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德夯苗寨650字

游德夯苗寨

650字 初一 记叙文

“德夯”——深藏在武陵山脉的中部,距吉首市24公里,名字是苗语译音,译为“美丽的大峡谷”。居住在这里的苗族儿女,以其热情奔放的个性,把你带到了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童话世界……

行走在峡谷中,两旁山恋挺拔,树木苍翠逼人。谷内凉风习习,弯曲的山路镶嵌在悬崖绝壁中,大自然的神奇形成了许多自然景观

奔腾的小溪似乎唱着一首欢快的歌,伴随着清澈见底的溪水,跳跃着不知疲倦的奔向远方。车子在颠簸的小路上行驶着,我不知疲倦的双眼贪婪的向窗外张望着。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石头镶嵌在河边,一群孩子站在河边上,争先恐后的向下跳,激起片片晶莹的水花,阳光照耀下,那纯真无暇的笑容,成为着翠绿中的一抹璀璨。

看着这奔腾不息的水,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起一首很有名的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连我自己也被我奇怪的联想吓了一跳,这显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虽说都是南方水乡的精神产物。但是西湖是像水一样的静。而德夯。我在脑海中长时间搜索才找到能够佩的上她的喻体,那就是——玉石。虽说是石头,但是却不失温润圆滑。清凉中不失一阵温暖,粗旷中也不缺一丝细腻。笼罩在水面上的薄薄的水气,如好像童话中的仙境。

这里陡峭的石壁留给我很深的印象,苍翠的树木从几乎是石头的缝隙中钻出来,曲折的树干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伤疤”,似乎述说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过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碧绿的叶子苍翠欲滴,山中泛起层层水汽,顿时变得迷离了。似乎可以依稀望见一户山上人家的屋子里正冒着炊烟。一圈一圈,飘向蔚蓝的天空中……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了这块天然的美玉,湘西人民的智慧赋予了他无穷无尽的神秘。而作为可以坐享其成的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保护这上天的赐予——德夯苗寨。

游恐龙馆

900字 六年级 叙事

终于盼到星期六了!因为爸爸答应今天带我去动物园游览恐龙馆。我是个小恐龙迷,家里有许多恐龙的书籍、光碟和玩具模型,还看过一些有关恐龙的电影。但我更想亲自体验一下与恐龙面对面“亲密接触”的感觉。

上午,天色灰蒙蒙的,没有一丝儿风。都九点多了,太阳公公还躲在云层后面睡大觉呢!我们乘72路公共汽车来到让我魂牵梦绕的广州动物园。

观赏完动物,感受了“林中飞鼠”和“激流探险”的刺激,直奔我朝思暮想的恐龙馆。

放眼望去,一个庞然大物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定睛一看,原来是马门溪龙的巨大模型矗立在恐龙馆旁边,好象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一进恐龙馆的洞口,光线一下子暗下来了,阴森森的,洞内的石头千奇百怪,使我想起了《西游记》中可怕的白骨洞。突然,一只鹦鹉嘴龙就在我左边张牙舞爪,眼放绿光,吼声如雷,形态逼真,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我身旁的一个5、6岁的小姑娘吓得“哇”的一声,扭头就向还在洞口的妈妈跑去,边跑边喊“妈―妈!”

继续往里走,洞内还有许多恐龙的电动感应模型,如迅猛龙、甲龙、原角龙、似鸟龙、天堂龙、腕龙、马门溪龙、李氏属龙、多齿盐都龙、霸王龙、三角龙、永川龙、翼龙、蛇颈龙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好像置身于《侏罗纪公园》之中。我还壮着胆子与蛇颈龙“握了握手”呢!

让我感到自豪的是,这些恐龙中,鹦鹉嘴龙、原角龙、马门溪龙、李氏属龙、多齿盐都龙、永川龙等还是在中国发现的!有的在陆地上行走,有的在天空中飞翔,还有的在水里遨游;有的吃草(嘴短,牙齿短而钝),有的食肉(嘴长,牙齿长而尖),还有的是杂食恐龙,以霸王龙和暴龙最为凶残。腕龙是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的脖子可长达10公尺。

我们还发现许多恐龙蛋的化石和一个巨大的马门溪龙骨架化石。爸爸告诉我,恐龙死后被冲入河里,尸体被埋在泥沙中。久而久之,泥沙变成了岩石,骨骼变成了化石。数百乃至数万年后,风化作用使化石裸露,并被考古学家们发现和研究。这使我想起了前年我在广东河源恐龙蛋博物馆内看到的大量恐龙蛋化石。

二楼四周的墙壁上贴满了有关恐龙知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我学到了许多与恐龙相关的知识,如恐龙起源于侏罗纪或白垩纪时期,恐龙的分类、生活、寿命等等。

有关恐龙是如何灭绝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千古之迷。

考古学家们真伟大呀!我长大以后也要当一名考古工作者,探索恐龙的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