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让我难忘1000字

这样的人让我难忘

1000字 初一

电梯正要开门,空中抛来一道尖细的嗓音——“啊呀,小姑娘,你家人住院这里是吧?帮我拿一下。”一只手强硬地把一只热水瓶塞到我手里,“对了,我在五楼……”下一瞬,那道大红大绿的身影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句道谢也没有。

这是我第二次看见她。

平日里健朗的爷爷突发心肌梗塞住了院,却一直没能好,于是,这家医院成了我每天放学的必经之处。爷爷的病房在五楼,是许多病重的患者不能马上痊愈而搬进的“重症层”。我就这样遇到了她。

她喜欢大着嗓门与别人聊天,也是这层楼中说话最刻薄的人。一次在走廊,一个小孩子到处乱跑,把刚拖好的地弄脏。若在平时,大家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患者家属嘛。可偏不巧,碰上了她:“家里人都快死了,还有心情在这里耍!”小孩“哇”地一声被吓哭了,她却仍旧大着嗓门与别人聊天,头也不低一下。她的性格、行为,甚至说话的样子一直为院里的人所唾弃,我也极力避免与她相遇,心里将她早归入了“下等人”行列。

可我越躲着她,越能碰着她——这不,我又得上楼给她送那只被她随手扔下的热水瓶。瓶身是张牙舞爪的红色,亦如她本人。门关着,里面传出她惯有的尖细又高大的嗓音——她在自言自语。声音之大,以至于我敲了数次门都无人应答。我索性耐着性子,听她在说些什么:“老头子,是不是要尿尿?……老头子,你看,这个水瓶好看不?咱们当年结婚就是这个颜色,你还记不记得?……老头子,你怎么不理我啦,看我,看我……”我将热水瓶轻轻放在病房外,悄悄离开了。

后来听说,她和老伴也曾有一个儿子。但在儿子到外地工作后不久,就失去了音讯。老伴又因一场车祸生活不能自理。原本生活无忧的她,只得干起医院的杂物护工来支撑生活。老伴儿车祸耳聋后,眼睛也只能看到红黄绿几种鲜艳的颜色。她说话声音大,喜欢穿亮色土气的衣服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为的是让老伴不那么孤单。

渐渐地,她那独特的声线在我眼中不再是厌恶的代表,而成我的一剂“安心药”。若一天听不到她的声音,我仿佛也安不下心来。尽管她的举止有些粗鲁,却给病怏怏的五层增添了些许活力。

爷爷的病似乎略有好转,听医生说,下个月就可以出院了。她和老伴也即将“出院”——老头子的病情恶化,要转送到大医院去。他们走的那天,没有一个人来送。她自顾自地摇着老伴的轮椅,那背影看起来有些无助,却格外坚毅。不知怎么,我看得有些心酸,便上前打个招呼:“奶奶——”话没出口,就被她打断了:“我知道你们讨厌我,说我没文化,自私,可我没办法……我老伴视力衰退,耳朵也不行,我大声说话,穿大红大绿的衣服,就是为了让他知道我在他身边……我不在,他会怕……只要能让他好好地活下去,我哪怕做一个万人嫌……”她悄悄地擦了擦眼角,不再说话,转身回去了,只留下我愣在原地。

从那以后,我经常不自觉想起那道穿过走廊身影,大惊小怪地叫一声“啊呀”。无论如何,都无法忘却这个平凡的女子,用并不有力的手支撑起生活的一片天,顽强地与孤独对抗。

奔跑

1000字 初二

我上初中两年了,觉得自己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几何代数、天文地理,而是长跑的技巧。

刚上初一时,第一次长跑,所有人的脚都在半厘米、半厘米地向前蹭着,等老师哨声一响,都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大幅前后挥动胳膊向前冲去,最后一个个都在到达终点前,就已体力透支。

初一上学期第一个月,我熬夜想比同学们多学些内容,时刻都在尽全力获取知识,有时竟不自觉地就伏在桌上睡着了。第一次月考成绩还不错,事实上是完全超出预期的好成绩。

那学期剩下的时间里,我已没有了追求,沉醉于月考的功名中自得其乐,自己倒是悠闲,只是苦了父母和老师,其后一次次不堪入目的成绩令他们又急又气,说我“令人失望”,但我还以那“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来安慰自己。着实可见我当时的幼稚,赢过一程就以为自己是顶聪明的,不需要与分数有关的好成绩来证明自己了。

初一下学期,大家都积累了一些长跑的经验,都知道刚开始不能太急,亦不能太落后的道理,我是更悟出了长跑之“长”在于长久之效。起跑之前放松着兀自说着笑话,那稍有些刺耳的哨声响起,从容地和所有人一同向前跑去,不急,也不缓。到最后,常常也能得个还行的成绩,真可谓“中庸”了。

收了自己那过分骄傲的心,什么事都不着急拼命,也不会让自己成为差得惹眼的那个。当时有个关于《骆驼祥子》的专题活动,四个项目难易分明,供选择参与,同学们借着青春的朝气热烈地讨论,而我大概了解了难易后就选了适中的那个。当时我似乎很少笑,同学说我“沉稳”。我从镜子中看自己的脸,有点黑,那倒是正常,可就是自觉有些灰蒙蒙的,以为是灰尘,可洗也洗不掉,由它去吧,便该干什么干什么。成绩平平,与同学交往甚少。

上了初二,老师是一个很年轻,活力四射的小伙子,没教学经验,更不太懂除了他自己性格以外的孩子的心理,主要是看了我比较冷静,成绩也不太差,便让我做了班长,我哪里是冷静,只是对大部分事麻木了而已,但当班长这桩新奇事怎能让我麻木。在我的印象中,班长就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带着使命的,至今我仍然记得作为班长的第一次长跑。

跑前,我极紧张地向老师寻求长跑的所有秘诀,才得知长跑最后是要全力冲刺的,而且之前要将速度控制在“合适的极致”,只要最后能留下体力冲刺可以尽管跑快些。我尽量挤到一个自认为最好的位置上,有些微微颤抖,眼睛凝视着前方,右脚尖紧抵着地面,那哨声不再悠长,只有最初的那一促,我冲了出去,那是我跑得最成功的一次。

我想把事情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但不会总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做到“最好”。在大考前的复习期间,我会全力以赴,要求自己做得更好。那时,一种淡淡的幸福总包裹着我,我有很多朋友,我也照镜子,我没有刻意去笑,但脸上似乎有一抹笑意,脸上蒙蔽一切情感的那层尘土已经消散,我从容地走开,去做当下能把握住的事。

我初中两年来长跑的心得总结来也无非两点,努力做到合适的极致,保持实力最后冲刺。我想,人生路上的奔跑大抵也该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