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规则?例外?900字

诚信?规则?例外?

900字 初一 说明文

有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个中国小伙子在美国交了个美国女友,有一次两人步行过马路的时候遇上红灯,小伙子一看四下无车,拉着女友就冲了过去。结果直接导致了女友与他分手,理由是:一个连红灯都敢闯的人,还有什么不敢做?小伙子追悔莫及,于是牢记这个教训,再也不敢造次。回国后新交一中国女友,又是过马路遇上红灯,小伙子习惯性地止步。谁知女友又提出分手,理由是:一个连红灯都不敢闯的人,还能干成什么事?

从以上故事中可以看出,该小伙子实在是不辨国情、墨守成规,这是我们这种文化下的惯常思维造成的,但最令人关心和担心的是,那个受了双重刺激的小伙子,最终会选择哪一套行为规则呢?

另据一项关于中美家长“您最希望孩子具有哪种品质”的教育方法的对比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国家长选择了“聪明”,美国家长选择的却是“诚实”。其实,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整个社会的评价标准是基本一致的。在中国,我们评价某个人是个“好人”或者“老实人”的时候,言外之意就是说那人“没什么本事”,而“有没有本事”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就是看谁能够“出奇制胜”,看谁的关系硬,看谁的门路广、能耐大。这样。便使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老实人”也被逼得在排队购物时找熟人,去医院看病时找熟人,发表论文时找熟人,去行政机关办事时找熟人,去法院打官司时更要找熟人。熟人的意思就是要得到比非熟人额外的关照,规则到了熟人这里就要“例外”,要不然找熟人干什么?这就是我们所崇尚的“成功者”的品质,任何规则在它面前无不变得黯然失色。

走在香港最繁华热闹的尖沙咀大街上,曾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吃冰淇淋的水滴落到地上,小孩立即掏出面巾纸俯身擦拭干净并包好放人环保桶内;当排队坐地铁、公共巴士时,坐着的人几乎同时给老人孩子让座;当连续穿了几天的白色运动鞋鞋面仍是一尘不染时,我很是惊讶……这里的各种规则井然有序,走进这样的大环境中,也就不忍心去破坏规则,相对收敛约束了自己的行为,难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和生活在一个充满了“例外”的社会,谁敢说没有希望过自己是“例外”?“例外”成了我们内心真正崇尚的规则,那些写在纸上的规则反倒成了真正的“例外”。那么我们要规则干什么?规则真是“制定出来供人打破”的吗?我们是要一个崇仰规则、遵守规则的“诚信社会”,还是要一个人人抱怨却人人都不愿停止“例外”的“例外社会”?

等候

150字 六年级 诗歌

年轮的舞步,

把美好,寄给被愉走的时光。

是不是这样就在也不会被遗忘。

忧郁的行囊,

洒满谁的牵挂。

双眼的疲惫,

迷失了痛苦的方向。

丢失的过往,

总也找不到安慰。

知了的轻音乐。

凑热了整个夏天,

光阴,

是不是越简单越快乐。

午夜的月光,

照到了谁的想往。

丝丝的细雨,

吹湿了窗台上的流沙。

不想让岁月的装饰,

印上空洞的白发。

何时,

相知在也变得不是邂逅。

时光如梦,

仍然等候。

始终,

笑着,

走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说明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