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800字

800字 高一 记叙文

我又一次站在大叔家的门前,这是我第三次站在这里了。

临近年关,人们都在忙碌地置办年货。我们家的生意自然不算冷清。到了腊月二十三,各家各户都已准备妥当。母亲就借着空闲拿出一年来的账本。我和姐姐很快就帮她结完了账。还有几份欠账没还,钱数不多,可按习俗,赊账过年是不吉利的。所以母亲便给姐分派了任务。然后对我说:“鸿儿,今天你也去要份账吧,明年就成大人啦。”我一听让我办大事,便高兴地答应了。

兴冲冲地上了路,很快就站在了大叔家的门前,就要抬手推门时,我的手一下子又缩了回来。我第一句话该说什么呢?大叔不在家怎么办?大叔笑话我怎么办?大叔不认账怎么办?……

我的兴头被这一连串的问题扫得一干二净。算了,不要了。真是的,让我这样的小孩要什么账?我调转方向,回家。

“这么快就回来啦,账要回来啦 ?”

“我……大叔家没人。”母亲的问话让我有口难言。

“没人就算了,一会再去一趟就是了。”

听了母亲的话,我在家里磨蹭开了。等了老大工夫,母亲说:“鸿儿,再去看看吧!”

我又一次上了路,这次我故意绕了个圈,可站在这崭新的门楼前,就是抬不起手来。我又绕了个圈回家。

“娘,大叔家门还锁着。”

“好吧!你快吃饭吧,吃完饭再去一趟,既然你答应了去,就不能反悔,是不是?”

我便开始吃饭,鱼肉菜肴只在嘴里打转,就是咽不下去,姐此时也完成任务回来了。我硬咽下几口饭,就又去了大叔家。这次站在大叔家门前,我是抱着视死如归的信念的,大丈夫做事,干净利索,何必怕这怕那!

我鼓足勇气敲了门。“谁呀?快进来吧,门没闩。”是大婶的声音。我终于进了这扇门。“哟,是鸿儿呀,来干啥呢!海涛去他姨家还没回来呢!”大婶看到是我,就说了话。大叔正在剁肉馅。我咬了咬牙说:“大叔,我今天来找你。”顺手掏出了账本,“找我,有什么事?”大叔愣了愣,停了手中的活。我翻开账本说:“大叔,你还欠一包烟钱,六块五,六月十六赊的。”大叔接过账本说:“是有那么一回事,那阵子忙着盖屋,给忘了,我给你拿钱。”大叔进屋拿了钱,我勾了账,便轻松地迈出了门。

一到家,交了账,母亲就说:“我知道你推不开你大叔家的门,可是,平常要有多少门需要你去推呀,以后做事大胆一些,果断一些,这世上没有推不开的门。”

听着母亲的话,我朝大门望去,只见门外购好年货的红男绿女熙熙攘攘、有说有笑,一派喜迎新年的节日气氛,心里像吃了麦芽糖似的,甜丝丝的……

500字 初三 散文

门是房子的间隔,也是心的间隔吧——题记

子曾曰:“谁能出不由户?”

“门”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有了,那时的门是“柴门”,是用木头、竹子绑起来的屏障,划分出了你与我的界限。不过那是“越界”也是常有的事,去这家聊聊天,来那家品品茶,清贫的乐趣莫过于如此,邻里之间就亲如一家,门只不过是知道哪个是你家,哪个是我家罢了。

时间飞逝,“柴门”渐渐的变成了“木门”。说柴门连接的是篱笆,是邻里之间的友情,是那互相理解、互相信任,那木门连接的就是高高的土墙,是邻里之间的不信任,生怕邻居对自己做什么。这些不信任该怨门吧,是它让邻里之间产生了隔阂,是它让“智子疑邻”的故事发生的吧。

时代的潮流使得一座座的城市出现在你我眼前,一幢幢的楼房也拔地而起。门也从“木门”渐渐变成了“铁门”。那冷冰冰的铁将军伫立在每一户的最前面,好像把房子里面的空间和房子外面的社会隔绝了开来吧。城市里的人,住房上下,碰见个邻居可能连招呼都不会打,更有可能连你对门的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这可能也都是门的“功劳”吧。

“门”在时代变迁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变迁中,“门”得到了什么?“门”只是越来越坚固,把它里面的一切封锁的越来越深罢了。门做错了吗?没有,是人做错了,这个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东西可能原本就不该出现吧。

我想大概只有在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里,才不会有“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记叙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