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00字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700字 高一 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理所当然,这部哲学书让人怀着对生命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在经营生活的同时学着成为一位思想家。“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听起来简单却神秘莫测无法回答的问题你想过吗?这本书常让我读到一半便问题重重,不得不再仔细地回头。却也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就好像在读一部侦探小说,脑海中不断映出“为什么?”。

百科全书上写有人信仰上帝的存在,可是“上帝是否存在?”

很多人说人死后灵魂会升上天堂,可是“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

没有书籍能够回答,除了我们思考、思考、再思考。

有哲学家说人死后会透过某种形式存在,要不就不再存在,如果我认为人死后会住在一颗星星上,会活在一朵云彩中,当我们敲开每朵云,可以拜访这朵云的主人吗?这样带有好奇的思考还叫哲学吗?亚里士多德说“人与动物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但最明显的不同是:人会思考。”

哲学的种种问题被每一种文化关心着,历史上,有不同的人对这些问题提出过不同的答案。哲学家如同魔法师,用自己的想法,好奇而产生的念头给出不唯一的答案。所以乔斯坦·贾德说:“成为一个优秀哲学家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有好奇心。

婴儿,刚刚落于这个世界,对于周围陌生的一切都好奇着,她们闪亮的瞳孔正向世界传递着“为什么”,可惜的是婴儿不会写,不会说,不然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只需提出问题就好,都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提出问题是一种创造力,是一种好奇心。

在我们一天天长大时,似乎对世界开始习惯,认为一切理所当然,其实不然,这是我们缺乏了婴儿时代的好奇心的一种表现,我们缺乏了提出好奇心的能力,所以哲学家比常人所多的只是孩子的视角。

当你在钢筋混凝土中来回穿梭,在城市喧嚷中来回奔波,是否要静下来,找回一份好奇心,思考哲学问题,不再认为世界的理所当然呢?

人死后会去哪里?

400字 初三 议论文

很久以来,人们就有一个疑问:人死后到底会去哪里?叶子落到土中,会化作春泥保护花朵;夏蝉叫完一个夏季,来年又会重新来过;那么,人死了会到哪里?

古代的书中写到:人死了会到奈何桥,喝下孟婆汤,忘记前世,转世投胎。可我觉得这是封建迷信,人不可能会这样。更有新闻爆料:有个小村庄里的老人都知道自己的前世,住在哪里,叫什么名字。我认为这很荒谬。

还有的人认为,不同的人死后会到不同的地方。生前仁慈善良,与人为善的,死后会到天堂;生前作恶多端,品行不正的,死后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但是这种观点不科学,我们无从为证。

阿狸的妈妈死前曾告诉阿狸:“孩子,我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了,不过你放心,我会一直关心你,当你在厨房做饭时,我会透过窗户看着你;当你在客厅看电视时,我会在厨房看着你;你看不见我,可是我一直在关心你。"

其实,我们都不知道,人死后会到哪里。但是我们能保留我们心中的一些幻想。而我宁愿相信:人死后,是会变成星星的。

在某个宁静的夜晚,当你想念起逝去的亲人时,请抬头看看吧:也许在那深邃浩瀚的夜空中,你会找到属于他们的,一颗永不坠落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读后感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