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好搭档650字

青春好搭档

650字 初三

望着书架上的陈列,出神。

抬手,划过那一列列书皮,落定,一拨、一推、一挑,一本书便跃然掌上。翻开,几许淡灰的笔迹显映出来。这么些年来,我还是惯用铅笔。许是不自信和不舍的缘故,也许是比水笔更得心应手,我还是偏爱铅笔。

我有两个改不掉的坏毛病,已经积累了有些时间。

其中,惯用铅笔给作文打草稿是人人皆知的。瞧着吧,但凡语文作文课,我总会不由自主翻出笔记本,拿起铅笔,抵在下巴上思索。下意识的,我便这么做了,自己都未曾察觉。怕是与小学累计下来的肌肉记忆有关吧。倒是老师和好友,一看见我拿起铅笔,便愁了。因为啊,我总是纠结于一些字句的选用,在本子上用铅笔反反复复修改,耗费了大把时间,从而导致下课铃响起,我的作文纸只涂满了一面都不到。

老师也无奈,好友也无奈,我也无奈,铅笔也无奈。好在,我知道,铅笔还是懂我的,它知道,我追求的是完美。至少,在我斟酌字句时,它总是安静的看着我,顺从地在纸上跳出我想的文字,不需要任何语言作沟通。这一切都归结于我们的心有灵犀啊。

另外一个坏毛病呀,就是喜欢用铅笔在书上做笔记。不信你翻翻我的语文书,大部分可都是铅笔的痕迹。看自家书时,每每看到精彩的片段和有趣的词句,我都会拿起那支铅笔,划一条淡淡的线。像什么《茶花女》、《夏洛的网》、《城南旧事》、《小橘灯》等等,都有着一条条淡灰的痕迹。

我喜欢《城南旧事》中的"惠安馆"一篇,妞儿那汪汪的泪坑子,又黄又短的小辫儿,还有那脖颈后拇指大小的胎印,都被划上了灰色的标记。我和那只铅笔,早已经看过了好多书,我们一起阅读,一起交流,一起成长,但我还是离不开我的铅笔老伙计。

如今再看那些,我只淡笑。

我的老伙计啊,你陪我度过青春,我将陪你度过余生。

我终于战胜了困难

1000字 初三

记得那年冬天,阳光明媚,暖暖的阳光隔着窗照射进来,但屋内的气氛却十分凝重,一个没有任何朗诵功底的我阴差阳错的进入了朗诵班,当时的我只是旁听生,诵苑的王兆阳老师让每个人都读一段话,看和适度来挑选,那篇文章是《我的南方和北方》,婉约而又悠扬的南方还是比较适合我的。

于是我就正式进入了朗诵班学习,当时最让我惊讶的是,我们朗诵班的十人要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得知此事时的我还是担心,夹杂着些许兴奋,怀疑自己不能做好,索性想着退出,方便老师重新挑选;但由于再一次的胆怯还是没有说出口。

每个人都分好了自己的段落,我心想:为什么就不能试试呢?说不定我真的可以。于是凭着这份信念我坚持了下去,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其中突然换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最大了,这个老师非常的严厉苛刻,追求完美,我身上的种种毛病被挑出,什么发音不准,断句不清,感情不够……等等,面对老师的批评我的自信心一次又一次受到打击,曾几度想过放弃,但想了想现在半途而废毫无意义,何不再努力一把?我这样反问自己,于是那信念在我心中深深的扎根。

我们日复一日的练习,第一阶段练习形体,抬头,挺胸,收腹,丁字脚;第二阶段练习发音、动作,一会儿这错了,一会儿那不对,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开始。第三阶段是配乐朗诵。为了训练,我经常迎着晨曦,带着夕阳,甚至有漫天星光的陪伴。文中的每个字都坚毅地刻在心中。老师终于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时光荏苒,周五就要比赛了,周四时大家都十分紧张,我亦是如此,当时的我可是没有任何上台经验的,周四那晚我辗转难眠,脑子里一直在想朗诵的句子,动作,大半夜的爬起来看网络上专业人士的朗诵技巧,把握作品的基调,查阅作品的创作背景,加入正确的情感去朗诵,就这样终于熬到了天亮。

但是就在周五最后一次练习时关键时候掉链子了,我们读的太快,音乐尚未结束,我们已经读完了。这可是个大问题,时间也不允许我们再排练一遍了,就这样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比赛地点,我们是十一号,还算是个好序号,每当我看到前面优秀的学校代表时都会担心自己,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出错。

终于轮到我们了,候场时我连大气都不敢出,心里仿佛有一只小兔子在心中蹦来蹦去。

我在心里提醒自己:抬头,挺胸,收腹,丁字脚,有感情,动作不能忘。开始表演了,期间没有出任何差错,随着一声整齐划一的“我的南方和北方,我们永远的故乡和天堂”完美收场。

此次比赛我们荣获全区第二名的优秀成绩。

自那以后,我就不再怯场,勇敢地面对,泰然自若了,我终于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我终于战胜了困难。但是我也要告诫自己不能骄傲,毕竟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