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树900字

仰望大树

900字 初一 散文

那是一棵不起眼的树,却始终占据着我心灵的制高点,令我景仰。

那实在是一棵不起眼的树!它不是森林的成员点缀高山的清幽;它也不是行道的卫士守护人间的安宁;它更不是花园的盆景倍受世人的呵护。它只是荒无人烟地带的一块岩石缝中的孤独者。它实在是太孤独了!它所能依靠的便是头顶的烈日与脚下深处的泥土。偶有飞鸟经过也一定是累着了,做个短暂的逗留,便一去无影踪了。而它却鬼使神差般地走进我的世界。

那时的我是多么的迷惘!我是农村长大的农民的儿子,没文化的父母除了勤劳的双手似乎没有了任何的本事。我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在父母的强大的呵护中幸福的成长,只能对着自己贫寒的家境独自叹息。就是这时,那树闯入我的视野。

是呀,那又的确不是一般的树。荒凉的环境中,一大片坚硬的岩石倒让那树尤其的显眼:翠绿的叶一片挨着一片,好象一不小心就要滴下过剩的绿色,对了,那岩石上的青苔就是树上滴下的绿吧。可是每片叶子总是负着沉重的绿硬是努力的向上,似乎毫不隐瞒对阳光的贪婪。你看,就连那粗大的枝干也禁受不住这毫无节制的茂密而日渐弯曲了。但我知道,那树的枝干是乐意的,你看,那满是皱起的树皮不就是满心的喜悦化成的笑容?我被震撼了:这是一棵多么富有生气的树呀!它没有呵护却能自强不息。它简直就是岩石上的一道风景了。

我不禁向前走去。我才看清,原来那树就长在岩缝中的。也许当初只是一棵不经意被吹落的种子吧。如今已经长成了大树了,我的双手合不拢它的树干。就连坚硬的岩石也被渐渐粗大的干慢慢的挤破,那裂纹如同那树的根须。可就是看不到土。也许那树当初还是种子时,岩缝中是有泥土的吧。那一定是种子成大了,泥土也吸干了,于是,那树便靠着长成的根,先破开岩石再往深处寻觅更多的泥土了。这样的想法让我的心为之一颤。我终于明白了,这棵种子长成了参天的大树,它不是依靠现成的泥土,它是用自己的根破开岩石去自己寻找的。

我开始变得兴奋,我忍不住张开双臂丈量树的宽度。当我的胸膛贴进那树,我仿佛听到那树的心脏在强有力的跳动。是呀,那就是我自己的心在跳动呀。我知道了,我手中正握着一把泥土,那正是父母的勤劳的呵护,我要用这份其实是丰厚的呵护去长成自己的根,再去寻觅更深更多的泥土,我不是也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吗?

那棵令我景仰的树,是你让我拥有了强大的心灵,你实在是一棵了起的树。

感悟

900字 初三 散文

孟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庄子曰:“芴漠无形,变化无常。”

佛曰:“生住异灭。”

上来先立宗旨。四季常有,故曰天下有常道;四季变化各有不同,故曰天下亦有变化万千。

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其始为夫子删述五经,及其罢黜百家,则专立五经为天下正道。五经专有一部为《易经》。其所述者,天下变化而已。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化而为六十四卦。取其为相反相成,相互关联。每卦各自独立,各有意义。而卦卦互为关联又互相变化。孟子所说尧存可言立而为乾,桀亡则可配之灭而为坤。天下不为乾则为坤,故可说之天行有常。此儒家变常之大义也。

道家言,道为万物之始也。道者恒常,为万物之根也。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之变也。一部《道德经》无处不是在言变与常道。庄子逍遥,因其参透万物之实质也,其知一切之核心为之道,道变化而为万物,故其遨游天下,畅行不悖。

中国之学术最初可探之源应为周公治礼作乐,后孔子继之,孟子传之,一脉相承,虽经秦火然道统不断。汉唐传经学。至于宋代濂溪开而程朱诸位阐扬而为理学,至明未衰。异族入关,理学不合时宜,船山继宗羲、留良、顾炎武……明末诸老之精神与学养而开以训诂考据为核心的汉学一代,至于南山而光大之……此则变化之道也。然则,中国学术之心无非是仁,其体乃三纲五常,其用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一以贯之,历千年而未有更异也。此当为常道也。

印度传统信仰物之核心为四大“地火水风”是,地其坚固性,火其温度性,水其湿润性,风其运动性。比之四季则可截然有对,春季万物孕育即可配之地,夏季骄阳似火即可配之火,秋雨绵绵配之水,印度冬季无雪然其风大。在四大之上有一“空”大,认为四大皆由“空”大发来,故曰“四大皆空”。其于道家道生万物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进而佛陀兴出于世,哲学思想皆由反对传统而来,然其名相也兼收之并有之发展。佛陀认为事物的发展无外乎“生住异灭”,宇宙初劫而生,住劫住世,坏劫变异,衰劫四大灾起尽归于空。空则为常道,生住异灭则为变化也。

西人拉瓦锡言物质守恒,认为从原子说物质从甲易而为乙其物质守恒不变。可说物质变化为变,守恒则为常。也从科学证明了道之存在。

近人则好言变化,而少言永恒之道。此于当世之人重利轻义不无关系。利者变化之道也,今有利者一,明日未必仍为一,人之趋利性必求而为二为三,乃至为千万。而义,古之道也,亘古而不为之变异。求利者,寤寐求之,辗转反侧,求之不得,心无有安。求义者,心怀坦荡,浩然之气常养于胸。其变常之相昭然若揭也。

天理昭彰,天运循环,然却时时不同,处处有异,人生世界无外是在这天人合一之下的变常中,循环往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