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雷锋的足迹800字

追寻雷锋的足迹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雷锋出行一公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今天三月五号,偶然间在堂弟的嘴里捕捉到了这句话,我不禁感慨万千。雷锋已远离我们而去,他的精神是否还活在我们心中呢?

我追寻着那些奉献的行为,搜寻着生活中那些无私的事件。无意间的一个回眸……

他长得很平凡,有着一身专属于农民的黝黑皮肤,汗水在上面反射着健康的光芒,晶莹剔透。他脸上挂着淳朴而又真诚的笑容,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劳动人民。

而真正吸引我的不只是他外表,而是他的所作所为:他正在搬着一个大木头箱子,木头箱子沉甸甸地压在他并不壮实的身体上,手上青筋迭起,身上的几块小得可怜的二头肌费力的凸起,汗水不久便浸满了他的全身。过了半晌,五个木箱子才全体“搬家”。我看着气喘吁吁的他,站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旁边有几个人的目光正落在他的身上,其中一个走向前去,十分庄重地对他说了声:“谢谢。”他绚丽的笑又在脸上绽放,只不过又多了几分羞涩,他应声回答:“不客气,今天雷锋日嘛,在家也是闲着,应该做些好事!”说罢,他便匆匆的走了。我凝望着他的背影,有说不尽的亲切:他不是当代的活雷锋吗?

“梦想太过于脆弱,现实太过于残酷,但我要他们的梦成为现实,让他们成为只在风雪中生长的雪莲花!”我看了新闻联播,听到了这么一席话,让我感动不已。这句话出自在贵州教书的一名名牌大学生的口中。听说贵州那里十分贫穷,图片上的学校是不规则排列的竹子筑成,屋内设施异常简陋,光线不足,廉价的电灯泡在那散着微光。那里的小孩吃不好也住不好,很难想象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是从那里出来的,而对于我们这些已养尊处优的人,对那里的生活简直不敢想象!可是那位大学生却奔向了那儿,自愿帮助那儿的贫困学生。舍弃了俗世认为的远大理想抱负,抛却了浮躁的繁华都市的霓虹灯,这是什么精神?对,是雷锋精神,是当代的活雷锋!

我的眼前如影片般上演绎着一幕幕的雷锋事迹,令我感慨万千。什么是雷锋?他们就是雷锋,新世纪的活雷锋!

我想:“我们这些中学生虽不能做些大事,但也可以从小事做起。”

对,做一个最好的你。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或许这就是我们当代中学生的责任,学习雷锋的意义。

追着雷锋的足迹,昂起头来,迎着新的朝阳,踏入新的世界,我仿佛看见一群群中学生俨然成为了新的雷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550字 五年级 日记

2009年4月1日,我们全校师生来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春游,与往常不同,这一次我们进行的是黑色旅行。

在导游的介绍下,我知道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占地2.5万平方米,该馆保持原地形地貌,建筑成一座纪念性的墓冢。左侧迎面是以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的黑色大字“遇难者天啊!短短的60天内侵华日军就毫无人性的杀死了30万南京同胞,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继续往前走就可以看见一座钟上面刻着“和平大钟”四个大字。在展览馆尾厅 ,随处可见日军的残忍暴行:如水淹油炸、活埋……这在我们看来是一种耻辱,可是在他们侵华日军的眼里,这就是一场游戏,而我们南京人就是这场游戏的玩具!在“12秒厅”里,有一个圆形大屏幕,那上面每隔12秒就从高空落下一滴水清脆的撕裂着我们的心,每隔12秒,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了。在侧面的墙上有南京30万遇难同胞的名字,我们轻轻地触摸着,一股耻辱涌上心头……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如此全面的看到那段不堪回首的中国近代苦难史,心里涌起浓浓的伤痛感,为那些死去的冤魂,也为那些目睹家破人亡的幸存者。馆中的“万人坑”遗骨现场更是震撼人心,在玻璃里面就是一部分遇难者的遗骨,那虽然是遗骨,可是却这一块,那一块,人都死了却还不能安息,我感到生与死之间是那么的进,就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中国之所以会被一个区区的小日本侵略,就是因为当时中国没有日本发达,可见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好好学习,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明天,我们不能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