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景,那人900字

那山,那景,那人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十月的天,秋高气爽。

秋风吹破了拂晓,裁着碎碎的雾丝跳越悠橱的华尔兹,在云雾交融的天断,几只青鸟掠过枝头,划下几道交织的弧线。草儿扬了扬鬓角,继续安详地睡着。这时,几荣晨光透出来,揉开它惺忪的睡眼,这十月的天,十月的早晨,榧香弥漫。

榧乡一德一榧香,开始一段大山之旅。

听说,那里的山好高,好高。

车予环绕着大山盘旋蕊上,映着眼帘的皆是绿蒴浓郁。那山,高大而挺拔,连亘的山脉依偎在同伴的怀中,亲密无间。车行一段路,投视窗外,那山依然沉浸在一片绿色中,满山的树,满山的绿,间或出现一抹柿子树的火红。朦胧中,山头呈现在我们眼前,那山沟沟里的树叶越行越低,真是“车沿出路走,人往高处行”。

那里的景,好美,好美。

穿越林间,一棵棵偌大的香榧树呈现在眼前。没有殷红的花朵,没有华丽的外衣,它朴实地扎根,裹着浓密的“蜈蚣叶”被子,蓬勃而灿烂。台阶两旁,不时会浮现出几朵小花,白的也有、黄的也有,显得娇小可人。再走几步,你会不经意发现几处蝗虫蚂蚱的身影,它们栖身于一丛丛绿荫中,悠闲地沐浴着阳光。然而,随即有几个女同学而对这些平时不常见的昆虫发出了尖叫,我不得不捂住了耳朵……一阵轻松的笑声,在山谷阃荡漾开来,引起不绝的回音。

逛了一大圈,进入了香榧博物馆。一座庙宇似的古老房子坐落在小路一旁,上面刻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原始香榧博物馆。推舞大门,一种传统民居风情扑面而来。木质楼梯,咯咯作响;石头铺就的地面,一片光滑;绿绿的青苔密布其间,有着清幽之感。展览室中最有趣的就数草鞋和蓑衣了,这都是以前榧农们的装束,尽管已经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却反映了榧农们的勤劳和俭朴,还有浓浓的历史厚重感。

那里的人,很朴实,很朴实。

在一棵大榧树下,有片天地,几个干农活的农民正不亦乐乎地收获着。看得出来,这是祖孙三代。老一辈的有经验,正在观察蔬菜的生长状况,儿子与媳妇正在为午饭做准备,一旁的小鬼正忙着抓蚯蚓玩。好一派其乐融融的农家景致啊!对于我们这几个外来游客,小鬼时不时会投以好奇的目光,仿佛在问:“蚯蚓,他们是谁呀?”然后,我们都笑了,用最会心的微笑。

日近中午,我们一行人踱步在幽径上,和着叮咚作响的山泉水,奏起了心中的幸福音律,望着远处的白云,蓝天,树木,大山……突然有了种“天地任逍遥”的享受。

那景,那人,在大山,享受,幸福,在大山。

好想一直在大山……

那已凋落的康乃馨

900字 初一 记叙文

刚下完雨的街道,残留着积水,仿佛又是多年前的那一幕……

在某一年的五月,正值母亲节时,同是雨后的街,倒显得有些凄惨。天,放晴了,一块透明的蓝天、一尘不染、无任何杂质,像一块手帕,似乎能给人安慰。我走在街上,隐约看见一个从远处一直摸索过来的一个小男孩,我停下了脚步,仔细观察起来:这个小男孩并不大,只有五六岁这样子,衣服上都缝着补丁。看样子是穷人家的孩子,但我并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很好奇,他为什么要摸索着,他要去哪里?我正想得入迷,忽然什么撞到了我,我低头一看,是那个摸索着的小男孩,我惊异了,他竟然是个盲童!

当小男孩意识到自己撞到人时,很紧张且又急忙地说:“对……对不起,我,我不是故意的……”我蹲下来,我笑道:“没关系,你能告诉姐姐你要去哪里吗?”“我听别人说,今天是母亲节,妈妈很辛苦,我想用我攒下来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一枝花,不知道够不够。”那男孩小声地说,但我依旧能够听得很清楚。我听后觉得很惭愧,自己愧对了母亲十多年来的养育之恩。在我身旁有一家新开张的花店,我牵起小男孩稚嫩的小手走进了花店,从柜台上取出一枝粉色的康乃馨,它代表着对母亲的爱。随后我付了钱,出了店面,我把花递给他,“这是一朵很漂亮的康乃馨,免费送给你,回去送给妈妈,她一定会很高兴的。”尽管小男孩看不见这朵花的美丽,还是很兴奋地收下了这份礼物。然后很天真地告诉我:“谢谢你,姐姐。”

此时,我又从小男孩来的那条路上,看见一个中年妇女,同样也是摸索着蹒跚而来,嘴里还喊着些什么,声音越来越清晰“……儿子,你在哪里?”小男孩也喊起来:“妈妈,我在这里!”一边说,一边闻声跑去,母子相拥在一起,母亲喃喃地说:“你跑哪里去了,妈妈找你找得好辛苦啊!”“对不起,妈妈,母亲节快乐!这支康乃馨送给您。”……虽然他们彼此看不到对方,却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心;虽然他们看不到康乃馨的美丽,但是看得到彼此的美好祝愿。

这对母子离开后,我身走回花店,对老板说:“再给我一打康乃馨。”我想到了我的母亲,很久没有好好地关心过母亲了。出了花店,我发现夕阳,是如此美丽。

母亲节到了,传诵着对母亲的祝福,给母亲送上一些关爱吧。母亲生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而我们总是因为繁忙而忽视了这份来自细微的关爱。也许那支康乃馨已经凋落,但凋落不了那美好的真诚的祝福……

在某条街道,某些时间里的小男孩,他让我永远铭记了这凋落的康乃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