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演讲稿:感言,在路上_1500字1200字以上

初三演讲稿:感言,在路上_1500字

1200字以上 初三 演讲稿

也许,在路上行走,就不得不说一些来自心底的话,算是慰藉一路上忙忙碌碌之后的沉淀,算是偷享长河落日,雨打芭蕉灵魂深处的盛宴。————题记

行走在求知的路上

理想与现实的冲撞。

带着肚子里些许的经纶,更多的是带着对于千百年来中国文化的传承感,辗转在了教师的舞台。观念中的语文,很神圣。它是用于劳作的双手缔造下来的结晶,它是人类情感栖息的一方家园,是精神文明的香火得以代代相传的依托。而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浩瀚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上下五千年的炎黄生命,更是始终在进化与缔造着中国的文明,始终作为着一个民族“根”的精髓而存在。

我站在三尺平方的讲台,希望带着对这种“根”的文明的追寻感,与学生们一路分享文学殿堂里的每一处迷人的风景。然而庄生晓梦了,孩子们直言不讳的一句话打碎了我的梦魇:“老师,怎么才能得分?”霎时间,我觉得这简直是对文学的玷污,对灵魂的亵渎。然而我不得不承认这是发人深省的问题。

南柯一梦或许缔造不出三年以后孩子们想要的未来,但一门心思的只问分数就会成全他们渴望有感于生命的灵魂吗?在路上行走,我需要借助更强有力的臂膀,来填补我思想的空白,于是我走进了前辈们的课堂,“真是天衣无缝!将语文的素质与应试的成绩结合得美奂绝伦!”

我钦叹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完美对接,钦叹文苑里满园盛开的另一类奇葩。

坦率地说,我的十分郑重地感谢自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给予我帮助的老师们,是他们的鼓励与支持让我更坚信我会成功地站在孩子们的面前,是他们给了我好多好多纸上谈兵以外的宝贵的经验。当长河收尽落日的光辉,泛荡在淋漓的江面;当落日微笑着如逝的长河,徐徐不止。这是何等的端庄、秀丽与从容,何等的大气与成熟之美!我愿用仰望的姿态来感谢如此之胸怀之赐予的老师,感谢在我求知的路子上,赐予我人生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

由衷地感谢我的师傅毕文骥!感谢所有指教于我的老师!

行走在施教的路上

孩子们真的很可爱!

我以为,小我七八岁的学生们,不见得有多小,所以在和他们说话时,多半是以同龄人的态度去要求他们。但渐渐地,我发觉他们有时会用一种疑惑的眼神不解地望着我,甚至有时会把不高兴完全地写在脸上,而因我转念的一个微笑,他们又会露出欣喜的笑容。他们有一点小,但是蛮可爱!

在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们面前,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幸福到即便心中有了不快,但当走上讲台看见了他们,便烟消云散,一切的烦恼似乎跑至九霄云外。所以,我爱听他们说话,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毫无城府,心无芥蒂,让人听起来仿佛是沈从文笔下那清新缭绕的《边城》。当然,我也多次地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我教学中滴滴点点的收获。“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在他们的口中,我渐渐了解到他们的生活,了解到他们对待问题的看法,了解到他们在学习中不同的体会。

教学是一道风景,尤其是教一门人文关怀性质的学科,看风景是一种美丽的奢华,是舞台上的主打;听风景掩映下的曼妙的声响,更是奢华背后发人深思的磬古之音,深邃而又绵长。

雨打芭蕉,是一种情致,有的人看景,有的人听声,而我独好在夜倚栏杆下,听声、漫想…….更或许它也是上演奢华的那一段前奏吧。

行走在施教的路子上,听音、访景。

行走在人生的路上

不敢谈人生。

毕竟没有事过境迁后的那种大气厚重的生命质感,在人生的路子上,抑或说在工作的起点,我还只是一个羽翼未丰、乳臭未干的稚子。单是说说工作以来的感受,怕是免不了“劳累、压力”之词,谈不上牢骚,却终归是感谢生命的这样一种赐予,感谢成全我心中理想的生命以及赐予我生命中如此机缘的尊长。

与其畅想生命将会有几分的重量,还不如和孩子们在这里一起感悟成长,慢慢收集雨露阳光,再将点点滴滴、细细来珍藏。

行走在人生的路子上,可能随之附着的感慨会很多,边走,边说吧……

初三演讲稿:做一个谦恭有礼的人_1000字

900字 初三 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谦恭有礼的人》。

在我们县城,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做一个谦恭有礼的文明人。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律己、敬人的规范,是做人、行事的准则,它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有无、精神境界的高低。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阵地,已然成为展现文明的重要窗口。一个学校学生的素质,代表着这个学校的形象,也成为人们评价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依据。而将素质二字具体化,便是谦恭有礼,处事文明。

然而,在我们的校园中,还存在不少有损文明礼仪的现象。教室的垃圾桶周围时常有散落的垃圾,墙壁上常常出现涂画的痕迹,绿化带上的杂物依稀可见,教室外走廊的消防设备时常遭破坏。课间不时会听到刺耳的粗话;用餐时食堂桌面散放着用过的餐具。当你在自习课若无旁人的讨论时,你是否想过其他同学需要静心的思考?当面对同学热情微笑自己却冷漠而过时,你又是否考虑过对方的感受呢?

作为学子,文明是我们应弘扬的校风。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树立文明守礼的意识。我们应将文明礼仪四字谨记于心,为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其次,我们就应将心中所想化为行动,落到实处。一方面,我们应着眼细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仅仅一次弯腰的动作,你便可以清理座位旁的碎纸屑;仅仅一个微微的侧身,就可以在看似拥挤不堪的人群中留出进出的通道;仅仅一份安静阅读的态度,就可以保持图书馆的秩序。顺手带走用过的餐具,就可以为同学腾出一块干净的桌面。作为七中人,我们应该恪守朱子家训,为创建文明和谐社会而尽责。

我们应谦恭待人,弘扬礼仪之风。校园里,我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见到同学不忘问候。多一个微笑,多一句道谢,都在无形中给他人增添温暖和力量。“别抱怨别人不尊重你,要先问问自己是否尊重别人。”只有以一颗理解、宽容之心待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从而形成人人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校园礼仪风尚。

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而我要说:“一个学校学生的行为素养就是这个学校文明礼仪的风向标。”古人朱熹的为人是我们典范。他倡导的<<朱子家训>>,我们要好好学习。国庆期间,我随家人参观朱熹公园,瞻仰朱熹,弘扬朱熹精神,谦恭礼仪代代相传。

同学们,我们应该明白“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理。七中的环境需要每一个同学以自己的锦薄之力去支撑。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文明校园,做一个谦恭有礼的人。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演讲稿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