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抹晨辉之前1200字以上

第一抹晨辉之前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每次读到温庭筠的这首《商山早行》的时候,我的心里都充满了疼痛。星辉还未散去,几声鸡鸣打破了沉寂了一个夜晚的空气,月儿西垂,在遥远的山边微微露出半张脸。远远望去,山里的所有房屋都还紧闭着大门。流落异乡的游子,一夜未睡,第一声鸡鸣的时候,推开窗户,窗外依旧是模糊一片,一段孤独的旅程又将开始。故乡渐行渐远,倚在门上苦苦守候的那个女子,也是一夜未眠,在昨日的那个黄昏,一定还在望着征人离开的方向……过了今天,空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远得无法丈量,远得再也听不见熟悉的乡音。  

清晨,是一天的开始,是梦的启程,是心灵的再一次起航……  

这只是无数清晨之中的一个,曾经,无数次地起航;明天的清晨,又将离开今天的自我,去向未知的远方。  

大地还在沉睡,鸟儿还在沉睡,树木也在沉睡。  

只有早行的游子,早已踏上远去的征程。  

开始惧怕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因为,阳关照射大地以后,可以清楚地看见,故乡在身后的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脚步蹒跚,还没有走出第一步,就已经疲倦,真想就此倒下,在太阳起来之前倒下,因为这样,在明早起来以后,我不用面对日渐遥远的路途,甚至,看不见今天黄昏,残阳如血的悲壮!  

罕有人际的道路,被晨霜铺满。脚步越来越重,这是故乡对我的挽留吗?我相信是的,因为我舍不得故乡,故乡又何曾舍得我的离开?  

一直在行走,一直在远离,远离着空间的故乡,也远离着时间的故乡。  

渐渐地,我们忘记了故乡的模样,忘记了童真的模样,忘记了青春的模样,也忘记了自己的模样。  

深吸一口气,进入肺腑的不再是故乡的泥土气息,至少没有了,熟悉的老家猪圈的骚味。

睁开眼,不再是熟悉的容颜,曾经的欢笑,只在记忆里面存在。 

遥远的童年远了,曾经的青春远了。

所有关于故乡的记忆,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启程中,慢慢地淡了,远了。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黎明的阴霾,当地一缕炊烟融化早起的寒霜,这不再熟悉的风景,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我只是一个游子。

绿色的茶园,笔直的包谷,金黄的稻田……

谁能守住我曾经的回忆,谁能让时光倒退。

儿时的岁月里,我是单纯的放牛娃,牵着牛在清晨出门,牵着牛在黄昏归来。茅草是牛的主食,葛麻藤是牛的蔬菜,牛是我最好的玩伴,单纯的玩伴。渐渐地,牛老了,死了,我也越走越远,忘记了回去的路。

我的茅草,我的葛麻藤,我的牛,是你们抛弃了我,还是我抛弃了你们?

远离了牛绳的牵绊,远离了茅草的锋利,远离了葛麻藤的缠绕;却被工作束缚了灵魂,被人世间的冷眼割伤了心灵,被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吵扰了思想。

清楚记得山顶中放肆地呼喊,声音传得很远,直到穿透云霄;清楚记得田野中自由的奔跑,草们向我致敬,树们对我点头……很多应该记住的,都被我慢慢忘记;很多应该忘记的,却被我牢牢记住。

我记住了什么?我又忘记了什么?

想要大声呼喊的时候,才发现嗓子早已沙哑;想要快速的奔跑的时候,才发现脚下绑上了沉重的沙袋……

走过春夏秋冬,经历了花谢花开,才发现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走进阴晴雨雪,经历了风吹雨打,才发现容颜未老,心已沧桑。

春夏秋冬的阴晴雨雪中,每一个清晨,在太阳出来之前,我都在启程,在陌生的旅途中,经受着陌生的风吹雨打,看着陌生的花谢花开。

太阳出来了,雾散了,露珠了,远远低走来一个少年,牵着牛,大声地呼喊着,我猜想,他也会放肆地奔跑,就像当年的我。

那声音如此熟悉,这场景惊人相似。就连牛,在嚼碎一口茅草之后,也会四处寻找葛麻藤,而后慢慢品尝……

我终于停下自己的脚步,送别还没有落下的月亮,早起的露珠,夏日夜晚淡淡的清凉。天空很蓝,远处的小河很清,空气中有着别人家猪圈里面的骚味…… 

闭上眼,眼前一幅熟悉的场景:牛在田野中悠闲地吃草,一个少年在田野中自由地奔跑。远处的石板房里,袅袅炊烟迎风起舞,饭菜的香味勾起了我的食欲,口水顺着嘴角流下来……

故乡一直都在,空间的,还有时间的。 

只是,每天第一抹晨辉出现之前,我依旧要启程,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

第一抹绿色

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晚春,没有一丝春天的迹象,每一处无不充斥着寒冬的气息。

裹了好多衣服,准备出门。在刚刚踏出门口时,就不禁有了退回去的冲动——外面太冷了!想想,罢了,还是出去看看吧!

刺骨的风迎面袭来,如泰山压顶一般不可抵挡。紧了紧衣服,把冻得通红的有些僵硬的手放在嘴边哈着气,用那仅存的余温温暖一下手心。然后顶着风继续向前走。

刚刚下过雪的街道两旁堆起了掺杂着尘土的雪堆,路面上还有扫帚扫过的雪痕。接上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热闹,人很少,街上的人穿得笨拙,每个人都缩脖哈腰。光秃秃的树杈上压着厚厚的积雪。树枝压成了一个弧度,好像随时都有落下来的可能,使人不敢去靠近那些树木。

路旁的花花草草都缩紧了身子。本应是它们展示风姿的时候,可它们却一味的逃避,真不知道,他们往日的那份风姿去了哪里。

放眼望去,一片毫无生机的情景引入眼帘。加快了脚步:绕儿一圈就回去吧!步伐又紧了些。抬头望望还有多少路要走,恍惚间,看到了一抹嫩绿,揉了揉眼睛,定定神,没错,是绿色!脚步又快了些,渐渐地由竞走的速度改为快跑。

那是一面拆迁到了一半就停工了的墙,院子里还摆放着破损的水泥、红砖、钢筋。拨了拨积雪,又露出了几分绿。费了好一阵力气搬石头、拔已经冻结了的雪块,当手变得完全僵硬、冻得看不出血色时,终于可以看到完整的绿色了。

几道向上蜿蜒的墙缝,也就指甲片薄厚,几棵嫩绿色的嫩芽顽强地生长着。上面有两片豆大的绿叶,一棵纤细的茎支持着整个身躯,全身也就有小指的一般大小。这是一种随处可见的草,没错,这是野草,不堪一击、无人欣赏的野草。可是,它们能在这种环境中生长,那是一种惊人的业绩。

虽然它们不及花儿那般美丽动人,不及大树那般挺拔苍翠,但是它们不像花朵那么经不起风吹雨打,不像大树那般需要挑剔不同的环境生存,它们仅凭着墙缝中的土颗粒,仅凭着冰凉的融化的雪水,仅凭着自己,仅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在半墟费的墙缝中扎根、发芽。它没有那些珍惜的花花草草那么值得一看,可是,它们是春的使者,是春天的第一抹绿色!

每当细细品味这件事,总会感到从心底有一种美好的感觉蔓延,那种微妙的感觉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第一抹绿色的盎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