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是品味350字

读是品味

350字 初三 书信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看书自然能提高个人素质,书里有天文、地理、科技人文,范围之广是无人能及的,书同是进步的阶梯,捧上一本好书,读懂内容,那就如醍醐灌顶,受益良多。书是文字的最佳传送工具,但文字的交流绝不只是书而已。倘若某天你张嘴就说出形而上学来,虽然只是一句话,却足以使人晕菜,可见书的高深。

时至今天书已经追上时代的浪尖了,它不但是纸的印刷物,还有其广义的说法,如某人没有读过书,却能说出如此感人的事。这种情况也有,因为他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歪管他不懂得藻词丽句,但来得真实,说得鲜活,而往往这样的话才能勾起别人的共鸣。那人总结说,他读懂了人生百态这本书,它读得透切,比起任何人都认真,因为是生活,读这种书是感悟人生。无疑观看别人生活、和自己结合是最难读懂的书。

人行走在社会中,人经历事的种种,起起伏伏,人的感情交错,我们读书是品味内容,我们生活是品味人生,所以狭义于广义我们都在品味。

红楼遗梦

650字 初三 书信

阳光渐渐爬满了整个窗格,擦过吊兰叶梢,沉淀下来,劈劈啪啪地打在桌前,氤氲出柔和的光环,照亮了书柜边一本本精心挑选可感可触的书。

曾几何时,手捧这似有余温留有残香的书,或宛然一笑或蹙眉深思;曾几何时,当泪水汇着一思思心灵的悸动顺着脸庞一粒一粒地滚下,我知道那是一种咸咸的辛酸。

如今,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总愿不止一遍地翻阅。我喜爱它,喜爱宝钗留连戏蝶的柔媚,喜爱湘云醉卧石亭的娇憨,喜爱颦儿葬花时忧愁纤细的身影,并热爱着它。热爱湘妃竹下“落絮轻沾扑秀帘”的唯美,热爱白玉堂前“蜂团碟阵乱纷纷”的欢欣。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默叹,不过是红楼梦一场。可是他不甘,他高叹“谁怜咏絮才,他带着辛酸批阅。他写宝玉,写宝玉的才,写宝玉的痴。他写宝玉,何尝又不是在写自己呢?“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只能引愁,他写晴雯,写这美丽的芙蓉;他写黛玉,写这世外的“绛珠仙草”,这清新脱俗的奇女子来懂他。可是,清丽脱俗的芙蓉最终不过是患病而逝;可是,世外的仙姝不过最终是怀怨而终。贾府这座巨大的冰山一日日慢慢融化了,这褪去的繁荣仿佛是海棠花中的水分,慢慢抽去,只剩下干枯的枝,干枯的叶和干枯的四处飘零的花瓣。

书中有贫有虐,有孝有逆,有喜有忧。当我捧起它,我会大声朗读,仿佛是那斗酒作诗的李太白,仿佛是那气冲斗牛的鬼才李贺。我亦会默默轻吟,会像杜甫一样辗转难眠。我乐意用心踏入悼红轩,用心咀嚼“菱花空对雪澌澌”后的醇醇书香。

合上书,夕阳渐下,一抹红霞穿透百叶窗,温馨了这小小的书房,漾起满屋书本的芬芳。

云清风淡,蔷薇香溢,袅袅轻烟,世界万籁无声。

阳光褪下了窗格,过渡出华美的深棕,夏天的风拂面而来,呢喃出如梦如幻的歌声,和着夕阳洒下一地余晖。

杭州市萧山区北干初中初二

瞿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