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琵琶旋律,古旧唱腔缓缓穿透石墙,似有似无。踏在青石板砌成的桥上,俯身看去,碧绿的河中晕开了朵朵涟漪,惊动了流水般的岁月。河上一人一船,兰桨拨开雾霭迷茫,悠悠行去,波纹驶向两旁,静的只能听见雨丝细语。我沉醉于这种美,平日生活中的喧嚣,在此处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撑起一把油纸伞,赏着雨滴落下的声音,行至古巷,方有了一点喧嚣,许是下雨的缘故,街上几乎无人,但仍然阻挡不住叫卖的小曲,吴侬软语中又不乏铿锵有力。独自游赏,白墙、黑瓦、纸糊的窗,还是百年前的结构,依旧古朴、淡雅。不知岁月几何的青苔仍然不急不慌的爬满古巷,地板、石墙、屋檐抹不去湖绿色的印记。
循着若有若无的香气,穿旧巷,过回廊,不知不觉已在店门口。跨过门槛,茶的香气绕梁,一位老者正坐在店中央,紫砂壶陈列在他背后的几案上,一旁的白瓷盘上散落着几粒花生。他正在面前旋转的盘上为紫砂泥定型,许是才听到了有人在店中的声音,缓缓回头,看着我站在店中,他微微露出些疑惑,少顷对我露出一个惊喜的笑容,才低下头再次沉醉于紫砂的世界中。环顾四周,沉着木香的柜子中陈列着一个又一个的紫砂制品,我拿起一个小泥人,惊叹着一块泥土在匠人手中竟然成了一个睡眼惺忪的娃娃,“我要这个。”我向老者会心一笑,一片匠心便在我心中永存。
倏忽间,雨停了,柳梢上已有了淡淡的月色。“流莺窗外啼声巧,睡未足……”恍惚间,断肠的古曲与缠绵婉转的昆曲绕过垂杨,略过熙攘,随着河水晕开。圆润的唱腔,一唱三叹,余音绕梁,字字珠玑,这一曲《长生殿》在这断肠的古曲中更加动人哀怨。疾步赶向大戏台,台下,只坐着零星几位年迈的老人跟着旋律轻声附和着,昔日坐满人的厢房,如今空荡着,上了锁,台上着红衣的杨贵妃轻抛水袖,翘起柔美的兰花指,咬字后的拖音格外婉转,凄美,杨贵妃手持白绫舞上最后一曲,她轻柔地弯成一个美丽的形状,洁白的水袖高高上扬。倏忽间又晕散开来,似一朵绽放的花朵。天色晚了,月光透过近乎透明的水袖,为这古老的美又添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绫罗飘起遮住月光,唱一段昆曲断肠。“抬起画面如此的美丽,孰不知是谁的墨笔,淡淡粉黛遮住了思绪,小酌几杯却有醉意……”我看呆了,沉醉于这似梦似幻的美,久久不肯离去。
天色已不早了,我走出了古镇,这些宁静的美、古老的美洗涤了我的心灵,让我远离了城市的浮躁,回归自己的本心。感谢古镇,既保留了粉墙黛瓦又保留了那些美丽的文化。
江南古镇
说到江南古镇,人们总会把水和桥联系起来,就像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里所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小河是碧绿的,一眼望不到底,给古镇添加了一丝神秘。小船静静地行驶在碧绿的水面上,水波轻轻荡漾,时而溅起细小的水花,如万颗珍珠落入水中,涟漪丝毫没有打破古镇的宁静。
走进幽静的小巷,可以看到几家店铺,店主并不大声吆喝来招揽生意,而是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往前走去,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中药味,抬头仰望,古朴的牌匾在阳光下的照耀下格外庄严,斜斜的房顶上整齐地盖着清一色乌黑的瓦片,与古镇的风景契合,却又在五花八门的店铺中脱颖而出,显得格外清高。这是一家卖香包的店铺,店员穿着汉服融于这环境中,仿佛穿越了上千年的感觉……店里有齐全的药杵和器皿,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香包,任由顾客挑选。近四五十种香包的款式,令人眼花缭乱,主要的图案是花和“福”字。而我挑选了一个栀子花的图案,绣有“心静”二字,香包里的中药由一片纱布包裹着,再用如意结装饰封口,低头一闻,淡淡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隔壁,是一家卖梳子的店铺。一个个精致小巧的梳子陈列在柜台上,散发出一股檀香味。梳子上一排排是被精心打磨过的。它们并不像别的店铺千篇一律的牛角梳,眼前的梳子融入了水乡的元素。制作木梳的老者只是抬头看看来来往往的顾客,便继续用刻刀认真雕刻梳子上的图案。一把平淡无奇的梳子变得灵动,图案栩栩如生,老者仿佛在梳子里注入了灵魂。
走过这段最古朴的小巷,便看到了热闹的商业街,商业气息扑面而来。虽然同在一个古镇里,与小桥流水只隔了一条小路,一边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文化气息,而另一边透露着时尚的商业文化,星巴克、奶茶铺、甜品店……融合的感觉令我遐想联翩。
跨过一座小桥,一阵悠扬的陶笛声传入耳中。时而清脆嘹亮,时而低沉婉转,声音格外地动听。忽然,又有一阵葫芦丝的声音响起,温柔、柔和,像风中起舞的绸缎,音色质朴,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耐人寻味。那声音优美,古朴、典雅、柔美。表达的情感温柔细腻,富有诗意,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两者的相结合,让古镇散发出了一种江南水乡特有的味道。
即将要离开,我恋恋不舍,再看一眼庙宇、小桥、船只、店铺……恍惚间,这些美好的景物成了一幅秀丽的风景画,一眨眼,又消失不见了。像摁了快门一样,这美景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
再见!属于上海的古镇,融入海派文化的古镇——朱家角,我喜欢,期盼下一次相聚!
相似题目
-
江南水乡金秋时节,江南水乡风景十分美丽。荷塘里的荷花露出了粉红的笑脸。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摆,好像一群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太阳快要下山了,远处传来了渔民伯伯欢快的渔歌,原来他们捕到了许多的鱼,正满载而归。100字
-
江南水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得正是江南水乡,一个天堂般的地方。早晨,微风吹拂,花香四溢,风如一个慈祥的母亲,抚摸着打着碧绿雨伞的荷花姑娘,小鱼小虾们四处嬉戏,太阳伸着懒腰从水面上升起来了,万缕利箭般的阳光刺入荷花池,没有荷花的水面闪着金色的光芒,使人看了心里好温暖,好舒服。太阳越升越高,水乡的孩子们从家里出来玩耍了,男孩子们抓鱼捕虾,女孩子们采摘荷花。还有的在池里游泳,大闹,孩子们的到来使寂静的荷花池添上了画龙点睛般的神来之笔,玩累了,男孩子们烤鱼煮虾,个个吃得津津有味;女孩子们头上戴的荷叶荷花为她们遮住太阳,似一把把遮阳伞;有的则站在家里水牛身上来个金鸡独立,好生威风。下午孩子们满载而归,水乡的瓦房烟囱里升起一缕缕炊烟,和着被太阳染红的青天,想一幅赤色的油画,荷叶和池中的水都被染成了红色,这美景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描绘出来的,这就是水乡迷人的下午。晚上,孩子们睡了,荷花荷叶们也睡了,万籁俱静,风吹着墙上的爬山虎,荡起绿色的波浪,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和蝉鸣声一起,想一区交响乐,真是天籁之音,回想着这江南水乡的一切,你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一个天堂般的地方!”450字 五年级 写景
-
江南水乡我自出生开始,就坠入了你的怀抱之中,墙瓦斑驳的青石巷,流淌古都的护城河,白墙黑瓦的老房,你真的是让我着迷,让我陶醉。“嗒嗒嗒”,走在这小巷,脚下是块块青石板,每走一步,就是一声清脆的敲击声。这是青石巷的声音,是你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不信,再听听这“哒哒声”,是不是悠远中带着些寂寥,带着些孤独?青石板啊,你肯定是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才换来了这一身斑驳。护城河畔的樱花开了,许多人都前去观赏。人山人海,甚是拥挤。看着樱花飘落的场景,看着这轻柔的樱花,悠悠地,轻轻地飘进了平静的的护城河面,泛起了丝丝碧波,荡漾起了阵阵涟漪。我的心,也在不经意间柔软起来,微微地痒着——这樱花,不知在何时,竟飘进了我内心,甚至萌发了一颗种子,一颗对这江南水乡愈发依恋的种子。微风轻拂的四月啊,吹散江南的烂漫樱花,让你更加的清秀,让我更加沉迷。奶奶家的老房,白墙,黑瓦。墙上的裂痕,是岁月刻下的痕迹,是不能用任何东西去填补的。墙上,一大片一大片的,是我年幼时创下的“大作”,是一幅幅用粉笔构成的,带着儿童的天真、活泼与烂漫,充满童真的画作。黑黑的瓦,白白的墙,衬出这老房的幽静与安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想,这一砖一瓦,这宁静的老房,成为了一道不一样的风景,成为我心中最靓丽的风景。独然伫立的老房啊,是你,陪伴着我,让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童年时光。江南水乡,你是宁静、美丽的姑娘,弯弯的眉眼,倾国倾城的容貌,竟是让我如此的着迷。啊!这南方的小城,这惬意的江南水乡。600字 初一
-
江南水乡暑假,父母带着我去了江南水乡。清晨,碧绿深幽的河水把老屋串起,河边的柳树轻轻垂下万千青丝,轻轻地抚摸着河水。妇人们在河边洗衣,孩子们则在河边嬉戏玩耍。今天,我们决定坐船游河。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各样的船只,男人们奋力地拨动船桨,妇女和孩子们则坐在船中静赏这江南好风景。我坐在船中,时不时用手拨动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层层涟漪,好看极了。不久,天上的仙女们撒下了一层“薄纱”,那“薄纱”笼罩在我们身边,我们好像置身在仙境一般,身边云雾袅袅,如梦似幻。没过多久,仙女们便收回了那层“薄纱”,四周又变得清晰可见了。河水非常清澈,如一面天然的镜子,水里的石头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夜晚,我独自一人在河边漫步。近处,那婀娜多姿的柳树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黑影。天穹深处,星星们都努力地散发着自己的光芒,它们越聚越多,像一盏盏亮晶晶的银灯。家家户户的木窗中散发出亮光,月光照在水面上,水上泛起点点银光。一路上,看着夜晚美丽的景色,听着蝉鸣,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迷人的夜色下,还有些人聚在一起唱歌,有精通琵琶的,就在一旁伴奏。那声音如同天籁之音,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柳树也被这声音惊艳到了,开始在旁边随风舞动……江南的这些景色,如果绘成一幅幅画卷,那定然是世人都想拿来好好欣赏一番的江南人家风俗画册。我何其有幸,能亲眼目睹江南水乡的“风采”,能够亲自体会这里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550字 初二
-
江南水乡这个暑假,我第一次去江南,梦里水乡再现我的眼前,水乡具有不同的美。首先,我们先去找晚上住宿的客栈,走在青石板路上,滑滑的亚麻石板从我们脚下一块块溜走。我发现,这里的交通工具只有船,不过船也有许多种类:蓬蓬船,没有蓬的小木船,渔船和摇橹的客船。船全部是用木头做成,船上有2组桨,长长的,扁扁的。不一会儿,我们到达了客栈,这栋屋子的第一层不住人,因为第一层在水上,很潮湿,我们住在三楼。放下行李已经是黄昏之时,我透过窗户望着楼下的水面,那么绿,那么静,很像一面镜子,一只客船缓缓开动,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似乎是有人在轻轻晃动水面。所有的房屋被镀上一层金边了,我抬头望着天,夕阳用尽它最后的光辉,一点点没落了……第二天,我们去参观古园林,我乘上了蓬蓬船,船缓缓开动了,划过水面,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在古园林中,有许多奇石,我们欣赏了树木在风中的舞蹈,穿过了许多古色古香的大门,有白色的圆拱门,题着“勤奋“的大石门……参观了古代皇帝的行宫,金碧辉煌的大厅里有着精致的金砖,在行宫的旁边有一个茶室,是卖特色小吃的。我们在这里吃了午饭,点了香糯可口的东坡肉,一大盆色香味俱佳的萝卜糕。东坡肉最好吃,甜咸适中,肥肉和瘦肉交织在一起,合成了一种十分奇特的口感。最后,我们乘船沿着客栈门前的河绕了一圈,见识了许多造型别致的桥,有圆拱桥,四洞桥,还有一种是架在河的支流上的平板桥。圆拱桥的倒影是最美的。进桥洞时,还会有水溅上船来,一颗颗水珠像淘气的小娃娃,水冰凉的,还很干净呢!我的水乡之旅只有短短的两天,在这两天,那独一无二的景色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了。好美的水乡!650字 六年级
相关推荐
-
江南水乡古镇同里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古镇呀!下了车,我立刻被这儿的古色古香吸引住了:古老的房子,古老的店铺,古老的旗帜,连人们的穿着看上去都那么古老,女人们还穿着绣花鞋,身穿蓝印花布做的衣服哩!御史府御史府里,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丛中,精致典雅。假山上有几块裸露的太湖石,山顶上有一个小亭子,山脚下还有一个大水池呢!用千奇百怪的太湖石堆成的假山像是个人间仙境,仿佛上面还住着神仙。从山洞里穿过,里面弯弯曲曲的,好像曾经有一条龙在里面住过。假山脚下的大水池,可是后花园里的一个亮点。水池上有一座弯弯曲曲的小桥,人们站在小桥上正在喂鱼,鱼儿们都来抢食吃,挤来挤去,逗乐了人们。我也买了鱼食喂了起来。看着这群饥饿的小鱼,我慷慨解囊,毫不犹豫地倒入半袋鱼食,鱼儿们就在我面前大吃了起来,有的鱼儿竟然打起架来了。它们扑打着,游动着,跳出水面,溅了我一脸水。退思园妈妈说:“不到退思园,就等于没到同里玩。”退思园真的这么了不起吗?退思园是它的主人当官回来后建造的私家花园,取名退思,有退而思过的意思。退思园是横向建造的,这与别的房屋不同。窗户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五边形、六边形、菱形、梅花形……我还发现:从每一扇窗户向外望去,都可以看到窗外栽种着花草树木,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所以我们不管身处何处,都会感到神清气爽,一身轻松。这也许是苏州园林的一个特点吧!用“人间天堂”形容同里真是一点儿也不过分!550字 初一 写景
-
江南水乡——水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就是江南水乡。西湖的水是一个奇特的景观。看到西湖,可以说是锦上添花。碧绿的湖水微波荡漾;游船飘浮,悠闲自得;三面朦胧群山,苍翠的黛色笼罩在烟雾的纱帐之中;那堤上的柳绿鲜艳,桃花的粉红点缀其间,色彩明丽。西湖宛如精心巧饰的盆景,令人赏心悦目。看完淡妆浓抹的西糊,再就看看茫茫八百里的太湖吧。烟波茫茫,朦朦胧胧,像藏着一个谜,如含着莫测的神秘。看见两处名胜风景,再让我们领略一下乡间池塘的迷人风景吧。平静的池水上散出大大小小的水纹,大水纹套着小水纹,一圈又一圈地扩大着。安静地躺在水面上的几片荷叶,也随着波纹浮动起来。池塘周围长得高过人胸的芦苇,摇着翠绿的叶子,摆着雀尾似的穗头,迎着偶然拂过的清风,点头哈腰。沉默已久的青蛙,又开始有节奏地“咯咯”叫起来。江南的水乡,素水为名,闻名于全国,此水非一般的水,它会让你心旷神怡。快来欣赏这美景吧。350字 初一 记叙文
-
游江南水乡今天,风光无限好所以:学校就组织我们去了安昌古镇,初一分成三批去,而我们(1)班到(5)班则是第一批去的!据我所知,安昌古镇位于绍兴县西北部,此地最早叫长乐邨,后叫安沧,相传大禹曾在镇东涂山娶妻成家。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钱镠奉唐王朝之命屯兵该地,因平董昌之乱有功,地方得以安宁,因此改名为安昌。安昌古镇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生机活力的名副其实的“魅力名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依带水,古朴典雅,为浙江省重点历史保护地,其特产安昌腊肠、扯白糖远近闻名。一路上我发现,安昌的小桥非常有特色,“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古朴典雅。怪不得,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这儿的腊肠都是当地居民手工制作,香肠灌好后就挂在自家房前的河边,这里通风,可以很快吹干水份,便于保存。我可不是吹的,一到了腊月里,一串串腊肠挂在门前,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了。连外国佬都会口水直流三千尺呢!若是不信你可以自己去看看。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老街上,这儿的小路是由一块块石头砌成的,俗称:“石板路”,虽然石板路几经岁月的刷洗,已经刻画上了岁月的条条皱纹。但是时间更多的还是让人们了解到了老街的历史风情!迎面吹来一阵阵清风,不由得让我想起古代诗人曾站在这小路上一手拿酒壶,一手握着毛笔题诗的景象………随着时光老人的匆匆离去的脚步声,我们的行程也结束了,伴着夕阳的逝去我们回到了学校,虽然我们个个都累坏了,但是我们对安昌历史文化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我们都精疲力尽了,但是我们的收获远远超出了累的范围……600字 初一 记叙文
-
江南水乡之南浔我最喜欢嘉业堂藏书楼,它是一座两层楼的庭院。楼的主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建成,并且藏书60万卷。后来,他把藏书和藏书楼都献给了国家。我想,他收藏了这么多书,一定是个非常爱读书的人。藏书楼门外有个小水塘,水塘四周是一圈假山,假山上有个小亭子,另外还有小桥和长廊。这虽然是个藏书楼,但我觉得它更像一个美丽的小公园。南浔是个美丽的小镇,它既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又有苏州园林的风韵。我爱南浔,我会永远记住它。200字 初一 散文
-
江南水乡之南浔说起南浔,它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园林树木很多。我们来到南浔的时候正好是傍晚,许多外地游客已经离去。走在小镇上,与漫步在公园里没什么区别。南浔虽然也是江南水乡,但它不同于西塘和乌镇。这里的小河两旁建有高高的河堤,河岸上是高大茂密的树木。走着走着,不时还能看到一座座小亭子和长廊。南浔只有三座古桥,每座古桥历史都很悠久。我站在广惠桥上,望向远方,清亮的小河中倒映着蓝蓝的天,绿绿的树,还有那灰白相间的江南古宅。南浔最著名的就是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颖园、张石铭旧居等。这些地方都是私家园林,现在它们都是省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最喜欢嘉业堂藏书楼,它是一座两层楼的庭院。楼的主人用了20 年的时间才建成,并且藏书60万卷。后来,他把藏书和藏书楼都献给了国家。我想,他收藏了这么多书,一定是个非常爱读书的人。藏书楼门外有个小水塘,水塘四周是一圈假山,假山上有个小亭子,另外还有小桥和长廊。这虽然是个藏书楼,但我觉得它更像一个美丽的小公园。南浔是个美丽的小镇,它既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又有苏州园林的风韵。我爱南浔,我会永远记住它。450字 初一
-
游江南水乡博物馆五一节的早晨,春光明媚,万里无云。爸爸特意带我去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参观。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位于临平人民广场北侧,建设总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这是一座既反映余杭发展历史,又以闻名于世的良渚文化为切入点展示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是人们了解良渚文化和余杭历史、解读整个江南水乡文化现象及其成因的重要窗口。来到了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首先参观的是位于地下一层的展厅:我们的家园。看到一个自然生态区,里面摆放着许多动物的标本,凶猛的豹子栖息在树上,警惕地盯着前方;老鹰在天空中盘旋着,时刻准备着去下面捕捉食物……还有贪婪的狼、温顺的梅花鹿。这些动物标本栩栩如生,好像是真的一样。往里走,可以看见许多古代的瓷器、陶器。有T字形足鼎,有青瓷谷仓,还有青瓷扁壶……还有一面墙上刻画着余杭古代的名人,下面详细介绍了他们为余杭所做出的贡献。参观完了“我们的家园”展厅,我和爸爸向上走,来到“文明曙光”展厅。这个展厅主要摆放的是良渚文化的各种玉器。有大玉琮,有琮形玉镯,还有玉柱形器……这些都是我们祖先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的,令我不紧赞叹道:“古时候的人们的工艺水平真是高超呀!”参观完了“文明曙光”展厅,我和爸爸上楼去参观“江南市镇”展厅。我走进了一个长廊,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古代。街的两边开满了小店:有米行、百货行、布行、点心行、打铁铺、酱菜行、茶馆,还有剃头师傅在给一位老伯伯剃头。除了这些,还有嬉戏的孩童,做布鞋的妇女,烧饭的老奶奶……这些让我目不暇接,兴奋不已,仿若置身其中。“水乡风情”展厅位于第三层。进入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老伯,他正在张网抓鱼,他那黝黑的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心里可能在想:这次一定会有大的收获的。再往里走,可以看见一个小孩正趴在桌子上抓周,桌子上放满了各种物品:有金元宝﹑算盘﹑笔……通过抓周可以预测小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也是长辈们对小孩的未来寄予的厚望。虽然有一点迷信,但这以成为江南的一个风俗特征。再向前走,可以看见各种古代人的婚礼用品,也让我对古代人结婚的场景产生诸多好奇。江南水乡博物馆里介绍了有关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的各种人、事、物,使我受益匪浅,增长了不少知识。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次参观临平江南水乡博物馆。9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梦里江南水乡多水的江南,是一块易碎的玻璃,似女子的佩玉般温润莹洁,含蓄细致。那墨绿中的一抹深黑,漾荡着一缕缕柔情,缠绵着一桩桩小事。清晨,暧昧的阳光慵懒地泻在宁静的江南小巷,沉沉的雾霭氤氲在巷子上空,昨夜的雨水积留在古老而低矮的房檐上,清风徐来,水滴淅淅沥沥地往下垂,连成一缕银丝似的坠到干净清爽的青石泥板小路,叮丁冬咚地像弹唱的六旋琴。太阳缓缓向上爬,巷子里渐渐人声鼎沸。苏醒的小姐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雨气空檬而迷幻,夹杂着江南雨水特有的泥土清香。小姐细细嗅之,清清爽爽,有种薄荷的香味,不禁掩面神伤,望着丝缕的雨滴,漾荡的淙淙流水,思忆那书中的谦谦君子。小巷的尽头,盘腿坐着一位盲先生。先生衣衫褴褛,可干净的蓝袍子却洗得发白。先生一手执二胡,一手恭敬地拉着一曲凄凉的《二泉映月》。身子稍稍倚在石板墙上,那岁月剥蚀残留痕迹的墙上,头陶醉的微倾,脸上幸福的像个吃过冰糖葫芦的小孩子。那琴声悠扬婉转,诉尽凄离,蕴涵那千年的世事沧桑,洋溢那迷一般的沉静江南。先生身前的小瓷碗偶有一两声掷铜币声响,行人驻足聆听,尽享这天籁之音,洗净世俗繁杂。曲折蜿蜒的巷子深处,不禁豁然开朗。一湾水雾迷蒙的流水上斜跨着一座石拱桥,衣着简漉地沾着未干透的晨露。她柔白细嫩的左手臂悬挂着个竹篮子,满装着新采的丁香,透露着空灵的山谷气息。她神色匆忙地四下张望,腰间的佩玉叮叮摇响。好心的人儿啊,都来看看丁香姑娘的花,慷慨地买下它,怜惜姑娘早回家。清澈的流水潺潺淌过冲刷的很是光滑的礁石,淡绿的柳絮儿旋转着飘在水面,与激起的浪花儿哗哗作响,却如那断根的浮萍,随波逐流,飘向远方。竹蒿撑起一排清浪,小小的竹伐上渔者似动非动地划着船,翩翩少年执书吟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风声,水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渔者,游者,少年者,人人自乐。江南安宁祥和的生活真是很怡人,怪不得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称。两岸有女子拂袖弹古筝,道不尽缠绵悱恻;有说书人讲书,诉不完江南风蕴史;有伛偻提携,眉开眼笑赏江南好风日;亦有妇姑洗衣,棒打衣物西湖旁……江南水乡,人间天堂;江南水乡,故事绵长;江南水乡,揭不开的神秘面纱;江南水乡,不可亵渎的完美图画。江南水乡的故事,是你魂牵梦萦,可望却不可及的平凡而似水流年的不惊慧地。900字 高三 写景
-
当我遇到江南水乡江南自古多柔情,江南水乡是一段柔情的歌,也是一首灵动的小诗。——题记那日,我有幸来到江南,那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幼时的记忆中,江南水乡似是一位丹青妙手精心制作的泼墨水乡画。静静的流水有情,拱立的小桥有意,水边的拂柳有态,撑纸伞走过的女子有貌。画中的一切都那么富有诗意,带有韵味,宁静和谐。真的亲自踏上了这片土地,才发现这一切真的不一样。古老的青石板布满了沧桑的古感。静静的踏上去,俯身抚摸那些被磨得光滑的表面,偶尔被雨敲打后,长久之后慢慢所形成的坑坑洼洼。人过牛踩,岁月和青石板一同走过这宁静的年年日日,岁岁朝朝。这古老的青石板叙述着江南水乡所走过的沧桑。水乡者,以水为其魂也。江南的水透着一种灵动的韵。那平静的水面也如温润的碧玉,偶有微风吹过也只是泛起一圈圈涟漪,随即变与平静。泛舟水上,撑船的人是个女子,朴素洁净的衣服让人有种说不出的舒服。只见她熟练地摇着撸,小舟也缓缓前行。绿色的水清澈的透明,小舟在水面留下一道优美的纹络。不知怎的,我竟然对水产生了莫名的渴望。于是,我将手缓缓放进水里。水中丝丝的清凉顺着指尖溢满了周身。捧起一捧水,掌心里的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金光,美得让人无法忘记。所幸,手指在水面上跳起舞来,静静的旋转,挑逗着泛起的水纹;悄悄拍打水面,腾空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夺目的光芒,落入水中,激起水纹,瞬间归于平静。小桥流水,水绕江南。梅雨季节,雨滴如绣花针一般,投入瓦上,青石板上和水面。密密的雨在瓦上滑落,接连的落入地面,似珍珠帘一般,宁静无息。根根银针打在石板上,把石板洗濯得分外干净,坑坑洼洼的洞里积满了水,像袖珍的镜子一般,映照着周围。雨,又将水面的平静打破了,在水面上绽开了大朵大朵的花,接连不断,叮咚之声不绝于耳,像是风铃摇动一般美妙。江南因雨自多情。江南人,淳朴善良。耳畔响起吴侬软语,姑娘们的笑声浅浅低低,但却悦耳动听。的确,黄土高原的厚重养育了北方人的豪放直爽,不拘小节,阳刚霸气;江南的碧水环绕哺育了南方人的温柔舒缓,仔细谨慎,阴柔多情。如果说北方人是一曲磅礴的交响乐,那么南方人就是一首琵琶箫笛所奏出的轻缓乐曲。江南宁静的水土养育了淳朴善良的江南人,江南也因江南人而美丽。烟雨江南,细水流清。当我遇到江南水乡,当我踏上江南这方净土的时候,我便深深爱上了她。江南是个柔情的女子,一颦一笑都显示出独有的曼妙。遇到江南水乡,被她深深感染,静静地接受着她带给我的熏陶。当我遇到江南,我深深爱上了她!900字 初二 散文
-
那个水乡我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艳丽,我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壮阔。但我更爱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因为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作,也是一卷江南水乡的私语。是的,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魂力以及它的风土人情,但乌镇这个水乡却令我久久难忘。那是一个迷人的水乡,用美丽的景色书写着乌镇这个地方的私语。匆匆到达乌镇已是傍晚,夕阳西下的乌镇分外宜人。放眼望去是蓊郁的,老梧桐下坐着歇息的游人。摸着它盘虬卧龙的树干,聆听着它沙沙的耳语,透过它的叶隙看那斑斑点点散落在地的夕阳,别有一番蕴味。水上,轻舟在慢慢地向前驶着,船桨在水面上“画”出了一个个水波,好似一幅美丽的水乡画作。那是一个快乐的水乡,用丰富的活动书写着乌镇这个地方的私语。夜幕悄悄降临,若你此时行走在小巷中,你一定会发现,许多人拿着水木椅在快步行走。其实他们是去看露天电影,伴着星星,伴着月亮应该别有一番特色吧!瞧!那水中药铺门口的梧桐树下,老爷爷、老奶奶们围坐在那里拉家常,喝菊花茶。伴着声声的蝉鸣,笑声回荡在水乡的上空。那是一个纯朴的水乡,用人们的勤劳书写着乌镇这个地方的私语。天边刚刚泛起的丝丝的光茫,推开窗,印入眼帘的是乌镇人忙碌的身影。楼下的老奶奶早已蒸好热腾腾的包子,待待早起的客人。木工铺的老伯正卖力地磨着一块木块,眼前放着差不多完成的洗脸盆,木屑散落在老伯的四周。那是个优美的水乡,用特别的建筑书写这乌镇这个地方的私语。阳光洒在水乡的每一个角落,推开木门走到外面去。沿着青石铺成的小路,一直走一直走,去品味乌镇这个水乡的气息。走进乌镇的老邮局,简朴但又令人难忘,简单的设计但又不难看到乌镇浓浓的文化底蕴。旧式的四角方桌,长板凳上坐着游客,他们正埋头认真地写着明信片。再往下走,右边有一间特别的小铺,门口的坐上放着四个陶瓷大茶壶,右边放着块刻着“大碗茶”字样的木头。两元钱就可以喝到大大的满满的一碗,甘甜可口,清热解暑。现在的村庄、小镇哪里还有这样特别的店铺?乌镇的特色并不止这些,乌镇的私语更不止这些。有空的话到那儿玩一玩,看一看“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聆听一下乌镇这个水乡充满魅力的声音。南海实验中学初三:何沛莹900字 初三 写景
-
江南江南是才子,是在梧桐落叶下舞剑,冷月清辉中吟诗的书生;江南是佳人,是在深闺秀阁中抚琴,秦淮河边嬉戏的小家碧玉。江南不从政,不议天下事;江南只读诸子百家,只观琴棋书画。江南不是皇宫都阙的富丽堂皇,江南只是山清水秀的世外仙境。江南不是富贵牡丹,江南只是清水芙蓉。江南不是大红大紫,江南只是淡蓝淡绿。江南不是高亢秦腔,江南只是呢喃吴音。江南不是兵马俑,江南只是青花瓷。江南不是毛皮,江南只是丝绸。江然而那只是千年前的江南,士别三日即刮目相看,何况是整个江南?人工的玄武湖底隧道都如蜘蛛网般四通八达了,我们还能相信岸上是晓风残月杨柳,画阁凤楼珠帘吗?南不是火,江南只是水。江南只是水,水似江南。或者根本就是我想错了,也许她真的不如虞姬般贞烈,她顺从了,已不是当年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了。辗转千年中,她变了,杜郎见了她今日这副模样也唯有惊呼深情难赋了。就好似玻璃橱窗里的一件古老展品,纵无人识得她曾经的容颜,她仍低吟浅唱般地讲述往昔“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繁华。而如今她的繁华落尽后的苍老与展厅里的灯火极不协调地交织在一起,让人怀疑这时否只是一件赝品,而那二十四桥的明月也恍如隔世的迷梦一样。跟前的她穿金带银,傅粉画眉,似风华绝代的贵妇人一般,我只能对着此情此景怨她背叛了她的初衷,背叛了“江南”着两个字。当然那些只是我凭空的猜测,无论是那一种可能我都不愿意接受,于是我从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找出一本古籍,抖落灰尘缕缕,再翻开,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变”字。紫金山天文台上发现的星星都一百多颗了,明孝陵都重修的面目全非了,秦淮河边许久都没有《后庭花》的声音了,谁还会讲起“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的神话,谁还会描绘金陵十二钗的美貌,谁还会登凤凰台悯吴宫花,谁还会道说当年四才子的风流韵事,当然更不会有人在二十四桥指点玉人吹萧了。当秦淮河已不是当年浣纱的秦淮河,栖霞寺消除了当年祭天的风光,贡院也没有当年卧虎藏龙的时候,就只剩“江南”空虚唇齿留香的名字让我感觉她的幽怨,她奄奄一息地残喘着。总之“手持一杆烟雨,笑傲十丈红尘”的飘逸被一种庸俗的氛围取代,空中不在弥漫淡淡的墨香,江南只是一个形同虚设的画框,她表面上顺应潮流的变化确乎理所当然,然而引来了一声不为人知的轻叹。江南,她究竟在想些什么?烟雨依旧,然而当梦被埋在江南的烟雨中后,我心碎了都不懂,世间竟是这样瞬息万变……900字 高三 写景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