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间的怯意1000字

父子间的怯意

1000字 初二 散文

我怕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了一声……

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茶壶,父亲高兴了,还逼我们喝。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

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有点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天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时将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真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出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今天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

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再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

父子雪球大战

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每当想起父子雪球大战这件事,我就会非常兴奋。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爸爸一打开窗,就禁不住赞叹起来:“哇,昨天下了一夜大雪,外面好美啊!”我一听,兴奋得一蹦三尺高。“难得一遇大雪,”我神秘一笑,“何不尝尝打雪仗的滋味?”也许是“父子同心”,爸爸说:“我也正想打一打呢!”

于是,我和爸爸穿好衣服来到外面,我顿时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地上的“雪毯”,房上的“棉絮”,树上的“梨花”,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正当我看得入神时,突然从远处飞来一个雪球,好似一块石头,“砰”的一声砸到我脸上。须臾间我被吓得魂飞魄散,定了神后,发现是爸爸。我气急败坏,于是便从地上拿了一大把雪,迅速搓成一团,猛力向爸爸扔去。呀,没砸到,自己却被爸爸砸了个正着。看着在一旁狂笑的爸爸,我真想捏一个房子大小的雪球,把他砸到月亮上去。当然,我也不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瞄准他张大的嘴巴,猛地一扔。“啊哈,砸中了,砸中了!”我又叫又跳,笑得合不拢嘴。爸爸脸上撒满了雪花,活像一只大花猫。可爸爸也不甘示弱,抓起一团雪向我砸来。我左躲右闪。没砸到!我高兴得直拍手,向爸爸做了个鬼脸,撒腿就跑。爸爸很不服气,拿了个雪球穷追不舍。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摇摆,那美丽的银条像摔破了似的,纷纷扬扬洒落下来。说来也巧,正好都撒在爸爸的头上。爸爸甩了甩头,连说:“倒霉,倒霉。”惹得我捧腹大笑。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每当想起,我都会非常兴奋。

指导老师:卞晓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