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套900字

做手套

900字 六年级

天冷了,大家是不是又该去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店挑选手套了。我今年的手套没花一分钱,是我自己动手做的哦。你们想知道是怎样做的吗?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上个星期天,我心心念念的手机,终于“回到了”我的怀抱里。(妈妈终于肯让我玩一个小时的手机了。)我正翻来翻去的挑选着游戏,忽然一个标题为“变废为宝,旧袜子巧变温暖小手套。”的系统新闻蹦了出来。“什么,袜子可以变成手套?袜子和手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哎。”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点进去一看,原来,袜子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就可以变成小手套了。

我何不也做一个试试?做坏也就坏了,反正那些旧袜子也是妈妈准备扔掉的,做好了算是废旧资源再利用,不用花钱我的小手也不怕冷了。说不定妈妈还会夸我几句呢?一举几得的事情此时不干等待何时?

我在一大包旧袜子里挑了好长时间才找出了一双花形、颜色、厚度还算满意的袜子。又拿出剪刀,针线。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便十分认真的按网络上的步骤做了起来。

首先得把袜子的前端剪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不太会使用剪刀,剪刀的两片牙齿怎么也咬不到一起,费了半天的劲还剪得歪歪扭扭的。唉,算了吧。一双手套用不了几个钱,费那个劲干吗。我有点想放弃。但转念一想,不行,我不能放弃。我要战胜自己,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那样的话以后会一无所成的。这样想着,我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于是我剪了修,修了剪,反复了十几次才终于有点像手套样了。这时我十分庆幸我选择的是长筒袜,不然就被我剪没了。

接着,我在剪好的袜子的斜下方用笔画了个圆圈,准备挖出一个洞来给大王——-大拇指留一个宝座。我用剪刀慢慢地一点一点的尽量的把这个圆圈剪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终于做好了。仔细一看,我做的手套还蛮好的吗。再把毛边缝一下简直可以和商店里卖的差不多了。于是我又认真的缝了起来。

手套做好了,我拿给妈妈看,妈妈果然夸奖了我。星期二我戴着自己制作的手套在校门口执勤,同学们见了问我在哪里买的那么好看的手套,我说是我自己做的。看着他们惊奇的目光我心里甜滋滋的。

这次做手套,不仅让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成功。

看了我的经历,你是不是想动手做做看呢,快快动手吧。

过犹不及

800字 初二

孔子在论语中讲“过犹不及”,“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引进西方的节日当然是可以的,但过节也要掌握“度”,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像西方一些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很多中国人在这些节日中开隆重的派对,大宴宾客,而到了中国的中秋节、端午节、除夕夜等该欢腾的节日时,刷手机打游戏,还吐槽说过节有多无聊;可不是么,一年到头,把精力都“嗨在别人家的节日上了”,还哪里来的心思过“有聊”的中国节呢?这种大力过洋节和淡化中国节日便是一种“过”与“不及”。

然而我们并不明白国外为什么要过那些节日,不懂其节日内涵,只是凑个热闹,也是一种“过”,这也就是说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我们拥有自己的传统节日,那么就应该“在其位谋其政”,了解自己节日的内涵,好好体味过节的蕴味与气氛;而外国的节日,只要稍稍了解一下其文化,体验一下毛皮的形式就足以了,而过于过洋节只是“凑个热闹”那就是对时间和心灵的浪费了。

虽然可以过洋节,但也要与中国传统节日分开来,分清主次。论语中讲“言及之而不言”和“言未及之而言”也可以说明过犹不及的道理。当到了你该庆祝中国节日时,你却不庆祝;当外国的洋节来临之际,本来就与我们八竿子打不着的一天,却让你欢欢喜喜迎接来送走去。

那么有人会说,我们也过中国节日啊,是啊,过节,但过的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而不只单单走个形式,中国节日,同样也“过犹不及”。我们一味只追求的传统过节的那一套方法,在现今对于年轻人而言已然过时了,再不改进也是一种“过”。而不过节却是一种“不及”。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有原来传统节日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加入更现代化的元素,在“过”与“不及”之中寻找最“中庸”的方式对待我们自己的节日

过犹不及,我们太过全盘西化的话,会遗忘下中国传统文化,然而找寻中庸之道费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不过是我们实不为非不能。我们应该反躬自省,在“过”与“不及”中创造出一个最最适宜的中国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