年,在美国12年。

看了《美国旅店》,我突然发觉,现在我的家,就是最舒适的旅馆,是我永远舒适的落脚点。我想郁秀要告诉我们的,隐含在书中的,就是一个家,一个有爱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状物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