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就到了800字

春节就到了

800字 六年级

腊月二十四的晚上,天早就暗了。只听一阵“咔呲咔呲”的声响,我家的大门被打开了。我展开笑颜,心道:老爸回来了!不出我所料,乘着月色,披着晚霜,这个在外辛苦一年的男人回了家,回来过这个举国欢庆、合家团圆的节日。

腊月二十五,今天的任务是大扫除。我和老爸分配工作,老爸负责扫地、拖地,我来整理房间。没过多时,老爸的任务全部完成,我才打扫到一半,就让老爸帮忙。只见他不停翻着柜子里的东西,没用的转眼就扔。他站起身,指了指我书架上的书,问道:“还有用吗?没用就处理掉!”我瞪了他一眼,吼道:“有用!”这些可都是我的命根子,扔一本我跟他拼命!可不要在过年前夕发生红色事件。打打闹闹,总算是大扫除完功了,看着焕然一新的家,浑身舒爽。

腊月二十六早晨,还未起床,便听到老妈欣喜的声音,嚷嚷着:下雪了下雪了。我一骨碌从床上起来,披了件外套走到窗前,看着粉妆玉砌的世界,我喜悦不已:都说瑞雪兆丰年,在快要新年之际下了雪,不就预示来年是个丰收年嘛!雪啊雪,你就祝福我明年学业有成,家人幸福安康,可好?

腊月二十六下午,我手持毛笔,笔尖缓慢地在一张红纸上行走,这是我在写春联。爸爸在一旁念叨:“家里这几年春联都是直接买的呀。”我看着眼前的红纸黑字,觉得还是写出来的春联更好,写出来的有温度,有味道。那隐约可见的笔锋里,藏着的是我对年的盼望与期待。记得去年除夕,爸爸贴春联时我的任务是给春联抹浆糊,给老爸递春联。涂抹浆糊也不是个简单事儿,我拿着浆糊刮子,沿着春联边刮了一圈,一旁的太爷爷连忙说道:“只要涂些在四个角上和每个边的中间就行了,不用全涂的。”我照做。老爸要贴春联了,他搬了三把椅子叠在一起,一步步走上去,我看的心惊肉跳,生怕他脚下踩空了。好在过程很平安,当时看着红色一片的家,听着电视里传来的喜庆的音乐,觉得过年真好。

腊月二十七,今天的任务就是一家三人逛街买买买。大街上到处是拎着大包小包,拿着手机刷刷刷的人们。满脸的笑意,满街的快乐。

还有两天,春节就到了,我多希望这两天时钟走得快一点,春节来得更快一点。春节啊春节,我们都准备好了,你就快快来到吧!

珍藏歌声

1000字 初一

午夜梦回时,总会有些许歌声,或嘹亮或低沉,或恬静或热烈,熟悉到不能再熟悉地,从我的脑海中盘旋,耳边上流转。

两三岁时,我居住在姥姥家。姥爷和我的父母忙于工作不常回家,姥姥又是个爱热闹耐不住寂寞的人,于是便喜欢带着我自娱自乐。姥姥家有个很老很旧的录音机,按键都不全了,里头却还可以传出稀稀拉拉,时断时续的戏声。姥姥爱听戏,更爱唱戏——那京剧《红灯记》里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一天到晚不知道要搁嘴边上唱叨多少遍。姥姥似乎只会唱这一曲,于是自然而然,这首歌晚上陪我入梦乡,早起陪我看太阳。

“来,大外甥女儿,唱一唱那个‘红亮的心’”。“奶奶,你听我说——起!”

不知从何时开始,受姥姥的“熏陶”,我也能跟着唱几句了。姥姥得空闲的时候,便要我露两手给她看。小小的我当然是不容懈怠,跑到沙发前,甩掉鞋子,爬上沙发,很正式的盘腿坐着,脊背挺起来,便开始撩开嗓子唱:“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我常常是只能记住前两句的词,后面就开始乱唱,而姥姥也不介意,嘴里哼着自己的调子,与乱嚷的我唱和起来,还极有板有眼的做着动作、摆着身段。我的记忆中的这一切已经很模糊了,但是阳光下,小屋中,那一老一小的欢腾热闹,却是刻骨铭心、难以忘却的。

再大一些时,父母便把我接回去了,离开姥姥家的具体场景已经从回忆里捡拾不出来了,唯一记得的是一种感觉,一种丢弃了最心爱玩具的感觉。稀里糊涂的从姥姥怀中被拽出的我,从那个温暖的地方带出的,似乎只有一首记不全词的歌和无穷记忆。

从那之后,我又开始听母亲歌唱——母亲也是极喜欢唱歌的,而且会唱很多歌,可是一旁倾听的我却觉得没有一首的感觉是对的。长大了,有时也回去看看姥姥,我总是半玩笑半认真地央求她再唱一唱那首《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她却也总是笑眯眯地推辞:“老了,不会唱了,唱不动了。”她的眼角眯起,却荡漾起了皱纹,就如同微风吹湖面,晕开的涟漪。我再也没能从姥姥身上找到那首歌,却骤然发现逐渐堆积在她身上的老态。

姥姥,你不肯唱,但我会唱,以后让我来唱给你听——“奶奶,你听我说!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他们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睡梦中,我回到了小时候,竟发现自己记住了《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全部歌词!我把那首我珍藏的歌,一字一句,有板有眼的唱给姥姥听。姥姥身上洋溢着满满的活力,她站在一旁轻声地,轻声地和,我的眼泪悄悄地,悄悄地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