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念叨900字

火车念叨

900字 初三 散文

童年时代,外婆买过一套火车玩具,就像哈利波特做的那种老式的霍格沃兹特快的蒸汽火车。各种不同的车厢一应俱全,伴随着成堆成堆的电池消耗,小火车慢慢启动,它永远在那里不停地啊,带上我们对的机械的热爱与好奇,它带着我们走上了旅途。

在动车与高铁飞奔的年代,我更加喜欢那种惬意的,一路带着油菜花,乡间稻田的那种田园里的火车。而自己坐在说不上舒适的车厢里,我看着精致的书本,或者弹着那小吉他,也是一种惬意的休闲生活。只可惜,这种惬意的铁路,我到现在还没有体会到。但还是常常幻想着,坐上冒着蒸汽的火车,挥手向那些站边的人们告别,也许终点站就是霍格伍兹吧。

火车代表着一种“旅行”的开始,许多人背着大包小包,离开自己的家乡,踏上火车前往未知的一个地方奋斗,也许路途不顺,一会儿便又提起行李,匆匆离开这个城市,去了另一个城市。在庸庸碌碌的路上,伴随着火车呼呼的声音。有些人最后带着悲伤与留恋,离开了他们毕生奋斗却又失败的大城市,回到了自己的小镇。有些人伴随着火车呜呜的汽笛声回到了他们的起点,他们的故乡,他们衣锦还乡了…车站那些背着行囊,在等待自己的列车的人们,铁路也许便是让他们延伸的道路。

最早坐上火车,源于去恐龙园。当时2000年初,没有高铁,没有动车,那是绿皮车在城里人出行的末声时代。没有乡间的田园,没有优雅的火车站,没有蒸汽火车头。可这绿皮车伴随我们几代人的回忆,车厢没有小火车的精致,过道里都塞满了人,带着婴儿的哭啼,和失散父母的儿童,火车启动了。窗外荒郊的景色并不令人兴奋,对了,还有买零食的阿姨每次费力把那几乎没有人买得一车子食品推来推去,大声叫卖着。伴随着这种落后而且没有韵味的火车,我把脑袋沉在妈妈怀里,哐当哐当,绿皮车在前行。那次回来又没有合适班次,终于坐着舒适的大巴回了家。

绿皮还不是最古老的,还有那种黑皮运货车一样的,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种车连座位都没有了,当然不是跟地铁一样快捷的样子。那次是和外婆外公坐那火车,记忆依稀模糊,这种大宗式的运输,不管是黑皮,绿皮,红皮。它深深烙印了一个时代,伴随着我们那些旅行的记忆,电视剧里男女主角的离别,一代人背井离乡的过程。随着泛黄的老照片,映入了我们心中。

后来初一时候从西安回来,坐飞机直接到南京。然后,第一次坐上了动车。新式的“子弹头”呼啸而来,成为我们现代化的城市里唯一比较现代化的东西。整洁,宽敞的车厢、漂亮的高姐、窗外的景色随即抛在眼后。

呼呼而过的车厢里,望消失,逝去,被抛弃在窗外的景色。火车长大了,你再也不是那个方方的绿皮车,你变成了纯白色的子弹头。我再也不是那个可爱的儿童,我已近变成对这个世界探索的少年。你逝去了好多好多的荒郊,变成了好多好多的漂亮的小镇、你逝去了一代人的背影,换来了新一代的活力。见证了一场又一场离别与一场又一场团聚。你跟我一样,丢失了很多很多,却永远在铁轨上前行,向着前方挺进…

火锅

1000字 初二 散文

火锅,其实算一种独具风韵的快餐。只待锅内沸腾时,箸取羊肉置于锅内涮食,待羊肉褪去一身红装即可食用。豆腐、菌类、青菜、亦复如此。相传元初,一次忽必烈的军队正要用餐,忽闻敌军压境。忽必烈心生一计,将羊肉放入沸水内涮食之。全军将士吃完士气大振,奋勇拼杀,大胜而归。班师后,忽必烈非常高兴,将此烹饪法命名为“涮羊肉”,从此火锅宴便写入了中国人的食谱中。

忽必烈和大元王朝已远去,而火锅却延续至今,经久不衰。

老式的京式火锅炉,多为铜或铁打制。炉内可以放置木炭,可使火锅久热不熄。青烟缕缕,带着汤锅的香味轻盈升起,弥于房间中。汤料固有多味,我唯爱鸳鸯。它既有红汤的激情火辣,亦有清汤的雅致闲情。羊肉仅涮清汤,清淡寡味,吃起来没什么意思;而若单嗜红汤,则又极易上火。鸳鸯,清而不寡,辣而不火,食之顿觉怡神。

如果将一顿火锅比作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舞会,则调料便是那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伴舞,伴着牛羊肉等主角的舞步一拍一和,两者配合得极为默契。一小碟麻酱,羼入少许海鲜汁,芥末,蒜泥,略调和,即成一碟美味的小料。用筷子蘸一点,轻放于舌尖,海鲜汁的泼辣、麻酱的缠绵、蒜泥芥末的回味,冲击你的灵魂。一顿美味的火锅,小料是其点睛一笔。

我依稀记得有一次吃火锅时,调料碟里羼入了许鱼子酱。中式风味的火锅顿时增添了些来自里海的味韵。它比海鲜汁平和,却鲜于海鲜汁。酱汁中还掺着些鱼子,含在嘴里酥酥的,咸咸的,味道真是别具一格!

现在来谈谈火锅的主角们。

用来涮火锅的羊肉的上品是轻而薄的。据说北京著名火锅店东来顺,曾有一位名厨,切出的羊肉片铺在青花瓷盘里,盘上的花纹透过肉片仍清晰可鉴。箸取一片轻薄的羊肉片下入锅内,不久肉片便饱尝锅内的汤水,盈满欲滴。蘸了料,送入口,待肉片下肚,唇齿间却余香尚存。若是涮一片厚重的羊肉,时间长且能否入味不说,很可能外面都涮老了,里面还不熟,吃起来那叫一个牙碜!

除了羊肉,灌汤肉丸和冻豆腐也是火锅食材中的明星。灌汤肉丸,又名“撒尿牛丸”,名不雅却味一流。咬开丸子,丸内的汤汁也是上等的美味。只不过尝这味要小心。我曾见一君,很有文人风范,边吃火锅边谈笑风生。不一会他却骤然变色,“咕嘟着嘴作吃屎状”,嘴里吐出个撒尿牛丸,盖是被汤汁烫口所致!另一味冻豆腐,则是我的最爱。一块冻得僵硬的豆腐夹箸于锅内,捞出时已是饱满丰盈。它吸满了汤汁,与其融为一体。轻咬,汤汁先淌入口中,但它不似牛丸汤之彪悍,恰似涓涓清流。

从锅里捞出的冻豆腐,恰似吸饱水的海绵,但海绵却不见得有这样的美味!

一顿火锅下来,身上早已大汗淋漓。这时,我常捧上一杯清茶,闭上眼,细细地品,算是火锅的落幕。

吃火锅的最佳季节是冬天。吃完后,全身暖洋洋的,心,也是暖洋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