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真情450字

身边的真情

0
0
4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我正开心的走在放学的路上,在走过马路后,突然发现有一个模糊的身影,蹲在马路对面,不知在干什么,像是在挪动井盖,我心想:这人动作怎么这么慢呀,我看的都不耐烦了,便向过去帮他一下。咦?那个人怎么带个墨镜呀,双手向不听使唤似的,胡乱瞎摸索,难道他看不见?难道他是盲人?一个个疑问出来了,我又加快脚步,走到他面前,终于看清楚了,原来他真的是个盲人。

“叔叔,您在干什么呀?”我小心翼翼的问道。“哦,我在挪井盖呢,想把井盖盖上去。”“那这个井盖是您开的吗?”我又问道。“不,不是,我只是路过这里时差点掉进去,怕后来人也因为没看清楚而掉进去,便动手将这井盖盖上的。”“哦,原来是这样呀,我误会您了,我来帮您一起盖井盖吧。”“恩,好呀,那谢谢你啦,小朋友。”“不用谢,助人为乐嘛。”于是,我弯下腰,一起干了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就连老天爷也被感动了,流下了眼泪,叔叔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可他都顾不上擦一下,仍一下一下的挪动着。

“啊哈哈,终于盖上了。”我高兴的大声喊道,可是叔叔不放心,又自己踩上去,使劲踩了几下,说:“我怕盖得不紧,所以先试试。”看到这,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真情,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水鸭凼的传说

700字 初二 散文

我的家乡在素有“石刻之乡”美誉的大足县的宝顶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名叫回龙镇水鸭村,又叫水鸭凼。关于我的家乡,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这里最早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渺无人烟。清初“湖广填川”,一支蒲氏先祖来到这里,开荒拓土,这才在此飘起了第一缕炊烟。最先到达这里的蒲氏先祖在西起虎峰山北麓的碑垭口东至狮子桥一带定居下来,形成东西长约9里,南北宽约2里,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若干年过去了,由于当时政府实行“插土为业,赋税轻微”政策,外地移民不断涌入。不久,一杨姓先祖也来到这里,因蒲杨两家入川前是亲戚关系,于是,蒲氏先祖便将现在水鸭凼至狮子桥一段送给杨氏先祖。从此,蒲杨两家便世代在这里定居下来,共同建设他们美丽的家园。

杨氏先祖入川来到这里不久,由于劳累过度去世了。杨家后人找来阴阳先生为其选中在现在的水鸭凼安葬,阴阳先生一再嘱咐杨家告诉打阴井的人:打到“鱼上树,带铁帽”的人来为止。那日正逢赶集,看热烈的人许多。正午时分,一个打渔的人来看热闹,就把装鱼的笆笼挂在树上,一个赶集归来的人买了口铁锅顶在头上也来看热闹。此时,阴井正好打好,一个打阴井的帮工看到阴井内有一小块石头突出不平,便用铁楸铲平,突然听到一阵空响声,觉得很奇怪,就用铁楸又铲了一下,突出部分的石头被铲掉了,哗的一股清泉流了出来,紧接着一只水鸭从坑中振翅飞出,在人们头顶盘旋三圈后一直向西飞去了。正当人们惊愕之余,从坑里又跳出一条金色鲤鱼,不停的张着嘴,在坑边蹦跳了几下便死去了。惊呆了的人们停止了工作,马上把此事告诉了主人,杨家一家嚎啕大哭,阴阳先生也埋怨不止,“一切都飞走了。”

后来,杨家草草安葬了杨氏先祖。发生了这样的事,人们都以为杨家会从此衰落下去,可是,勤劳的杨家后人却一天天发迹了起来,成为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从此,曾经从石头里飞出水鸭的地方成了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人们把那里就叫做“水鸭凼”,杨家所居住的地方就叫“水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4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