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楼的呼喊1200字

北固楼的呼喊

1200字 高三 散文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辛弃疾的。也许是望见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时候,或许是叹息着他“把栏杆拍遍”的时候,又或许是站在北固楼上凭栏远眺,任长叹随悠悠江水奔流而去的时候。 

辛弃疾南归后四十年,只有二十年受到朝廷任用,在这二分之一的时间里又有多达三十七次的人事调动。充斥他人生的只有一个词:贬谪。同时,历史又恰到好处地赋予了辛词以多元化。因而我们既能感受到“生子当如孙仲谋”的霸气,“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的落寞,又能体味到“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清新,甚至还能畅想“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寂静绝美。可以说,辛弃疾的存在是历史与文学最光辉的一个交点。作为与苏轼并肩的豪放派词人,他在无意识中用自己手中的笔,掌上的刀剑,书写着中国文人的风骨。 

我时常渴望从他的词中看到一个完整的辛弃疾。他该有伟岸的身躯,浓密的眉毛,坚毅得仿佛从刀剑中刻出的神情。自小使枪弄剑,纵横在茫茫大漠的生活给予了他冷静、坚韧和干练,同时也赋予了他在刀尖上舔血的勇气,为国收复失地的信念和决心。这也就解释了他为什么一生主战,策马疆场,哪怕搭上自己的仕途也在所不惜。 

历史上,为国请命,在危难时刻不惜舍弃生命的人有很多;遭受贬谪,仕途不顺而不要浮名的人也历历可数。然而,辛弃疾却不同。他不像柳永,哼着“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便从此浪迹娼楼妓馆,做他的“白衣卿相”;他不像陶潜,见到社会的不如意便想要躲避,不问政事,一心寻找心灵的桃花源;他不像李白,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放,游山玩水,借酒浇愁。他从始至终,内心所铭记的都是作为武将和文人这双重身份下所承担的责任和尊严。 

我无法想象辛弃疾在暮色中登上北固楼凭栏远眺的心境。在辛弃疾的一生中,遭受贬谪多次,祖国的大江南北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但这一次登临,势必对他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必将成为他的生命轨迹中一个美丽的交点。这一年,辛弃疾六十六岁。 

一位任何一个明天都可能是奢求的老人,在懂得自己所追求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的情况下,究竟能将自己的信念坚持到多远?辛弃疾给了我答案。他用他的坚韧,他的执着,他的满腔热血矗立在历史的洪流里,历经时间洗刷也巍然不倒。同时,他也让北固楼从此成为一个艰辛的符号,在痛苦与无奈中踯躅独行。 

一个词人只有经历失国恨、亡国痛、民族耻后,他的灵魂才能激荡作响,他的词作才能发人深省,振聋发聩。当这些词作走过岁月的积淀,仍然顽强地坚守的时候,它们会化作坚实的利剑寒气逼人,同时词人柔软的内心让人时隔近千年也会感动落泪。当一个人心中已经将国家放在第一位时,他的大爱已无声地融入中华大地生生不息的土壤,变得茁壮丰硕,也势必将跨过时间与空间的阻隔,成就一曲中华民族精神的赞歌。 

想起辛弃疾,脑海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形象怎么也挥之不去。那位孤独抑郁,满腔报国忧愤无处使的老人,那位经历人生大起大落,却仍葆“赤子之心”的老人,那位忧愁、迷茫却仍坚定不移的老人,已成为无数中国人心中的灵魂定格。我仿佛能够听见辛弃疾和他的北固楼在远方隐隐传来的那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呼喊着忠贞,呼喊着热血,呼喊着世界,纵使穿越历史的长河也依旧明晰。 

北国之冬

600字 初二 记叙文

大自然的交响曲——北国之冬

冬,一个银装素裹的季节,一个令人想入非非的季节,提起冬,我就不由地想起了那令人舒畅而又朴实无华的交响会,欣赏它,就像欣赏着一部部乐曲,而雪花就是着曲中的音符,是它把北国之冬装饰得更加妖娆。当北国第一片雪花落地时,这部神圣的交响乐便拉开了帷幕。

序曲——第一场雪

今年的第一场雪姗姗来迟,但又显得分外妖娆。天,静静地,没有一丝风,雪娃娃每人撑起一把降落伞,飘飘忽忽地落下来,好象也被这雪景陶醉其中。房顶上,树梢上,地面上……全都留下了它们的身影。到处都是雪白的,白得发亮,看不到边际。

第一乐章——雪的游戏

看到这么美的雪景,没有一个人能呆得住了,大人带着孩子,孩子拉着大人,都欢天喜地地跑了出来,堆雪人,打雪仗,这恬静的雪此刻又变得活泼可爱起来了。暖融融的阳光下,留下了人们欢快的脚印;留下了“雪战”后的“残垣断壁”;留下了各式各样的雪娃娃在风中微笑。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构成了雪天又一部欢快的乐章。

第二乐章——雪的味道

中国历来享有“美食城”的誉称,中国北方的冬天,也有一种最受人喜爱的美食,尤其小朋友的钟爱,一个个山楂串成一串,外面裹上一层糖衣。人们形象地叫它“糖葫芦”。鲜红鲜红的山楂是酸的,晶莹剔透的糖衣是甜的,酸酸甜甜也正是音乐的味道。

尾声——春的信息

面对白雪皑皑的冬天,悲观者感叹雪天漫长,而乐观者却会想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冬天并不漫漫,河水已开始化冻,雪水也开始融化,点点新绿预示人们:春天来了。音乐演绎着潺潺的水声;演绎着冰雪的融化声;演绎着大地的复苏声……

冬天的这部交响乐也在春意盎然中画了圆满的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