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报600字

回报

600字 高三 议论文

古人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得与失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所以不要总因失去而痛苦,说不定丧失的同时,你获得了另外的财富呢!人必须先有所失,才能有所得,舍如同把种子撒播出去,过了半年,你收获的就是满田的稻谷。舍总是在得的前面,这不但是非常重要的顺序,更是幸福的秘。

春秋末年,齐国的国君荒淫无道,横征暴敛。齐国的贵族田成子看到这种情况后,对他的僚属说:“公室用这种榨取的手段,虽然得到了不少财富,但这种取是‘取之犹舍也’”。仓储虽实,但国有不固终是“嫁衣”。于是田成子制作了大、小两种斗,大开自己的仓储接待饥民,用大斗出借谷用小斗回受还来的谷米,“予民于惠”。于是齐国人民不肯再为公室种田效力而投奔于田成子门下,一时“民归如流水”。田成子用这种大斗出小斗进的方式,借出的是粮食,收进的是民心,貌似给予,实则得到。果然,齐国国君宝座最后为田氏家族所得。

史学家范晔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正是对这种得失观的一语道破。其实得与失是互为转化的效果,时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的,但懂得其中奥妙的人,会掌握取舍的主动权,它发挥出意想不的效果。

我记得电视上有位记者采访过一位事业颇有成就的女士,请问她成功的秘诀,她的回答是—放弃。她用她的亲身经历对此作了最具体生动的诠释:为了获得事业成功,她放弃了很多很多:优裕的城市生活。舒适的工作环境。数不清假日。甚至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生命给了我门无尽的悲哀也给了我们永远的答案。于是,突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不管红尘世俗的生活如何变迁,不管个人的选择方式如何,更不管把握手中的东西轻重如何,我门虽然逃避也勇敢,虽伤感也欣慰!到这时我门才明白了,有一种美丽叫做放弃。

三人之间

600字 初三 日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仨,那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我们仨是谁?不就是朱老师亲手塑造的黄金搭档:两个初三男生,一个初一女生。我是两个初三的一员,另一个初三叫崔宗祥,初一的女生叫刘玮。

说起我们小组,大概是在去年八月组合的。一开始,我还对老师的这种组合方式有些疑问。初一怎么跟得上初三,初三怎么能去适应初一呢?直到后来,老师的良苦用心我才了解。原来是朱老师为了彼此互补。初一跟初三做古文,初三看初一的好文章。事实上,老师的决定还是英明的。

开始时,我们两个初三倚老卖老,自认为初一的和我们差多了。但就在第一次古文背诵,人家初一女生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要求她背的都背得滚瓜烂熟,而我们结结巴巴,好不容易才背完。再比起翻译,更是相形见绌,我们这才意识到她可是个不可小觑的人物。为了不至于被初一瞧不起,我们不得不认真点,这倒成了我们提高的作用力。

和我同是初三的崔宗祥同样是个出类拔萃的学生。每次去朱老师家里、回家途中,我们都会谈得不亦乐乎。当然,谈论最多的还是学习。时常,我们会比一比各自学校上课的进度,问一问彼此受教育的方式,甚至会考一考对方。除了学习,喜文乐事也是不可缺少的。短短的几次,我们就成了兄弟。我们之间不仅是好朋友,也是很好的对手。

想不到,转眼之间,我们已经相处了近一年。不久之后,彼此都要各奔东西,至少刘玮要去寻找新的伙伴,每想到这里,心里总是有一丝丝哀愁。

人生处处皆学问,学习去欣赏、效仿他人长处,并借此改进自身短处。这便是三人之间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