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漫笔750字

乡间漫笔

750字 初一

我喜欢走走看看,举起相机将美的瞬间定格记忆。八百里洞庭微漾的水波首都北京的车水马龙霓虹高照十里桃花园中触手可及的粉儿,还有乳房成串的凤凰古城……这一切,却不及记忆中的小村。

这次,我走回了我的家乡——桃源的一个小山村。它夹在村子与小镇之间,没有桃花源秀丽妖娆,一朵朵娇艳的花朝你抛媚眼,也比不上热闹非凡的小镇,应有尽有,但它亲切而真实,散发着纯朴的自然之美。

苍翠欲滴的竹林环绕着小村,天边一抹艳丽的火烧云映在石径上,茸茸的狗尾草随风舞蹈。家门前的那口大鱼塘,波光粼粼,调皮的鱼儿忽地跃出水面忽地又不见了,只留下层层涟漪。岸上几个老人娴熟地甩出钓竿,细长的鱼绳在阳光的照耀下若隐若现。老人们悠然地坐在草垛上,夹着烟斗,在烟雾升腾中开怀……

村里的孩子都在村口的学校学习。学校一点都不大,几棵百年大樟树如忠诚的卫士,经年累月,默默护佑着。教室很简陋,斑驳的墙壁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一块破旧的黑板,门上的绿色油漆也不知啥时脱落了一块又一块,那几扇木格子窗户边,细细长长的青藤缠络着。孩子们洪亮而整齐的朗朗书声就从这里响起,久久回荡在乡间瓦蓝的天空下……

“喔——喔——”“咯——咯——哒——”“汪——汪——”“嘎——嘎,——”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向人们报晓,奏成了一支乡间独具韵味的交响曲。露珠儿闪闪发亮了,太阳揉揉眼睛磨磨蹭蹭地起床了。乡村顿时热闹起来,人们抖擞抖擞精神,各干各的一份儿事去。男人们扛起锄头下了地,妇女们担担打水、浣衣做饭,进城的背上布包踏上湿润的小径……

太阳不知不觉移到了西边,落日的余辉深情眷念着每座乡间小屋,为它们镀上道道金黄。屋里勤劳贤惠的妇女们早已摆好饭菜,翘首等待着归家的丈夫和孩子,为他们擦擦汗、揉揉肩,粗茶淡饭,一家人照样吃得有滋有味!

“明月别枝惊鹊”,广寒宫的嫦娥羡慕地望着沉沉入睡的人们和各种小生灵,低头闻了闻浓浓的生活味儿……

月光倾城

500字 初一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天空中的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就如一只小巧精致的白玉盘,也是一面打不破的镜子,一口深邃而不见底的古井,仿佛就在眼前,却是远在天边,若是不刻意的找他,怕是看不见了呢。

月光混杂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洒在喧嚣的马路上,穿梭于一辆辆驶过的汽车间。月光轻轻地抚摸着窗台上随风摇曳的花草,映出丝丝银光,月光像是被切碎了,掉在湘江中,江面时明时暗,叶儿在捉迷藏呢。

与柔和的路灯嬉戏的月光,草树花丛间流连的月光,荷叶上起舞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引着的悠扬的全身风轻,悄悄的离南,无时不在我的心头,烙下快活之感。

淘气的月光从草坡上滚落了下来,机灵的月光在山间跳跃,婀娜的月光与了绚丽的烟火起舞……

沙沙,这是月光丛林间山下的声音叮咚,这是月光在泉水上跃起的声音,知了,这是月光轻触的长耳的声音,多棒的一首夏日交响曲啊。

我伸出手指间缠绕着的不是洁白的月光,而是耀眼的霓虹灯,天愈发的黑,霓虹灯张扬的灯光已经盖过了淳朴的月光。

闭上眼,任若有若无的月光洒在身上,想起在香江乡间与月光嬉戏看着月亮里的黑影,无限遐想。城市里已经快看不见月亮了,是月儿不在了吗?还是人们的心已经盲了,不知什么叫美了呢。

月光和霓虹灯的光融合在一起,照向大地,惊飞了一群正在觅食的小麻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