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一个半朋友足矣1000字

人生有一个半朋友足矣

10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还记得前几天我和妈妈在路上谈论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我给妈妈讲了一个我听过的故事:

有一户人家,家里很有钱,父母只有一个儿子,从小就把他视为宝贝。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了,却交上了一些酒肉朋友,整天不学无术。

有一天他的父亲问他:“你有多少朋友?”男孩回答:“我有好多。”

父亲:“那你照我说的去做,先在你的白衬衫上洒点鸡血,然后拿去找你的朋友说你杀人了,看看他们的反映。”

男孩照这父亲的话做了,去找他认为最要好的朋友,找到第一个朋友。

朋友:“你这是怎么了,一身血。”男孩:“兄弟,我杀人了,借点钱给我,让我到外面躲一躲行吗?”朋友:“最近家里的手头实在是有点紧没钱,要不你去找别人问问。”

男孩失望的离开了,去找他认为第二个最好的朋友。

朋友透过门说:“谁啊。”男孩:“是我。”依然没有开门:“什么事啊?”男孩:“兄弟,我杀人了,借点钱给我,让我到外面躲一躲行吗?”

第二个朋友和第一个朋友说的一样的话。男孩很是恼火,这个竟然连门都不开的拒绝了。他找遍了所有的朋友都被拒绝了。

他沮丧的回到了家,向父亲说明了一切。父亲:“你去找我这一个半的朋友,先去找我这半个朋友。”男孩很快就来到了父亲所说的半个朋友家,父亲的半个朋友开门见他慌忙说:“孩子,你这是怎么了。”男孩:“叔叔,我杀人了。”还没等男孩说借钱,“半个”朋友给了他一张300万的支票,让他出去避避风头。男孩当时就抱着叔叔哭了起来。

男孩又去找父亲的所说的“一个”朋友。“一个”朋友开门看到他浑身是血,还没等男孩说话,一把拉进屋里。“孩子,你这是怎么了?”“叔叔,我杀人了。”“赶紧把你的衣服脱下来。”“脱衣服干什么?”“我儿子和你的年龄差不多,让他穿上,我现在就打电话报警让他去顶罪,你就先在我这躲一段时间。”男孩当场就跪在地上痛苦起来。过了一会,向叔叔解释了一下。回到家以后哭着跪在父亲说自己是个混蛋,发誓以后不会在交狐朋狗友了。

讲完这个挺长的故事,妈妈和我的眼眶都是红红的。我问妈妈:“妈妈,你最好的朋友是不是张阿姨?”妈妈摇摇头,说道:“不,不是。是辛阿姨。”我有些疑惑,又问:“妈妈你以前不是说张阿姨和你很要好么?”妈妈回答:“以前我也认为你张阿姨是我最好的朋友,但听了你的故事,我才知道不是。她只是我的半个朋友。”“为什么呀?”“在我用钱困难的时候,张阿姨会借我钱,那是因为她比较富有。而辛阿姨不同,她并不富有,但是我向她借钱,她可以再向别人借钱,然后把钱给我。我才知道这是我一辈子最好的朋友。”妈妈说到最后,竟有些哽咽。

我相信,到现在,我和妈妈已经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而我发现直到现在我都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而我自己也没有资格去当别人的朋友。

是啊,人生中一个半朋友足矣……

人生有诗味

1200字 初一 散文

吾生晚矣!无缘与饮中八仙同醉同歌,笑傲浮沉人生;亦无缘与李易安一同穿行于出水芙蓉深处,与鸥鹭为友,共度生活的欢乐时光;也无缘与东坡居士同在竹林间吟啸徐行,直面生活的风雨飘摇;更无缘与陶渊明共饮美酒,赏菊种豆于南山脚下。

中年适逢逆境,又有多少人能不意志消沉?这些人,显然缺少了一种风雨不惊的镇定和宽阔的胸怀。人生在世,本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当”,本该“笑看剃头者”。

细数古今风流人物,就只有苏轼能将“旷达”一词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他凭借着亘古罕见的才情,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学史上的杰作,更是警醒后人的名言警句!凭着这种生活态度,统治者夺去的,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而苏轼,却赢得了人生!

把酒东篱下

南山下,东篱旁,菊花前,陶渊明悠然自得,终日把盏醅茗,对蝶吟诗。草屋、破床、短褐、环堵萧然,而他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以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泰然,书写了历史上一个不灭的神话。

与菊为伴,与雁为友,他结庐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南山下,他的门庭“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自然是源于他的“心远地自偏”了。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从此,中国文人的内心都不自觉地埋下了“土还主义”的根。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它的价值本不在于身外的功名利禄,只有保持高洁的心志,活出自我,才不至于失去生活的色彩!

这样的诗还有很多:“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悠然,“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洒脱,又或者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恩爱……诗是如此的多姿多彩,生活也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诗,是生活的诗,生活,是诗样的生活。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使诗不仅仅成为文坛绝唱,更无孔不入地渗透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启发我们追求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真善美。

轻轻合上书,我

任思绪在细雨中飞扬,我仿佛听到了雨打荷叶的声音,也看到了鸥鹭惊起的场景,看见了饮中八仙的吟唱,甚至看到了……

感谢诗,让我不用早生千年,亦能品味人生!

春日黄昏,我独自卧在小屋之中,细品着茶香,任三月的霏霏淫雨轻敲窗棂,洗涤凡世的尘埃。从书架中抽出那本《唐宋诗词鉴赏》,伴着茶香,我缓缓走进了古人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在字里行间感受古人的生活态度……

兴尽藕花深处

落日融金,醉意溶溶,她终于怀着满腔的恋恋不舍,把兰舟划出了芙蓉花群。又是快乐的一天,别人林逋“梅妻鹤子”是孑然一人,今日她“荷夫鹭子”却有知己相伴,何等逍遥快乐!有诗为证:“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的,她就是旷世才女,金石专家赵明诚之妻――李清照。

短短一首《如梦令》,记载着韶华的欢声笑语,邀友共乐,无忧无虑,在青春的扉叶上,留下一个个欢乐跳动的音符;千百年来成为中华文坛上永恒的旋律。生活,其实就是这样简单,豆蔻年华,人生初春,本应活得飞扬洒脱,无忧无虑。而不应让乌云过早地挡住生活的阳光,让雨点打湿蝴蝶的翅膀,让狂风带走花瓣的芬芳!

烟雨任平生

一贬再贬,离朝在野,给多少文人墨客的心灵以沉重的打击。柳柳州遇贬后终日消沉于永州山水之间;白乐天遭贬后泪染青衫,痛哭江上;范仲淹遭贬后独倚明月高楼,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只有他――北宋大文豪苏轼,如同狂风暴雨中的海燕,傲视生活中的波涛汹涌,以其旷达与豪情谱写了一首嘹亮的生命之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可贵的潇洒,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