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走开600字

不朽的走开

600字 高二 散文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拂一拂轻袖,沏一杯清茶,摆一方桌椅,弄一方笔砚,在南山脚下坐定,甩掉一天劳作的疲惫,伴着缕缕茶香,趁着夕阳无限,提起妙笔,便生出千古文章。每当吟起陶渊明的诗词,我的脑中便浮现出这样一副场景。生于官宦世家的陶潜,从小就在出仕为官、光宗耀祖的熏陶下长大,早时的他也曾立下报国之志,然而,在一个举世皆浊的社会又怎么能容得下一个清者呢?好吧!既然注定了要离开,又何必留恋,年过不惑的陶潜,终于大彻大悟,于是南山的脚下多了一位隐者。他与清风为伴,和明月作友,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智慧的陶潜虽然失去了官场的得意,但是他的诗却像诗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留下了永恒。

风月之夕,三杯两盏淡酒亦能把酒临风,举杯邀月。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波折的苏轼和陶潜一样,看尽了这让人无奈的世界,更放弃了无谓的抗争,无论走到何地都能随遇而安,造福一方;无论遭受什么打击,他都能保持一颗举杯邀月、推窗话雨的超然情怀。看一看超然台上那御风把酒的苏轼,苏堤之上踌躇满志的苏轼,赤壁滩上那英姿焕发的苏轼,黄州城外那少年狂的苏轼:历史见证了他的大智慧、大人生。

余秋雨说:“中国的文人是很狡猾的,当他们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得以施展时,便躲藏起来。”尽管如此,可仔细想一想,当现实和理想存在着像地和天一样遥远的距离时,走开又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无论古时还是现在,正是因为有些人大胆的走开、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社会中才会不乏闪亮的人生轨迹,不乏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既然前方已无路,那么让我们过身来,然后从容的走开。

不枉此生游

900字 高二 散文

人生苦短,不求千古留名,亦不求世代咏诵,但求能有几份执着的追求可以终生进取。

每个人的胸膛装下的世界大相径庭,跟每个人的习性有颇大牵连。也许有人,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是否公平呢?

若是有的人生来身体就有缺陷,难道他们就应该自暴自弃?他们会更加关注一切敏感的东西,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影响。每个人来到了世上,都不再是孤立的个体,都会影响到别人。只有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内心才能过得去。或许现代社会为自己而活着的更多,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可那样真的活得好吗?

最不值得做“杞人忧天、庸人自扰”,若是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世界的主人,或许对生活的那颗宽容的心,会变得更加精神焕发,乐观向上,充满自信和向往。

不管哪个时代,皆有人会被周围的种种事物所困扰,甚至逼迫着做些与意志相违背的事情。看似和平的年代,却有太多悲哀的事情发生。对的,永远无法避免,可我们可以减少。地震、物价、利比亚、犯罪……真的不敢再闻新闻,那种触痛,同吾者何人?

即便赚满了金钱荣誉,却愈来愈与正义背道而驰。想想那是非常可怕的,敛财定会比吸毒更容易让人上瘾,刚登上事业的顶峰,就被曝光了。接连而至的肯定祸大于福,弄得身败名裂。可有人却甘愿冒这个险,宁愿做金钱的奴隶。

人人都会惧怕一生碌碌无为,就开始为有所作为苦苦觅寻。走投无路,人可要疯了,悲剧也就酿成了,浑然天成似地。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难道是预言,还是参透人性大势所趋?就因这句话,他就无愧于“圣人”之称。假若有更多孔圣人的膜拜者,内心得到熏陶,这个社会就不会这样。

真正能为自己的未来,坚持不懈并且很单纯地努力,这样的人太少了。很多人发觉生活一点也没活力,和他人相比,自己是一无是处。全然没了奋斗的激情,终日郁郁寡欢,完全否决了自己的能力。既然活着,就应该学会担当,毕竟生活是无法预知的。如果漠然选择了堕落,流失的不光是时间那么简单了,你说呢?

同龄人中,更多的学会了享受,学会了在安逸中无忧的醉生梦死。真正的当现实无情的打破了往态,就又开始对生活抱有无尽的埋怨。却从没想过,可以在痛苦中锻炼,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想想那些伟人的担当、承受和成就,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又能算得了什么?

山东省菏泽市第二中学高二:郭世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散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