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就在身边1000字

最美的就在身边

1000字 初二

因为家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今年暑假无法去很远的地方去旅游。但这并无大碍,因为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

家后面有一座小山,平平庸庸并不起眼,它大概只有五十米高,一百多米宽,与周边的高楼相比,并不显得十分雄伟,但是它在我眼里却是秀美的,充满了无尽的活力。山上野花遍地,草木茂盛,时而有群群鸟儿飞过,恰有一种百花怒放,百鸟争鸣的气息。

清晨,刚下完了朦胧小雨,我喜欢去山上透透气。鸟儿在叽叽喳喳的歌唱着,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又犹如在相互寒暄,甚是愉悦。我走在山间小路上,感受着迎面吹来的缕缕清风,嗅着那混杂着泥土气息的青草味,看着滴滴露珠像颗颗珍珠般绣在和蔼可亲的植物上,在这一幅幅语无伦比的山水画中,我不经意陶醉了。山上的鲜花绽放着,吸引了无数蜜蜂蝴蝶“不远千里来相会”。它们在这山中嬉戏,互相追逐打闹,享受着夏天的美好,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无限。群群鸟儿在我的周围起起落落,它们有时会聚集在一棵树上,像是在召开家庭会议,当我走进时它们便会一哄而散,过了些许,又重新聚在了一起,甚是淘气!

晚上,这山上的景色更是美。等天完全黑下来,走上山顶,仔细观察,你会在草丛旁、草地中、半空中,发现许多一闪一闪的小灯光。好似一个个散发光芒的小眼睛,一眨一眨的。又好像一个个若隐若现的小精灵,为你点亮这漆黑的夜。走近一看你就会惊喜发现,那不是什么精灵或眼睛,而是成群结队的萤火虫!它们在这山间自由的飞翔着,不受任何约束,这是它们的乐园,也是它们的归宿。它们也是这座小山的化妆师,为这座小山染上一层神秘感,此外,各种虫儿的鸣叫声组成了一首悦耳的交响乐,在这静谧的夜晚里蔓延,一直到远方……

夜晚,登上山顶,可以看到广州璀璨的夜景,在一张椅子上坐下,在这“至高无上”的山顶,眺望远处的“小蛮腰”,感受这静静的夜。微微凉风从脸颊掠过,把夏天留下的余温吹走,很是惬意。突然间,声声欢笑随风飘来,循声望去,山下楼房的房间里透出温暖的灯光,几个人影隐隐约约地在灯光的照耀下嬉戏。如同银铃般的欢笑声接连传出,在这肆意、无忧无虑的欢笑声中,我感受到了去无数名胜古迹也体会不到的感情——亲情。

这座小山中,动植物们都有着各自的生活规则,它们远离着世间的烦恼和邪恶,创造着这一片祥和与宁静。这座小山是美好的,有趣的,充满活力的。它虽没有华山那样逶迤磅礴,也没有张家界那样雄伟壮观。但在我心中,它比外面那些著名的山还要美丽,因为这里,充满了亲情。这里有我居住已久的家,有我的至亲,这世间,又有哪座山比亲情这座大山更为美丽呢?!

其实,看风景不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花费很多的钱财,只要有爱,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时,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

跟着古诗去旅行

1200字 初二

假期读崔颢的《黄鹤楼》,眼前浮现出“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黄鹤楼优美景象,顿时心生向往。这时脑海中又浮现出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中的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想到荆楚大地都是楚文化的荟萃之地,一个跟着古诗漫游长沙武汉的计划悄然成型。

说走就走,我马上拿出电脑做了一份攻略:从广州乘高铁到长沙,先饮长沙水,品尝长沙美食,顺便游览橘子洲,然后再乘高铁到武汉食武昌鱼,登高黄鹤楼。

来到长沙,我和爸爸妈妈便直奔闻名遐迩的火宫殿,这里不仅是长沙集传统民俗文化、火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大众场所,其风味小吃更是享誉三湘。

早已听闻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所以一到火宫殿便要了一盘臭豆腐。上桌的臭豆腐像一块块被熏黑的橡皮方块,整块豆腐看不到一点黄色,但当我一口咬下时,酱汁从乌黑而坚韧的外皮上溢得满嘴都是,又能看到它内部颜色依旧浅黄的嫩豆腐,简直是人间美味。炸得外脆内嫩的臭豆腐被我一口一个,这火宫殿臭豆腐果然名不虚传。

吃完当地小吃,我们便前往湘江江心的橘子洲。橘子洲不大,但它是一个有着1700年历史的小岛,岛上种满了树,走在桥上,远远就看见这长条形的小岛上覆盖着一片浓浓的绿色。到了橘子洲,暑热感随着树荫的出现而消散,让人感到非常舒适。

橘子洲上有许多有名景点,比如百米喷泉、沙滩公园和毛泽东艺术雕像。我们站在艺术雕像前,注视着它,就像在注视着一个青年时候的毛主席,他眼睛望向远处滔滔的长江水,似乎在描绘着他的远大理想,雕刻得栩栩如生。这时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首词《沁园春·长沙》:“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想到毛主席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理想,我不禁肃然起敬。

第二天,我们来到黄鹤楼。三国时黄鹤楼是夏口城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黄鹤楼失去了它的军事价值,便成为了我们现在这样的一栋景观楼。许多文人墨客在此题诗作词,使得黄鹤楼闻名遐迩。在黄鹤楼上,我们可以望到滚滚的长江水奔流而过。在黄鹤楼下在一块灰色石壁上题着崔颢著名的诗《黄鹤楼》,而正对着石壁的是一阁朱红凉亭,传说是李白的搁笔亭。当年李白想在黄鹤楼上题诗,抬头看到在他之前崔颢已经在石壁上提了诗,便搁了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就这样,崔颢的《黄鹤楼》被人们传颂。此事真伪,无从考证,但名楼和名诗相遇,楼由诗显,诗由楼显,却是千真万确的。

我站在高耸的黄鹤楼上,望着那滚滚的长江水浩浩荡荡,向远方流去。望着长江水,崔颢笔下“晴川历历汉阳树”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而今两岸的高楼大厦林立,一片繁荣景象,全然没有了当年树茂草盛的景象。想着古今不少文人雅士在长江前与我一样驻足观赏,品味着崔颢的《黄鹤楼》所赋予的意境。若不是崔颢的《黄鹤楼》,那么黄鹤楼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建筑中不起眼的一个,早就被当作普通楼房拆除,在房地产的发展中建成新的楼房了。但这首诗,赋予了黄鹤楼以永恒,使它保存到现在,还依旧闪耀着光芒。这也许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这次旅行,既是美食之旅,又是美景之旅,更是诗歌之旅,真可谓不虚此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