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上的陌生人读后感400字

电车上的陌生人读后感

400字 读后感

这个月我读了一本书,叫《电车上的陌生人》,这本书讲的是在二战时期一个犹太小女孩和两位荷兰老人的故事。

我觉得书中的拉尔斯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在纳粹士兵抓走了小女孩后,认了犹太小女孩碧翠丝为侄女,巧妙地阻止了纳粹带走这个小女孩。他在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帮助陌生人。要知道,在那个时候收养一个犹太人是有杀头的风险的。而书中的丽芙也是善良的人,她在得知碧翠丝是犹太人时,不但没有向纳粹举报,还教碧翠丝读书,学习。

在读到文章最后的时候,碧翠丝带着自己女儿丽芙上了电车,我心想,为什么碧翠丝要给她女儿取这样的名字呢?我认为:碧翠丝是为了纪念曾经救过她,爱过她的丽芙·范德米尔太太。

看完了这本书,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买一块蛋糕挑三拣四,买一根笔就要十几块钱。而曾经饱受战争迫害的人们,每天饿着肚子,只能隔着玻璃看着橱窗里的蛋糕眼馋……

假如没有战争,有多少家庭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假如没有战争,有多少难民会重返家园,安居乐业。我们应该呼吁和平,制止战争,让每个家庭都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后感

550字 读后感

勇气与爱

哈利·波特是J·K·罗琳笔下的一个聪明勇敢的小巫师。他和一点都不友善的德思礼夫妇和他们的儿子达力住在一起。十一年来他从未有过生日派对。当他来到霍格沃茨,他遇到了两个最好的朋友,体验魁地奇,学习魔法,打倒伏地魔。他头上那道伤疤,给他带来警告和痛苦,和他不想要的崇拜。

哈利的伤疤——有人认为是不详的符号,有人认为是勇敢的象征。但它其实是一个暗喻:烦恼的事总是会有的——就像在家有达力,在校有马尔福一样。但哈利之所以进格兰芬多,就是因为他有深藏在心底的勇敢。对外勇敢,哈利战胜了伏地魔;对内勇敢,哈利不甘与达力、马尔福为伍,帮助弱小的朋友夺回水晶球(记忆球),面对烦恼,解决问题。而他的朋友——赫敏·格兰杰也被分到格兰芬多是因为她的另一个类型的勇敢: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冷静的出奇。她也十分聪明,是哈利打倒伏地魔的一个得力的助手。

再说厄里斯魔镜,当哈利去照他的时候,他看见的是他的父母——也正如校长阿不思·邓布利多所说——魔镜照出的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所渴望的东西。哈利父母双亡缺少父、母爱——真的吗?罗琳所设计的关系十分巧妙:梅格和邓布利多就像他的父亲一样,给他深深的关爱(父爱),而母爱,体现在他对付奇洛的时候,只要他的手碰到奇洛,奇洛就会感到痛苦难耐——因为奇洛想杀他。这是他母亲留给他的“护身符”。

他之所以能保护魔法石,也是因为她母亲对他深深的爱。所以,爱和勇气是互相支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读后感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