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在乐谱上的爱900字

流动在乐谱上的爱

900字 初一 叙事

下午观看了一部名叫《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看完后,直到现在,依然回味无穷。不知为什么,看完这部电影后,脑海中却浮现出另一部电影和一本书籍,一个是《音乐之声》、一个是《爱的教育》。我想《放牛班的春天》应该是这两部作品的结合吧。

记得上学期“疯狂英语”的老师到我们学校演讲,告诉我们教育的英文“education”可以中文音译为“爱就开心”,在场的同学听了都会心一笑。是啊,没有爱的教育不是教育,真正打骂成才的孩子很少,更多的是在爱的教育的感化下成材的孩子,那才是教育的真正成果。

电影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幕是倔强叛逆的皮埃尔被马修惩罚、不可以参加合唱团的演出。但马修最终原谅了他,在众人的眼光注视下宽容了皮埃,给予了他一起参加合唱的机会。从他第一次看到马修时的惊讶,看到第二次马修的肯定动作时的一点点震动,到他马上用最投入、最美妙的声音进入合唱,过程虽短,可我却清晰看到一个常常被处罚的孩子,此时此刻的那份感动,他那叛逆外表下的那颗心正被融化?

再硬的坚冰也会被灿烂的阳光融化,何况孩子们有血有肉的心呢?

在这所被喻为“池塘底”的学校,孩子们在外人眼中看来是坏得透顶、甚至是“无药可救”。当马修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就遇到了同学们的嘲笑,但面对这样一群孩子,他并没有丧失耐心与信心,而是对他们说:“如果你告诉我事实,我不会告诉校长!”“如果你不想被惩罚就马上改正!”等。最为可贵的是他说到做到,真正为孩子们着想,不想让他们受惩罚,也不想让他们的父母伤心,甚至把关禁闭这种事也替孩子们隐瞒了。他已经把孩子们的人格尊严放在了第一位。品行上有问题的孩子在马修的眼里终究是孩子,再坏的孩子也是上帝带来的天使,也需要平等和尊重。在这样一次次爱的感化与宽容中,孩子们渐渐感受到了马修与校长的不同。他们开始学习用心去感觉别人的态度。他们只是一群孩子,一群需要帮助的孩子。

当然,爱也需要载体。

只有找到打动孩子们内心的点,才能够继续感化他们。在孩子们乱唱、乐唱、爱唱的过程中,马修找到了爱的载体——音乐。当孩子们在唱歌时,是能够静下心来的,是可以感受到伟大的爱的力量的。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指导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感觉。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心灵的明灯。在孩子们美妙的歌声里,我感受到孩子们内心情感的复苏,感受到了马修音乐的神奇,更感受到了放牛班春天的来临。

马修将乐谱上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化成流动的爱,让它们将阳光洒进孩子的心房,让孩子的世界春暖花开!

初一:李荧

成长漫漫,只因珍贵——读《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有感

650字 初二 读后感

他淡然说道:“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题记

两年前,他栽下两排树一样高的树。

两年过去了,两排树享受着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可,它们现在的状况已截然不同。我不禁疑惑,为什么高大的是白杨,而显得非常矮小却是银杏呢?他淡然说道:“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我喃喃地重复他的话,不禁思索……

是啊,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天才,是珍贵的,他们是上帝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

牛顿,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然而,他刚出生时,小得可以放进以夸脱的马克杯。少年时的他,资质平常,成绩更一团糟。但,他一直虚心好学,爱动手创造,做实验,一点一滴慢慢的成长,如银杏般,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现在处于平庸的人,无需堕落。要知道,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天才。天才也有平庸之处。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十岁才会认字;贝多芬拉小提琴时,老师说他不是拉小提琴的料;托尔斯泰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退学……要知道,天才都是通过平俗慢慢成长的。

成功,亦是珍贵的,它是人们拥有的最珍贵的梦想。

谁能准确的告诉我,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时做了多少次实验?我想,没有人能给我一个确切的数字,即使爱迪生本人亦是如此。大大小小的实验,他做了无数次,可他没有放弃,他总是通过一次次失败的积累,慢慢的成长,终有一次成功。从而,造就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现在还未成功的人,无需气馁。要知道,没有谁能够一次就成功。成功者都拥有积累。李时珍通过毕生的积累,一字字的成长,才编出《本草纲目》;一棵树苗,通过一天天汲取雨露的成长,一圈圈年轮的积累,才长成参天大树;人类,通过一天天的成长,一个个时代的进步,才创造出现在的文明……要知道,成功都是通过积累慢慢成长的。

“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初二:杨晶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叙事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