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奏曲900字

水的奏曲

900字 高二 散文

窗外,雨依旧在下,雨打在窗上,汇成一道道细流,由上至下,缓缓流淌。窗外早已迷离一片,我闭上眼,静听着外面空灵的雨声。

寂寞!雨后,静静地听着檐漏滴水,仿佛有回到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中。年轻时的她,是一泓明快欢乐的溪水,不谙世事,天真无邪。年老时的她,是一池落满浮萍的湖水,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凄苦无边。这个似水的女子李清照,饱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在晚年寡居的凄境中,听懂了这一声声水的叹息叹息着光阴易逝,叹息着人生如梦,叹息着世味情薄。这其中包含着多少“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无奈。当水包融了这沉甸甸的愁思时,就变得那么凝重,那么幽怨,在无数个梅子黄时雨的夜晚,与孤寂的易安居士产生了共鸣。

愁思!一带江水,是一道屏障,把一位亡国之君与故土分隔开来;一带江水,又是一条丝线,一端系着他,一端系着故土。奔腾的江水,浸透了李煜无端的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当他命歌伎吟唱《虞美人》时,在丝竹声中,他是否希望无尽的春水带着他对亡国的怀念,流向他梦中已千回的故土?李煜,一个失败的君主,一个成功的词人,用他的生命来期盼与等待。而江水负载着他满腔的愁绪,是否已成全了他,还是至今仍在徘徊?

豪放!年少得志而后又屡遭贬斥,学富五车、才华绝伦的他,从滔滔的江水中找到了知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气,已在江边回荡了数千年。水的奔腾不息是他人生的写照。在人生的长河中,他读懂了:每个人都是一滴水,想要汇入大海,要激起浪花,要折射光芒,都需要经过穿峡破谷的磨练。若不燃起自己对生活的热情,那么这滴水永远只会停滞在一潭死水中。苏轼在经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之后,还能保持着这份如水的奔放与豁达,是那么难能可贵。

此曲三段,却包含万情。

千条铁锁沉江底,百万雄师过大江。水,奏出江山更迭。

南疆泼水成花,北国雕冰成韵。水,表奏出民俗风情。

大禹过家门而不入,李冰胼手足而不息。水,奏出古今英雄。

此曲三段,却包含万千。

孔子曰:“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此曲数段,奏的是人生。

听,演奏继续……

《骆驼祥子》读后感

1000字 初一 读后感

翻开《骆驼祥子》这本书,最先看到的是祥子没毛病,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虎妞很合理想,刘四爷也不错。看完这些,我猜想他们应该会有一个非常完美的结局吧。于是我就继续看了起来。

这本书是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的生活。祥子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善良淳朴,正直诚实,老实沉默的人。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痛苦还没结束,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看上了祥子,并想尽办法,使祥子不得不娶了她,但他还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命运的挫折使他又继续拉车,因为他还有希望,那就是小福子。后来小福子的自杀,给了祥子致命的一击。这样一连串的打击使祥子丧失了对生活的渴望和信心。他开始堕落了,他变的懒惰狡猾,极端自私,还耍无赖,最终流落成了一个狼心狗肺的街头混混。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要强,勤劳和自信。他为了不再寄人篱下,为了自己三餐不愁,拼了命地拉车。他不在乎买到车的时间离自己有多远多长,认为自己混出个头是早晚的事,三天、三个星期、三个月……就算是三年也能坚持住!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祥子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他不怕苦、不怕累,每天一角一角钱的攒,不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打,他总算是攒够了一百块,获得了属于他自己的车,有了他自己的车,就不用再受贷车时栓车人的气,不用再敷衍别人,有了自己的车,睁开眼睛就能吃饭。

在他拉车的旅途中,有几次不幸被病魔袭击,一病就是个十天八天的,甚至几个月!就算病得全身瘫软、拉车靠的双腿都站不住脚,祥子也不肯服输,他相信自己有强壮的体格、高大的身材,认为这点病不算什么,他还能走路,还能拉车。祥子,就是那么自信。似乎不论有着什么,他都不会被打败,他始终热爱着老北平,对这里的每一处花草,每一寸土地都是那么的喜爱,但是,上天似乎专门与祥子作对,他买车过安定生活的希望破灭了。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深刻地揭示了生产这个悲剧的原因。这个故事,反映了北平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命运与遭遇。祥子本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热爱生活,热爱北平,但一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个世界!

祥子最终他还是被这个社会的黑暗打败了,他放弃了自己坚持已久的理想,失去了生活的原动力。我们要以祥子为戒,坚持自己的理想,永不放弃,否则可能就像祥子一样走向不可回头的深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散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