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留在我的记忆里700字

美食留在我的记忆里

700字 初二

小时候待在老家过年,放完迎新的鞭炮总要去美食街上逛一逛,也正是因为新年,各家各户都满开大灯,街上人来人往。

我最喜欢吃的是一家摆着一块油腻腻广告牌的一家店,他们店招牌的臭豆腐可谓是飘香十里,刚走进街便能闻到这独具特色的味道,再走进一点,便能听到店家再吆喝:“臭豆腐,臭豆腐,六块钱一碗。"

我迫不及待的过去排队,虽说只是一个小摊子,但嘴馋的人可是很多的,摊前排满了慕“香”而来的人们。

轮到我了,我将手里紧紧攥着的六块钱小心翼翼的放进已是装满钱的罐子里,然后便直勾勾地盯着还没有炸过的灰色泛黑的臭豆腐,店家用娴熟的手法把这些臭豆腐铲进了油锅里,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这时进入鼻腔的香味更浓了。

过了几分钟,臭豆腐终于炸好了,店家用锅铲将炸得硬邦邦的臭豆腐放进了一个纸碗里,快速地操作着调味勺,将调味料悉数放上去,最后,店家拧起一个大勺子,像完成什么仪式一般,将一勺咸汤淋在臭豆腐上面,我轻轻接过店家手中热乎乎的纸碗,拿上一个竹制的小牙签,退到路的一旁,慢慢品尝起来,虽说问起来有点臭,但味道还是极其不错的。

想来如今回家乡过年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但臭豆腐却也并不稀奇,随处可见,但我也少有闲心再去静静品尝这份美味了。

最近一次再买臭豆腐应是学校组织的春游吧,小镇上满是吸引学生眼球的小吃店,而发黑的臭豆腐店却略显暗淡,我像小时候那样,走向与其它店比起来稍显冷清的臭豆腐店,将十块钱纸币递给店家,静静看着他的动作,一股味道钻进我的鼻子,心里不由衍生出一种怀念的感觉。

我郑重地接过那装有臭豆腐的纸碗,拿起签子品味,“喀嚓”我一口咬下去,臭豆腐的香味与鲜味从我嘴里漫开,我仿佛就在吃当年的那碗臭豆腐一样。

我幸福地眯起了眼,心里想:“臭豆腐味道真香啊!”

最暖心的回忆

750字 初二

说实话,我算不上是土生土长的江南姑娘,但我又确实出生于这天堂般的杭州,因此在美食上,我向来偏爱杭州菜。与其说喜欢它的味道,不如说我偏爱它的精致与背后的匠心。

第一次吃糖年糕还是住在老家余杭的时候,这是外婆拿手的美食。买来的糯米年糕细细地切成一块一块,放少许油煎一煎,就在其将要变得焦黄之时从锅中盛出,表面细细地撒上一层白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氤氲的热气中融化开来,是浓得散不去的香甜。我一步并作两步跨到盘子跟前,不顾灼人的温度就想往嘴里送,却往往落得个烫手的下场。外婆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白润如玉的脸慈祥地笑着,笑意直达眼底,口气又平又缓:“慢点呦,没人跟你抢嘛……”温柔的语气承载了我整个童年的记忆。嗜甜如命的我要求外婆加了一层又一层白糖,外婆笑着答应。在等待其变凉的时候看着它们一层又一层地融化在表面。稍微凉点了,便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往两边一拉,长长的拉丝呈半透明的颜色。我一口吞入嘴中,心都跟着温暖起来。小时候的我,便只是觉得美味罢了。

在老家上完幼儿园,我来到了杭州,便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再邂逅那样的美味。直到初一那个天寒地冻的冬夜,外婆像变魔术似的“呼”地端出了一碗糖年糕。我又惊又喜,却不像小时候那样莽撞。这小小的年糕多可爱呀,白白的、糯糯的,让人一下想起了白白胖胖的娃娃,或是江南烟雨中那些少女们撑伞的白嫩小手,像是无限美好在我眼前铺陈开来。热气散尽,我轻轻夹一块放入口中,依旧是偏甜的口味,一切记忆回笼,涌上心头。那些白,那些糯,那些香,那些甜,那些温暖。舌尖搅动着年糕,米香弥漫,外婆的一颦一笑也在空气中弥漫……何止年糕,更是心意。糖年糕,亦如外婆,又甜又温暖,糯糯地不粘牙,最最重要的,是它恰到好处的体贴,满足我的胃,更温暖我的心,是一辈子都值得铭记的味道。

最暖心的回忆,在这美食中,更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