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村落的毁灭1200字

诚信村落的毁灭

1200字 初一 记叙文

在地球的中央,有一个僻静的村落,那里住的一群诚信之子。它们是一种绿色的小精灵,蹦来跳去很是机灵。他们和人类一样,怀胎十月降临于世。他们来的很简单,去的也很容易,要是有一个人累计说了20个谎言,就会有一个精灵死去。当然,要是那个人累计在挣扎面前选择了诚信,那个诚信之子就会复活。他们世世代代守护着一朵诚信之花。然而,这朵诚信之花非常脆弱,必须靠诚信之子搜集诚信之笑来浇灌。这个诚信村落没人去过,在人们的思想中显得神秘而奇妙。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蔚蓝色的天幕上调皮的星星眨着眼。窗外非常宁静,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纱衣。一切,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神秘而朦胧。我静静地躺在床上,默默的数着星星。忽然,我发现一个星星划过天际,以为是流星。流星!我忙闭上眼睛许愿。睁开眼,我却来到的一个陌生而奇妙的地方。

这个村落是多么奇妙而美好!高耸入云的苍天大树,矮小的灌木丛,在枝头欢叫的小鸟,跑上跳下的小松鼠,铺满落叶的地面……一切似乎只有在童话中有。我立即恢复了理智:只有在童话中有!我来到了哪里?我开始不知所措。“欢迎来到诚信村落!”一个温柔的女音响起。我猛地转过头,看到了一个绿色的精灵:顺滑的头发,迷人的双眸,纤细的身材……她的一切都令我着迷。她温柔的女音再次响起,“这是诚信村落!我是这里的女皇,希望你能喜欢这里!”她顿了顿,魔杖一挥,出现了两个药丸,“吃了左边这颗你会变成我们的样子,吃了右边的这颗你会变回原来的样子。”我将左边的药丸吞了进去,感觉到一个清新的力量在我体内流动,不一会,什么感觉也没了。我发现自己变成了他们的样子。我跟着女皇走到了一朵合拢的花面前,她一挥魔杖,这朵花立即盛开了。哇!七彩的花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淡淡的清香直沁心脾……我正在陶醉中,“这朵花需要养料,诚信之笑才是它的养料。你去搜集诚信之笑吧!”我立即出发了。

我跟着一只小精灵飞出了村落。忽然,一股强大的力量吸引了我,“跟着这力量去吧!”我不顾一切的朝那个方向飞去。这时,我看到了一幅动人的场面:一个小男孩答应一个腿有残疾的老婆婆提东西。这些东西分量不少,可小男孩却全拿了。烈日炎炎,汗水无情的滑落,浸湿了他的衣服,他浑然不顾。他走得很吃力,仍然咬牙坚持。好不容易到了老婆婆的家,老婆婆感激这个小男孩,进屋端水。一出来,小男孩早已扬长而去。老婆婆笑了:世上原还有好心人!躲在角落的小男孩见老婆婆笑了,自己也笑了。这时,这种笑变成了一千块碎片,我想这种就是诚信之笑,连忙抓了几块,装进了包包。从此,寻找诚信之笑成了我最喜欢做的事。一个老奶奶买菜时发现老板多找了钱,立即还了回去;一个男子答应别人事情,费劲波折做到了……还有许多例子,都让我知道了世界各地的讲诚信的好心人。

日复一日,我发现诚信之笑越来越难找了,我体内的感应也没了作用。各种不守信的行为争先恐后的蹦了出来。我开始为诚信村落担忧,没了诚信之笑,诚信之花怎么活?我开始为地球担忧,没了诚信,地球有何意义生存?不幸的一天终于来临,断养数日的诚信之花倒下了。整个村落混乱起来。一棵棵苍天大树迎地倒下,可爱的小动物一只只死去,村民们也失去了往日的冷静,慌慌张张地飞来飞去。女皇找到了我,含泪说:“你快走吧!吃下药丸,你就能离开。永别了,诚信村落即将毁灭,希望你永远记得这里!”

我吞下药丸,飞入天空,我看到了女皇的绝望,和诚信村落一点点的毁灭……

诚信演讲稿

1200字以上 初二 应用文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想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题目是诚信 。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依然摧残明朗,而俯察内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何谓诚信?顾名思义,诚实守信。人与人相互交往,坦诚相待就是诚信。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孔子,用毕生的精力着书立说,阐述诚信是人生立身之本,是国家立业之本,是人类发展之本……至今,延绵数千年,其伟大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诚信的火炬一直被人们高高举起,代代相传,燃遍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并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传遍全世界。因而,我们今天谈诚信,绝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历史渊源的。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耳,广为流传。可见,诚信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

讲两个诚信的故事: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  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位老学者说:“诚信和诺言不仅仅是几句话,如果你说了,但是没做到,那它们就是宣告你将失去美好东西的判决书。”

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

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

诚信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心情灰黯,苍白,可以让人的情绪高昂,愉快。

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可当我听到那些冒用别人公司大名的人,津津乐道发财之道时,我恨得咬牙切齿;当我看见学术界出现东拼西凑的专着,东拉西扯的体系和博士生导师的剽窃现象以及假新闻、假文凭、假证书的泛滥时,心里不免有些悲凉。真的,如果将“尔虞我诈”用在商业运作或人际交往中,我只有变成悲观主义者了。

也许我们只是路旁的一株小草,无法如鲜花般迷人灿烂;也许我们只是山间一条不为人知的清泉,无法如大海般浩瀚奔腾;也许我们都只是芸芸众生中一平常之人,无法如伟人般惊天动地万人瞩目,但也绝不可丢弃诚信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

让我们都做诚信的人,让我们呼唤诚信的春风吹绿每个人的心田!因为诚信是生命中最绚丽的色彩,是我们屹立于天地之间的脚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漠古今,千里快哉风!

听!有个声音大声地说:道德是做人的准则!有个声音真诚地说:这世界需要新的道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这世界才会有美好的结果。让我们共唤诚信之歌永远唱响!

有关诚信的演讲稿

这个话题似乎已经不止引发我们一次以上的严重思考,我们的确生存在一个缺乏诚信的时代,诸多环境因素制约了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对诚信意识的认识而导致习以为常的匮乏,逐渐成了一种宛如陋习的社会恶疾,所导致的思考越来越深邃而危险。

一个文明的社会首先应该体现在人对伦理道德自觉的信任,很遗憾,至今为止我们不得不以更多的框架来约束强迫促进社会与人及人与人的关系链结,如果退回到一个思考的原点,审视我们的灵魂和窥视他人的举止,不难发现,诚信两字在我们生活中正以一种无意识而向有意识的常态过渡蔓延,姑且不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公司、一个机构失信于人所导致的恶劣的结果。生活中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彼此更多的不信任,比如生活中普遍的等人现象,从无意识的外因所导致迟到到一种有意识的刻意晚到,或者发展为去与不去,有利或无利,值不值得,一开口就引发人性思考的欺骗,逐渐发展为更为恶劣的各种骗局,站在一个自私的立场,无视另一方信任及损失,这也的确是一个文明而不稳定的事实和社会现象。

物质社会所负荷出的思考下,许多人把诚信二字重新定义,认为诚信只需要向利益讲究,诚然,我们失去了一种信任,似乎对自己无关紧要的信任,可以给自己更多的空间做非常现实而感性的思考和个人发展,当然我们无视人是共存的动物,失去了一种对利益以外的责任感,姑且不论失去一种做人的厚道良知和道德谴责下的麻木不仁,所引发的心理思考,足够导致文明社会下人性的瓦解,一个极不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下对人性是危险的,人与人的关系乃至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暧昧的,社会风气是腐蚀狭隘的。

“人因诚信而立。”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个人认为每个青年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至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是一个长远而有意义的品格持续过程,看似简单却对个人和他人乃至社会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推进,一个有诚信的社会是文明的,一个文明的社会必然飞速发展,对于小到个人,大到种族和国家发展是智慧而民主的,值得每一个人严肃去审视;去鞭策。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诚信,呼吁一种不容丧失的社会责任,理论性的道理也不在少数,而社会依然始终还是在法律的约束框架下逻辑性程序中予以制约而保持稳定和平衡,自觉自愿的人始终是在少数,这实在是一种人的不理智和不文明而制使社会走向落后的体现。诚信意识需要得到广泛的普及,这不是一种思维,而是一种自觉的理念,现在我们对诚信的认识远远不够,甚至是扭曲的,呼吁力度也远远不够,甚至成了一种遭人唾骂的牢骚,这令“诚信”二字在社会中显得很苍白。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究诚信的礼仪之邦,我们有过在人类史上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明,也是一个比较理性的民族,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却失去了很多精神文明的财富,导致了文明社会下的不稳定性,我们匮乏的不止是能源、物质和智慧,还有我们的精神良知和道德。好在诚信是可再生资源,我们需要一种不宣的共识,捍卫诚信,是在捍卫一种不容丧失的社会责任,捍卫一个文明社会的尊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