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吃五黄·品端午650字

包粽子·吃五黄·品端午

650字 五年级 叙事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来了,我跟妈妈一起学包粽子,品尝了美味的“五黄”,一起品味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这天我起了个大早,首先跟妈妈插菖蒲艾草。妈妈告诉我,过端午节的传统有菖蒲艾草、吃粽子、品五黄等其他风俗。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须在门窗上插上菖蒲艾草,它的作用是不让蚊虫进入屋内。迷信的说法是可以辟邪。

接着,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材料妈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有棕叶、糯米、肉等。准备工作是这样的:把粽叶放在清水里浸泡5~6天再洗干净;把绑粽子的绳子剪成大约两尺长的一段段;把洗干净的肉切成2、3厘米见方的肉块,放在酱油里浸泡一个晚上。包粽子之前,先把糯米淘洗干净,把水沥干后倒入盆中,放上调料拌匀;把粽叶和绳子用开水浸泡起来。下面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我取出两张粽叶一头一尾重叠,在一端叶子正面朝里折成一个漏斗状,放入一小碗糯米和肉块,把它们压实压紧,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后再用同样的手法完成另一端。然后用绳子把包成的粽子捆绑结实。这样,一个粽子完成了。

包粽子的时候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大诗人。当年他屡被放逐,便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自己怒沉汨罗江。人们心想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小鱼小虾吃掉,便向江中投放食物。渐渐地便演变成包粽子纪念屈原的节日。

绍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巧果的习俗,所谓“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黄桃、黄酒。中午妈妈准备好了这些“五黄”,我们就开始品尝起来。当然我们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哦!妈妈告诉我,吃五黄的习俗是从神话传说《白蛇传》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

端午节这个节日我过得很快乐。今天我品尝了美食,关键还学会了包粽子,增长了民俗知识。

浙江绍兴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五年级:张林翔

中国法律进万家

400字 六年级 演讲稿

现如今,“知法懂法普法”已经成为人们口中热议的话题。但是,我们理应明白,法律并不是心灵的负担,也不是人身自由的囚禁,它是一种约束人们不正当行为的制度。只要你知法守法,这种制度对你而言,自然百利无一害;但若你知法犯法,法律也会有严惩你的措施,而且我们每个人都不要有钻小孔子的想法,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的力量迟早会来临,法律的神鞭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侵犯他的人。

我国制定了许多不同的法律制度,其中有专管刑事案件惩处的《刑法》,有专门保护儿童利益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宪法》、《劳动法》等等一系列完整全套的法律制度。并且这些法律制度对任何一个个体或单位都管用,真正是做到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人民犯了法,有公安局管;公安局犯了法,有地方人民检察院管;地方人民检察院管犯了法,有中华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管。法律就像一条严谨的生物链一般,环环相扣,均衡着每个人的利益。

法律,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体系,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它。当然,我们也不要随意去触碰、侵犯它,我们一起遵纪守法,一起做一个知法普法的文明小公民。

六年级:冯馨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