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读后感550字

《故乡》读后感

550字 初三 读后感

最近,不知道为何,突然想读鲁迅的书来,关于小说,关于散文,是赫然一棒的顿悟,还是回首过往的一时冲动呢?说不清,道不明。反正我是看了,还有种温故知新的感觉。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还记得这段就算童年也向往的画面吗?没错,这是初中时的一篇课文《少年闰土》——节选于鲁迅先生的《故乡》。那时候,我们坐在教室里一边朗读,一边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脑海里构造自己心目中的闰土,想到那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嘴角不禁流出口水……

教我这篇课文的老师我也还记得,他姓何,总是喜欢一身西装革履,却不是严肃得令人畏惧的;眉清目秀,文质彬彬,一股子书生气,而又不像鲁迅的私塾先生那样“之乎者也”,严肃得厉害。他见人总是面带微笑,你跟他交流总能感受到一种慈祥,就连偶尔生气时的拧起眉头也不觉得恐惧。

当时,老师讲解课文还是会深入其中的主旨和情感的,毕竟要面对考试,其实更重要的是,逐步地培养我们的理解能力,如果不讲都懂,那还要什么老师呢?所以每当何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同学们都兴味索然,就像刚刚沐浴阳光的花儿霎时蔫了。好学生坐在那儿,也是勉强逼着自己认真听讲,至少得装出个听懂了的样子来,免得挨批,可终究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的,艰涩乏味,枯燥的像一碗白米饭。至于我,这种滋味也一直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有时买本辅导书作参考,好在何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秀秀自己的悟性,博得老师的表扬沾沾自喜。一开始感觉不错,后来渐渐地也烦腻了,心里有种愧疚,甚至觉得羞耻,尤其是被人发现后,我便有所收敛。

与孤独为友,与欢乐隔绝

700字 初一 议论文

孤独,许多人害怕他,恐惧他,想要把它推得远远地,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开始与孤独为友,与欢乐隔绝。其实,在小的时候,我是个人见人爱的小丫头,但是,六岁时的一场灾难,让我与友谊无缘,成为一个独来独往的人。在我六岁时,因为我淘气,原来洁白细嫩的皮肤被无情的开水烫的通红,甚至一些肉已经因感染而烂掉了,我从人人宠爱的公主面孔,魔鬼身材,变为了一个怪物。原来在医院的时候,我还傻傻的期盼着水火无情人有情,还幻想着重回校园,朋友们的关心,但是,在我重新回到校园,才发现,我原来是那么傻那么天真,我那些曾经的‘兄弟’,‘朋友’一个个全部拒我于千里之外,可能那时候还小,还希望身边有友谊的滋润,我便自己去与他们交朋友,想和他们重新认识,但是他们对我没有一个是真心的,有的甚至在背地里嘲笑我傻,嘲笑我是一个怪物,我不知道在夜里偷偷的流了多少次眼泪,又有多少次我被击垮又重新站起来,重新和他们交朋友,但是,我依然被无情的拒绝。终于,我放弃了,我放弃了友谊,我用冷酷伪装自己的懦弱,用无情填补友谊的空虚,我发过誓要努力,因为我不想再让自己在被人瞧不起,慢慢的,我和孤独成为了朋友,在我们这个年龄,我的世界本应色彩缤纷,笑声无限的。但是,我的世界中,除了黑暗和孤独,什么也没有。有时候,做梦时想要在梦中重拾欢乐,但是连梦中的世界都是一片漆黑,我和那些欢笑,仿佛隔了一层无形的网,我想去触碰欢笑,享受快乐,但是接触到的只是冰冷网,那些欢笑,我碰不到,也感受不到。我在这条路上走的很累、很累,又是我多么希望有一个朋友,在这条路上,陪着我,伴着我。但是,没有,一个都没有,有的只有孤独。渐渐地,我和外界几乎已经隔绝,我不接受友谊,不接受欢笑,接受的只是孤独。是谁夺走了我做梦的权利?是谁让我变得冷酷无情?是谁让我的人生有了折?是谁让我放弃友谊?是谁让我与孤独为友?是谁让我与欢乐隔绝?是你们的冷淡,是你们的歧视。

初一:音音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读后感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