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读《文化苦旅》有感900字

消逝——读《文化苦旅》有感

900字 初二 散文

人是行走在消逝中的。

老信客从有信到一失足成千古恨到后来的后悔弥补,最后守坟过完一生,他是行走在消逝中的。

年轻信客任劳任怨、待人宽容、真诚无私和信客的阅历使他增长才干,又教好国文最后受人尊重,如愿葬与老信客墓旁,他是行走在消逝中的。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这是在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写的自序。当我看到这句话,实为之一惊。

《文化苦旅》表层上讲的是各种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但其背后却隐藏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华夏历史软肋。以故作轻松的笔风为我们写下了消逝这两个字。例如《道士塔》中写道“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道士塔就是原由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箓掌管的一座宝塔,内原含数以千计的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及佛经等。但最后却因王圆箓太过单纯对世事不练达而毁于一旦。原本属于中国的宝藏却被轻轻松松交予外国人的囊中。宝藏的消逝不就代表着文明的消逝吗?在文中,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王道长的深深不满: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璀璨的文化却是活生生的毁在一个道士手中,那仅仅是艺术品吗?那带满了民族气息和深深的华夏文化底蕴啊!读到这,我不禁想起了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毁于强盗之手,我们已是愤怒不已,而道士塔里的宝物呢,听说是毁于国人之手。有意无意呢。我不知道。

文明渲染整个世界,文明的气息倾遍世界的每个角落。文明在不断的变更中,推动着世界的发展,而只要有人类的存在,文明就不会败落,但文明确实在消逝,在悄无声息的消逝。

道士塔消逝了。在从由道士掌管的那一天起就在消逝。神秘优雅的壁画被刷的充满“光明”惨白,于是优雅就消逝了;丰富的宝藏被他交予外国人,他也担不起民族的吼叫和这笔沉重的文化重债,于是宝藏消逝了;因为消逝了优雅神秘和宝藏,促使道士塔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因消逝而消逝了。王道士也在消逝,不仅落得不好的下场还要背负千古骂名和卖国贼的辱骂。是的。都在消逝。

什么都会消逝不见对吗?历史呢?文化呢?难道它们也像握在手中的一滩水,不管华夏人民握紧还是摊开都还是会流失于指缝之间的吗?几千年来,华夏文明不断变更,实已伤痕累累,久经风霜,文明踏遍全国,最后还是涩的吗?

璀璨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诉苦旅。

消逝了的美丽

7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人们都知道,水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人类保护家园,却不爱护水。我们家乡的东湖。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过去的东湖,每到春夏,两岸红花绿草。垂柳丝丝,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在梳理那细长柔软的头发;花儿笑盈盈的,在微风下频频点头,姿态万千,风情万种,花丛中“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人不禁想起“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诗句。东湖的水更是清澈见底,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闪闪烁烁,令人目眩。水中的鱼儿欢快的追逐着,嬉闹着,不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可是,现在的东湖呢?它的美丽消逝了,两岸的树木所剩无几,幸存的一些也都落了叶,光秃秃的,就像生病的老人,又干枯,又没劲儿,两岸的花草也不再那么生机勃勃了,它们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地望着散发着一阵阵臭气的东湖水。只见湖水上面一些泡沫和垃圾正在尽情地游泳,湖水又黑又脏,水里的鱼大半都死了,只有一些生命力强的鱼儿还在水里挣扎着,有气无力的。湖水死一般的寂静。

不只我们东湖受到了污染,其他河流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群的河道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年上升到长达29天,占全年约三分之二,水质不合格江段占占全长的

罪魁祸首是谁呢?毫无疑问,罪魁祸首就是我们人类!附近的居民贪图方便,把垃圾一堆堆往湖里倒。附近的工厂为了致富,乱砍树木,把污水往湖里排……人类啊!醒悟吧!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被破坏了。

我们要杜绝河流污染,节约每一滴水,保护动物植物,维持生态平衡,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地球。水是用钱买不到的,别让地球的眼泪成为世间最后一滴水。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为了使人人都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只有人人参与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树立环境意识,自觉保护环境卫生,防止环境污染,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真正的美好生存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