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水离别,鱼在长大900字

与水离别,鱼在长大

900字 初二 叙事

潺潺的流水,淡淡的荷香,迎面丝丝凉风,一滴泪洒在脸上梦在继续…

暑假大抵在奶奶家度过那里系着太多太多的快乐。

一大帮小朋友成帮结队,他们自然待我很好,我们的乐土被爷爷奶奶称为‘坡里’。穿梭在树林里,互相追逐待到跑累了,坐在幽幽的独木桥上捧起一捧清水—冰凉又清爽。看着微粉的荷花迎风摇曳伴随着蝉鸣微微入睡。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捉迷藏了!

第一则

—‘砸缸记’

“剪子、包袱、锤”,“剪子、包袱、锤!”找出输的那个人窝在墙角数数,多半数到100下,而我们也就肆意飞奔了。

芦苇似漫天白雪悄然落下;有的躲在芦苇丛里、有的躲在小山丘上、有的则直接奔进树林里。我找了一个大翁钻了进去,‘他一定找不到我’我心里默默念叨着,果然,在小山丘上的那个人被逮住了;这时大家会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被逮到,当然也会替逮住的人悲哀或嘲讽。

可是我却出不来了,急得大叫。伙伴们一听寻声而来,看见我在偌大的缸里也是毫无办法;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仿佛个个都成了哲学家。

彼时一个人拿起一块大石头,我心想:‘他巴成不是要司马光砸缸吧!我惊了一身汗,颤抖的说道:“你、你可别乱来啊!砸缸也是要有技术含量的。”他笑笑把石头要往下抛;“天哪你要人命啊!”在万分火急之下—我立马以光速做了个狗抱树的动作,看着我铁青的脸及搞笑的动作他们哄堂大笑。我这才颠着石头缓缓爬上来。但因为用力过大,差点儿虚脱!于是他‘孟’,建议去苹果园‘拿’点儿苹果,我们都同意。

第二则

—“苹果记”

光说不做假把式,立刻行动。

沿着羊肠小道,伴随着花香的指引,聆听着鸟儿们悠扬婉转的歌声,恍惚间试问:‘这是梦吧?’

半晌,经过一番‘劈靳斩棘’,终于到达了苹果园。

一个个‘娇翠欲滴’的苹果挂满枝头。有的似‘粉面含窗微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有的似‘一缕夕阳映天空’;有的似‘小荷才露尖尖角’…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兴奋,个个神采奕奕、激动非凡。

我们摘了青的又看见了微红的,于是扔了青的摘微红的;摘了微红的又看见了大红的,于是扔了微红的去摘红的…

‘我一定要多摘点儿!’我心里默默念叨着。自然每个人都摘了许多,实在不行的用衣服兜着,嘴里啃着、头上顶着…一路狂奔,到小溪旁,洗干净。一口下去:“甜啊!”那个夏日—像荷花般美好。

回到家里,奶奶在小院子里摆上桌子和板凳,端出新蒸的发糕与自制的酸梅汤,一顿饱餐之后又接着玩…

—鱼儿长大了

“该起床了!”一个声音传来。揉揉眼,泪水浸湿了枕头。

‘鱼儿’—长大了!

初二:周胜华

与沙漠对话

800字 初三 散文

我自幼生长在江南水乡,江南以她的婉约与柔媚孕育了一方人民。戴望舒在诗中写道: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短短数行诗句,却将江南显现得精致淋漓。然而对于沙漠,我却是陌生而遥远的。在梦里我一次次与他对话,一次次目睹他的身影。

王维《使至塞上》中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是一种怎样雄浑壮阔的景象。漫天金色的黄沙连着一望无际的天空,落日将它的余晖洒向沙漠,犹如在金子上盖上一层红色的绸缎。的确,只有在沙漠,才能有这么豪放的景象,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也只有在沙漠,才能使我们领略到壮美与开阔。

沙漠在人们的映像中是极其干旱的,许多地方寸草不生,裸露的岩石在漫天黄沙中时隐时现。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却早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仙人掌将它的叶化成一根根锋利的刺,诠释着刚强与执着。胡杨林将它的根深深扎入地下,在沙漠站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古代西汉,张骞开通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构成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多少次,商人们领着骆驼队,带着丝绸、茶叶,走上了去往西方的道路。起伏的驼峰在沙漠中时隐时现,换来的却是经济的繁荣。

埃及,一个从沙漠中生长出来的文明古国。那一座座金字塔屹立在漫漫黄沙中,狮身人面像站了一个又一个世纪,守卫者法老的陵墓。金字塔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法老们陵墓的气派与雄伟,更留给世界一个不解的谜团。那些建筑金字塔的石块,都是依靠自身重力堆砌起来的,而它们本身却连一个刀片都插不进去,并且所有的金字塔的顶端都朝着天空中最亮的星——天狼星。是沙漠,铸就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也是沙漠,孕育了世界奇迹。

还记得多年前读过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从此对沙漠产生了无比的向往。在三毛的笔下,那个远隔万里的沙漠仿佛就在眼前,我们见证了生活在沙漠中人们不同的生活,独特的异域风情。

啊,沙漠!你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是我日日夜夜的思念。你的辽阔,你的粗犷,你的豪放,你的一切的一切,都牵动着我的心,让我好生向往。我多么希望有一天,来到你的怀抱,目睹你的美丽,你的壮阔。你会等着我的,对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叙事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