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首关于世界末日的歌、想念你1200字以上

听一首关于世界末日的歌、想念你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总说,最初的那个人。

零五年的你,短短的头发,纯净的笑,有点痞子气的腔调。

风吹动衣服贴紧身躯的样子依然保存在脑海。

十几岁模样的,单纯善良,快乐向上。

听晓敏说,因为慕木是最初的那个,所以始终无法放下。

或许,你是那个最先出现在我有点懵懂思想的时节,所以总是不经意的想起。

即使如今,看到与你一样单薄的背影,还是会有点想想的感触,想起你曾经有过的样子。

我知道我们已经不是朋友,普通朋友都不是了。更不用说比朋友以外的其他关系了。

你的优秀,或者你的堕落,都不在是我生命里的部分。

朋友说,我们已经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了。

是的,我们成了不再会有交集的圆。

你的生活阳光明媚,我的日子万里无云。却不再有任何关联。

那些熟悉的往事,貌似就在昨天,貌似不曾出现。

我想念的是你,还是跟你有关的岁月?

请不要见笑,即使多年,

我依然怀念着那个孩子气的你,怀念跟我们有关的玩笑。

忘了陌生的原因,忘了陌生的时间。当我意识到的时候,

已经陌生到擦肩而过,没有一句招呼。

高中遇见你的时候,我以为我们会像老朋友似的说一句你也在这呀,

事实时,我们没有给对方一个微笑。

那时为别人开的与你有关一句玩笑,哭着去跟老师说要回家。

你坐在我后面的位置,问我后桌她怎么了。

忘记了那时你坐在我旁边,跟我说过的所有的话,但记得听你讲话我总会笑得很开心。

现在,想不起太多细节,只是想念,还盼着,我们可以做着一般的朋友,

偶尔的聊聊天,打打电话,你生日的时候我可以送份小礼物。

我不愿刻骨铭心,只想一直到老。

总是太自以为是,把不经意的一抹笑当作这阴凉天气里最温暖的事物。

总是太不小心,一不留心,便会忘记带走自己的心,任它游荡在潮湿的空气。

我有点心疼,那个有着温和笑容的大小孩。

听他说伪装,真的很揪心。他的二十岁,让人有点惆怅。

会有一点难过,当我奔波不熟悉的校园,

行走在陌生的人群中,漫步在不曾游览过的街道的时候。

眺望离我有着数不清公里的月光,我以为它是想照亮我前行的路。

只是我发现,有昏暗的路灯陪伴,我不会摔倒。

明亮的月光,还是没告诉我该从哪天小路走,我才可以欣赏到更多的风景。

当我有点麻木的对我的新朋友,我也很不知所措。

我只是想安安静静的想下,望离我有着数不清公里的月光,

我以为它是想照亮我前行的路。

只是我发现,有昏暗的路灯陪伴,我不会摔倒。

明亮的月光,还是没告诉我该从哪天小路走,我才可以欣赏到更多的风景。

当我有点麻木的对我的新朋友,我也很不知所措。

我只是想安安静静的想下,我还有什么没做的。

周围的聒噪声,扰乱思绪,有些事,不是谁愿意的,也不是谁能改变的。

他们还在笑闹,仿佛全世界的快乐都聚集在这个小房子里。

我也很开心,面对这些洋溢着幸福还有点陌生的笑容。

心有点累,莫名的累。

我知道,没人可以解救谁心里的难过。我只是告诉朋友,我有点难过。

有人说,那些只是表象,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无人触及得到的内心。

我一直觉得,有些人只有一张皮,简简单单的生活着,对每一个人真诚的微笑。

人潮拥挤。

我喜欢人潮拥挤的时候,你就在左侧,挽着我的手在耳边说着亲昵的话。

我喜欢人潮拥挤的时候,我们坐在路边的大理石上,一人一只耳机,仿佛世界就只有我们两个。

我喜欢人潮拥挤的时候,我们永远不走散,我们会很默契的走一条人行道。

幸与不幸的日子,积极勇敢。

不想再让自己沉溺于用借口编造的无所事事里。

走的更远一点,不再留恋那些被世人希望的昨天。

离开曾经生活,找个新鲜的味道,热情张扬的猎取在今日不愿寻找我的快乐。

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写只属于自己的心情。任凭他们说我无聊。

我只是习惯在思绪暴涨的时候,找一个有我名字的地方,堆放无处可去的想法。

我乐意,做着让自己愉快的事,即使无人理解。

如果时间不妥协,我也不能保证,

我可以让岁月把跟你有关的所有悄无声息的带到大漠,埋葬。

听书、看书、说书、写书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智慧的海洋。一本书,就是一位智者或先师在同你娓娓交谈,你只要细心地听,就会听到作者心灵的涛声,它足以使你心灵中的某个角落变得更加明洁;你只要认真地看,就会看到作者辽阔的视野,它就会使你在写作中的某一领域变得视野更加开阔;你只要尽情地说,就会说出作者写作的初衷,它就会使你在写作中变得思维更加缜密;只要你不停地写,就会写出生活的回味和感悟,它就会使你在写作的木一方面变得挥洒自如。

书,让我们听到了过去所不知道的知识和信息。其实,我们过去的听盲人说书,听刘兰芳所评书都是听书,现在从网络上收听文学名著也是很好的听书方式,还有,我觉得看书后,把书放到枕边,慢慢思考,聆听书中的内容,也是一种“听书”。从琳琅满目的书中,你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启迪。你可以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听到大观园里的笑声,你可以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听到清晰的虫鸣声,可以在在杨朔的《雪浪花》中听到浪花“咬”礁石的声音,你还可以尽情的聆听贾平凹的“秦腔”,可听到莫言的“蛙”叫声,叫声里演绎着诸多“高密东北乡”的故事。你还可以从书中听到许多文人圣哲讲述的人生百科知识,从书中领悟人生智慧。“听”书是一门艺术,它能从先贤们那充满智慧和闪烁着真理光辉的话语中得到心灵的启迪,感悟人生,走好未来的人生之路。所以说,听书,要真正会听,听到书中美妙的声音,在头脑中引起共鸣,这才是听书的艺术。

书,让我们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它为我们打开了智慧的窗户,书里自有风景,仿佛一切都是初春气息,百草丛生,万花盛开,作者定是一位有思想、有情趣的向导,引领着我们饱览美丽的风景,使我们在智慧的海洋里遨游,饱尝生活的甘味。在书中,你可以跟着徐霞客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也可以跟着范长江走进《中国西北角》,还可以跟着荷马去观看古代战场,让司马迁引导你结识秦皇汉武,领略历史长河的无限风光。看书,要看的精,反复地读,有目的地读,看书如看戏一样,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要学会看书,有选择的看书,领悟书的真谛。

书,让我们说出了大千世界的奥妙。因为有书,这世界变得有理可讲了,书中处处有知音,读的多了,与作者交流的深了,往往就能“碰擦”出思想的火花,有些闪光的语言和句子,都能背诵,有些甚至大段的背诵,在演讲中、在生活的交流中,真正把它说出来,让书中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精彩飞扬起来。如:现在盛行的百家讲坛就是最好的说书,这是“一座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至于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等活跃在“百家讲坛”上是说书,同样,侯宝林、马三立、冯巩等相声演员也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说书”。还有,老师讲课也是很好的“说书”,在今年的文学研讨班上,省知名作家杨文学老师把有些著名作家的经典语言背诵下来,变为自己的语言,说给学员听,说得是淋漓尽致,这就是很好的说书。所以,要学会说书,要说出书中的精髓,要说出作者在书中所要表达的意图,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书,让我们写出了生活的七彩阳光。通过读书,变得有东西可写了。写作,根本就离不开“读书”这个跑道,读书,激发着我们的写作兴趣,权衡着我们的写作轨迹,鞭策着我们奔向理想的彼岸。经常读书,就如同浸泡种子,水分充足,种子才会发芽,发育良好的种子,种植在写作者中的良田中,便长成了丰厚的艺术果实。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的最大功用是燃亮灵感,启动思维的马达。读书后,就要不失时机的思考,思考之后,产生了灵感,马上写作,写出闪光的东西。防止丢掉已经燃亮的灵感和启迪的思维。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就是这样,读书后,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默默地思考,等打好了腹稿,便一气呵成。要学会写书,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写出精品佳作,写出时代的最强音。

听、看、读、写书很有韵味,听书,听出书中的韵律;看书,看出书中的风景;说书,说出书中的精华;写书,写出生活的精彩。从听、看、读、写中感受无穷的奥妙,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