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最缺啥450字

中国孩子最缺啥

450字 初二 叙事

中国改革开放了三十六年,在这三十六年里,我们的生活由艰难到小康。在这小康社会里,我们生活好了,小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会给他买什么。在这样丰衣足食、吃喝玩乐都不缺的生活里,那小孩子缺少什么呢?

今天我在外面看待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很胖的小孩逛衣服店,但是他们逛了好多间店似乎多没有买到一件适合自己的那衣服。这时为什么呢?是他太胖了吗?

是的!是他太胖了,那些衣服他都穿不下。为什么她会这么胖呢?那我们就得看看他的日常生活了。

在如今21世纪的小康社会里,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小孩,小孩便成父母的宝贝了,更是父母的命根子了。在家里总是一点活也不让他干,怕他受苦受累。上学时就是有专车接送的,不让走路。回到家也不用干家务,还怕他营养跟不上身体的发育速度,就总是把大鱼大肉往孩子的嘴了灌溉,各种营养品因有尽有。重要的是吃了这些营养品也不让小孩出去锻炼身体,这样下来久了就会在身体上长出一坨一坨的肥肉啦。

为什么现在肥的人越来越多,而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那还不是一个人要是肥了又不锻炼导致很容易生病吗?所以说我们只有每天锻炼,才能把身上的肥肉甩掉,才能身体强壮的健康成长。

要是说如今的中国小孩子在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年代里最缺什么?那我只能说那是缺锻炼了!

留一点空白

900字 初二 抒情

在繁忙的学业中,留一点空白给自己,去欣赏美丽的风景,用爱好点缀自己的世界。

星期天我把作业写完后突然想到郊外放松一下于是到麦田里散步,走在已收割完只剩下齐刷刷麦茬的地里,阳光温和地照在大地上,一片寂寥和空旷。大地已卸下沉重的负担,紧绷着的身体放松下来,等待下一次耕作。很遗憾,我没有见过大片成熟的麦田,但我见过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是那样生机勃勃,充满着希望。我想象着成熟的麦田该是一片金黄,一颗颗饱满的麦穗组成一支庞大的乐队。一阵风吹过,气流回旋着传来麦子跳跃在风上的声音,骄傲地显示阳光赐予得成熟,是激情,是期待。在麦田上方,总有一个破旧的稻草人机械地摇晃着,漠然地盯着前方,那永远看不透的蓝天。它是否会感到空虚,守望着静默的大地,偶尔有一两只鸟尖叫着从麦田里飞走。夕阳西下,我的影子投在地上,不是灰色的,是那饱含深沉热烈的黄。当我终于满足于从这里感受到的温热,起身排掉衣服上的尘土,向家的方向走去。

我喜欢沉浸在画的世界,在颜色素雅的宣纸上体会山水相依,若隐若现的潇洒,墨色氤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黑白两色的素描里欣赏肖像人物的沧桑,光影的完美结合。在色彩浓郁的油画中感受西方独特地表达方式。

于是我去学绘画,每到星期天我如约来到画室,在洁白的纸上精刻细描。初学素描,并不明白透视的意义。画一个物体,要学会观察,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这个样子,而不是想当然该是什么样。比如画一条道路伸向远方,道路的两边在尽头汇为一个焦点,而不是两条平行线,这是我们看到的样子。老师留给我一个问题,绘画是画你所感还是所知?我带着这个问题 去观察梵高的画,他画出来的物体不是照相机拍出来那样真实,是用纷乱的线条隔开彼此冲突的色块,每一笔都体现了内心的感受,充斥着无边的绝望与疯狂。它是一种支离破碎的美,摄人心魄。绘画是画我们感受到的,看到的,想要表达的东西。绘画作为一项业余爱好,将成为情感宣泄的一种表达方式。

看文学书籍也是我的一项业余爱好。每当有空,我就津津有味地看小说。读《城南旧事》,感受时光打马而过的哀愁和相思,淡淡苦涩,弥久温馨,看《围城》,欣赏钱钟书对人生的辛辣讽刺和幽默,每一本小说都会塑造一个或完美或残缺的人生和他所处的一段历史时代。读书丰富了知识,充实了内心世界。读书陪伴了我每一段快乐幸福的时光。

给自己一些空白,用着世界上最缤纷斑斓的色彩去渲染,涂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叙事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