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读后感:读《黄继光》有感_1200字1000字

高三读后感:读《黄继光》有感_1200字

1000字 高三 读后感

我从小就是一个“假小子”,连看书也是,每每同龄的女孩抱着《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之类的书在我面前晃悠时,我都会不屑一顾的翻个白眼,因为那些都不是我的“菜”,我的“菜”是关于战争的书籍。市图书馆里那两排红色系列的书——《刘胡兰》、《赵一曼》、《方志敏》等等早被我翻遍了,但是其中让我百看不厌,爱不释手的是那本《黄继光》。  少年时期的黄继光家境贫寒,受尽地主的压迫,他的母亲,一个穷苦但是勇敢的女人,教导他长大了要为穷苦人出力。黄继光积极参加清匪反霸的斗争,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投身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那场无比惨烈的战斗中,黄继光所在部队的任务是抢占597.9高地,这是整场战斗的关键,一旦制高点在天亮之前没能拿下,那么整场战役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但是这个制高点的火力太猛了,他们久久无法攻下,伤亡十分惨重。黄继光目睹战友一个个的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心痛万分。他主动向首长请缨去炸掉敌人的暗堡。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爬到了敌人的暗堡边上,投掷了一枚手榴弹,但是这仅仅让敌人的火力暂停了一会儿,没多久又开始了狂轰滥炸。此时天空中的晨星已经退去,天空隐隐透出一丝亮光,再不完成任务将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黄继光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咬紧牙关一跃而起,挺起胸膛,用身躯堵住了那疯狂的机枪眼,为战友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成功拿下了597.9高地。黄继光也因此献出了21岁年轻的生命。  看完《黄继光》我热泪盈眶,黄继光舍身取义,英勇无畏,用年轻的生命去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那是怎样一种伟大的精神!而我,却常常为了自己一点点利益,忽视了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记得有一次,学校纪律评比员在走廊里评比,我们班的同学正在走廊里吵嚷打架,我清清楚楚的看见纪律评比员在盯着他们看,我想上去制止他们打架,可刚迈出脚,转念一想,那几个都是超级调皮捣蛋的家伙,万一他们不听我的怎么办?他们如果打击报复我怎么办?去制止的话别人会怎么看我?会不会说我想出风头?许多的想法在我脑中盘旋,我缩回了脚步,选择了明哲保身,当做什么都没看见,默默地走开了。我看见纪律评比员在本子上把我们班记了下来,事后我们班被扣了两分,没有拿到那面纪律流动红旗。望着原先挂红旗的墙壁空荡荡的,我的心也空荡荡的。如果当时我能像黄继光那样勇敢的站出来制止他们打架,而不是畏手畏脚,过多的考虑个人的得失,多为班级的荣誉着想,或许红旗还会在墙上飘扬。  黄继光虽然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中朝人民的心中,在热爱和平的中朝人民心中树起了不朽的丰碑。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不用我们拿生命再去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可以幸福的在阳光下享受着先辈们用热血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将革命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高三读后感:《飘》读后感_1500字

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飘》是一个常在我家买东西的老主顾说送给我看的,看它这么厚的一摞,我就害怕,当时我还瞪了她一眼,什么不好“飘”,“飘”本这么厚的《飘》,我哪有耐心把它看完啊!于是这本《飘》就被我搁在了床头,每天只是纯粹的陪我入睡而已。直到前不久我感冒发烧,只能去挂盐水然后呆在家时,看完了所有的杂志,无书可看了。突然想起了这本被我打落冷宫的《飘》,随手拿起翻了几页,没想到这一翻就不想停下来,不然会一直心不在焉的想后面会发生什么,于是我一口气花了三个白天四个晚上把它看完。  也因为有了对它的感触,我甚至还和外号叫“飘”的同桌开玩笑:“同桌啊,你真应该去看一看《飘》,然后再好好对比一下你差到哪去了,嘿嘿……”  对《飘》的主题思想,有很多说法,多是说它写乱世中佳人的命运,写飘然而逝的美国南方文化。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深受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战争改变了那些女人,她们内心的想法也在改变,她们在战火和硝烟中守护着自己的土地,她们勇敢、坚强、不服输,因为“Tomorrowisanotherday”……用今天的话说,非常“正能量”。  但是,它给我的第一感受却是强烈的气愤和悲哀。  气愤和悲哀的感觉怎么说?恩,气愤于女主角郝思嘉的卑鄙、残忍不择手段甚至阴险。我在心里谴责了她上千遍,难道别人也这样对她,她会好受?以往所看到的女主角要么温良贤淑、大度宽容或者纯洁善良,或者历尽艰辛最终找到真爱和爱人幸福在一起了。不想,小说刚开始没多久,郝思嘉就在卫希礼和媚兰的订婚宴会上,为了报复卫希礼而色诱媚兰的弟弟。很快他们就结婚并且还生了一个儿子,看到此处我很生气,期望中女主角清纯的形象荡然无存。她傲娇、贪婪、虚荣,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更不是手下留情的人,她的决绝在后面的剧情中一一展现。她渴望爱情,不顾别人的看法,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但当感情和现实利益相冲突时,她也会毫不犹豫为了钱。为了300块陶乐的租金在向白瑞德骗钱被识破而未果后,又故伎重演色诱甚至还是她妹妹未婚夫的干瘪老头弗莱,无奈只因为这个干瘪老头有一个小小的木材厂,能够提供她300块。  对于人生的善与恶,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我走的路也就19年。十九岁的我,看不透人性,想法也很幼稚。其实我气愤之余,又涌出一点同情和佩服。  同情郝思嘉,对于其“不择手段”的“自私钻营”,可能那些是她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都是为了生存。不过想想也确实如此,如果我生存在那个年代,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那么好。在郝思嘉所处的那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一个弱女子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家庭,没有朋友,就只能靠自己。郝思嘉通过用斤斤计较的赚来的钱,通过各种“残酷手段”,换得了自己的新生,换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这样的结果可比我看过的很多“穿越”的故事要好得多,或许这样也可以让人欣慰一点吧。  另一方面,郝思嘉对待媚兰也是很好的,是关爱备至的,只是有些情况是迫不得已。可能这其中是出于对卫希礼的爱而爱屋及乌,但到了后来则完全不是。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却达成了“到老,两个没牙的老太太;到死,两具干瘪的木乃伊”的结局,这样的结果也是让人开心大于悲哀了吧。  虽然《飘》只是小说,但是通过《飘》,我也了解了一些远离我们的历史,关于南北斗争,关于那些美国人敢于争斗敢于摆脱困境的精神。同时,读过《飘》后,我也能看到,南方奴隶制中也有温情也有情谊,北方对南方进行的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侵略,摧毁着南方的秩序和关系,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种族冲突。历史是胜利者歌功颂德的工具,细节只能从字里行间慢慢品味了。  几天时间,看完了整本小说,我记下了自己喜欢的两句话:  “美貌并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贵。”——警告贪慕虚荣的人。  “我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它们黏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一模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从气愤悲哀到同情敬佩,可能经典给人的感受就是这样,要咀嚼了几遍才看出点东西,心里的感受才越发深了,所以有时,我和累了一天的大人一样,不想动脑,便喜欢看《雪豹》、《黑狐》,喜欢看到中国最终胜利所带来的简单的喜悦。  可能很奇怪,细想想,又很正常。读“经典”,读到深处,果然是件劳心费神却又往往让人悲喜莫辨、乐在其中的事情,呵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读后感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