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遐思
月圆夜。太多的离思别愁纠缠成一片,埋没了头顶的苍穹,埋没了黯淡的星光,埋没了那一缕淡金色的光晕。
抬头,满天星斗已悄然被掩去,却似有万点寒芒,从愁云后的天幕直刺双瞳中的离思。
等待,等待。
没有退散,万里卷云却更密集地织成了一片经纬,重重叠叠的,再一次把明月包裹,再一次,无情地斩断了双眼中的牵念,牵念的另一头,是远方的人,远方的家。
九重天,广寒宫。
年复一年的翩翩起舞,为了思念,为了忘却。只有抚摸着怀中的玉兔,才能暂时忘记心上的伤痕。
熟悉的旋律和着伐桂声悠扬飘来,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巨斧一次次沉重地落下,磨过无数次的斧刃与树干相撞竟发出金石之声。在斧刃上倾注的血与汗,却只在月桂上留下几条若隐若现的印记。那是冷笑?是泪痕?是彷徨?是沉思?是在嘲讽那无谓的重复,还是,触动于那至死不休的执着?
月黑夜。
十六的夜,圆了十五的月。
迟迟不肯退散的阴霾愈加浓重,它不曾散去,也不将散去。正如斑斓阳光中深藏的一线幽蓝,永远隐匿着,逃避着,直到遇见天空,才会显示出自己的一份忧伤,直到遇见大海,才会诉说出自己背后的重重阴影。
浮云退去,游子仍思。
盼不到的光晕,早已隐于天际。
再遥望一眼皎洁的光,带着无数遗憾与失落的明镜,带着无数白发与羁思的明镜,终于碎在了云端。
耳畔响起了水调歌头的旋律。沉重的斧声也渐行渐近。
伴着秋风,飘来一股浓郁的桂花酒的醇香……
明月几时有!
我和书的故事
莎士比亚曾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似一个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图画。它把无知的我领进了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
故事中的人高兴,我也高兴,故事中的人悲哀,我就会泪流满面。记得有一次,妈妈叫我吃饭,由于我看书看得太入迷了,没有听到。直到肚子开始唱“空城计”时,我才泪流满面地走出来。妈妈见了,说:“我又没骂你,你哭什么呀?”我边哭边说:“因为故事中的人遇到悲哀的事了,所以才哭的。”至今这件事还被妈妈取笑。
还有一次,看书时突然肚子痛了起来。我赶紧拿了一本书跑向厕所,蹲到脚麻了,我才出来,一看钟,我已经蹲了一个多钟头了,爸爸妈妈敲了几次门我都没听见。
读书就好像一次次与无数颗心的碰撞擦出知识与思想的火花;读书又好像是与无数个“精灵”在共舞,我们共同舞出一片绚烂的天空;书是美丽的天使,引导我认识这美丽的世界,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的生活海岸……
相似题目
-
月之遐思我久久地凝视着月亮,觉得它像一只漂动的小船,载着人们美好的祝愿和理想漂向远方。每年的中秋之夜,就是它扬帆起航的日子,随着她越漂越远,越漂越远,她的轮廓也渐渐变细变弯,直到消失看不见为止。到达目的地向上帝说完人们的梦想后,又回来重新倾听人们的心声。夜深了,月亮害羞地躲进了云朵里。我盖上被子,静静地进入了梦乡。150字 一年级
-
月之遐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刚升入高一的我将迎来高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夜晚我合上书本,抬头望见已恰似圆盘的月亮,怀念起初中相处四年的同学。或许,当初我们是年少轻狂,当初我们会无法无天,但是,分别时的情感是真实的,不舍之情是不会忘记的。目光收回,一眼瞥见书桌玻璃下压着的那张照片,一张张笑脸,一丝丝想念。时光搁浅在拍毕业照的那天。早自修时,老师宣布今天要拍集体毕业照。听到这个消息,班级里顿时沸腾起来。我心里不禁一怔,这么快就到了?拍毕业照,意味着即将毕业,即将和这么多同学分离!早听闻时光飞逝,初中四年将一晃而过,我本不以为然,认为四年漫长。可是,初中四年确确实实即将画上句号。带队,慢慢挪上拍照的一节节的台阶,心里真不是滋味。毕业本是快乐的,是我们成长的又一次见证,同时,毕业也是伤感的,与同学4年深厚的友谊又岂是能够割舍的?几声“卡擦卡擦”后,我们走回到了教室。同学们都是百感交集,有的不禁哽咽,原来大家和我一样,快乐并怀念着。依然很晚放学,和好朋友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皎洁,洒在我们身上。思绪伴随着一路的少有寂静慢慢飘远,我想大概这是最后的机会走在这月光明亮的路上吧。初中的句号完美画上后,回首,原来一切都那么值得回味。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时间流逝了,初中成为了过去时,然而,那份深厚的友谊不会过去,那份珍贵的回忆不会过去,那份深深的依恋不会过去。渐渐地,思绪回归,不知不觉,眼眶有点湿润了。虽然那个分别的夜晚并不是圆月,但是,月光是一样清澈透明的,如同我与初中和初中同学的缘分,值得我珍藏。650字 高一 记叙文
-
月之遐思“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熟悉的旋律又在我的耳畔回响。今天虽然不是中秋节,但今天晚上的月亮却比中秋节的圆月还美。今晚的月亮弯弯的、细细的,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偷偷地俯视着大地。她虽然没有中秋节的月亮那样圆润,但是像小朋友的眉毛又细又弯;她的光辉虽然没有中秋节的月亮那样皎洁,但她把金黄而有华丽的光芒洒向了人间。我久久地凝视着月亮,觉得它像一只漂动的小船,载着人们美好的祝愿和理想漂向远方。每年的中秋之夜,就是它扬帆起航的日子,随着她越漂越远,越漂越远,她的轮廓也渐渐变细变弯,直到消失看不见为止。到达目的地向上帝说完人们的梦想后,又回来重新倾听人们的心声。夜深了,月亮害羞地躲进了云朵里。我盖上被子,静静地进入了梦乡。300字 一年级 议论文
-
月之遐思晚上,闲来无事,出门赏月。可爱的月从树梢后慢慢地爬上半空,光亮、圆润,像一块玉琢的盘子。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滑过一曲悦耳的琴声。置身于如此美好的月色之中,我不由得想起了古诗中很多关于月的描写。《诗经》里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句子。皎洁的月光成了妆扮美人最好的饰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灵月是美好爱情的见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如顽童,惊碎了鸟儿的好梦。“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我们寂寞时,月是我们忠实的伙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我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是我们对人类起源的遥遥揣测。当月出现在夜空时,它总能牵引我们的目光,激发我们的思维,绽放我们的情感。使我们为它痴,为它狂,为它欢呼,为它感伤。它是那样光彩夺目,它是那样令人神往。然而,当我们仰望明月时,有谁会关注它身后那默默给予它光明支持的太阳呢?日前,“神州六号”的冲天一飞,让人们记住了继杨利伟之后的又两位航天英雄的名字——费俊龙和聂海胜。从被挑选出来开始,他们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当他们升空时,当他们在轨道上运行时,当他们返回降落时,他们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心。当他们走出“神六”返回舱时,迎接他们的是鲜花,是掌声,是无尽的赞叹、仰慕和荣耀。他们成了我们眼中的那一轮“明月”。可此时,有谁去关心光彩夺目的“明月”背后那默默奉献出光和热的“太阳”们呢?他们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父母去世,不能回去,孩子成长,无暇管教,夫妻分居,难以团聚。他们没日没夜地呆在研究所里,一呆就是几十年。为了圆祖国千百年的飞天梦,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泪水、多少心血啊!可我们何曾像对待英雄那样去对待他们呢?他们没有抱怨,没有诉苦,只是在守着荧幕115小时32分钟后,相互给了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然后再次钻进实验室,为新的“明月”绽放光彩而继续奋斗着。夜渐深沉,明月依旧当空照着,只是更圆更亮了,而我的眼睛却穿过耀眼的光芒,望向那“明月”背后遥远的夜空。800字 初三 散文
相关推荐
-
月下遐思月光静洒,人倚树荫。抬头仰望,陷入遐思。这是中秋佳节人们才有的雅兴。可惜,今年天公不作美,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下起了蒙蒙细雨,圆月藏在了乌云背后,隐蔽了光辉。人们只能遐想圆月高挂的情景。古人常用月亮作赋,人们心中的圆月之意也有所升华,不仅是一轮圆月,也颇有象征之意,象征团圆、也是岁月静好,以表达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期望。虽然没有圆月,但与家人团聚,畅聊家事,也是有意义的。中秋时节,是传统的节日,不管你身在何方,都要奔着“团圆”回家,与家人共享和谐,和乐之美。在这寂静的夜里,晚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窗外蟋蟀的叫响依旧不断,望着那在云层中的月亮,我思绪万千,秋风吹乱了树叶,我思念的人,您可好吗?记得小时候,每当星期六,您总是不迟到地过来看我,总喜欢夏天带我去田里乘凉。听着蝉鸣,听着蛙叫,我依偎在您的怀中,手中的大蒲扇不停地扇动。一边诉说往事,一边说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但您慢慢地老去。依稀可见的是:您给我讲“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牛郎织女”的情景。现在的一切都成了记忆银河中最璀璨的明星,只要想起,就回味无穷……我撑起伞又走到了田间,道路很泥泞。眼前景象早已物是人非,石墩上也不见爷孙俩谈笑的景象,只留下了被岁月冲刷的很深的印迹!月光是在层层云里的,但爷爷在天国一定可以看清楚,那是我永远看不到的。岁月如刻刀,雕刻了一切人所不能及的事物。中秋时节,在我看来,也是睹物思人,追思远怀,遥祝先祖的节日。日子一天一天流逝,愿以后的日子平平谈谈,亲人健康,我的学业也能有所进步!600字 初三
-
月的遐思不要哀叹快乐像水中月般的一触即失,只要你愿意去尝试着掬起一捧水,娟然如洗的‘月’便会在你手中氤氲的雾气中升起。——题记风说:我快乐,因为没有人束缚我,我自由。水说:我快乐,因为没有人玷污我,我洁静。昙花说:我快乐,因为我可以绽放在清飒的夜风中,送一份绚烂给驻足等待的面容。梅花说:我快乐,因为我可以盛开在凛冽的寒风里,斗一段幽香败雪的纯粹的颜色。而那睿智的老人却笑了,历尽沧桑的脸上,道道深壑都堆积起永恒而不可磨灭的笑颜。他说:那些理由,真的就是你们的快乐吗?于是风放缓了脚步,轻轻地皱起了眉。风想,当我怒了掀起城市的建筑,看它们无能为力地在空气中轻易地被摧毁时,我同样自由着。那么自由……于是水回头看看来路,停止了一路欢歌。水想,当我厌了那一尘不变的生活,从高处来,去忍受高与低的巨大落差时,我同样洁静着。那么洁静……于是昙花撤下深藏美丽的笑脸,哀愁溢满了眼眸。昙花想,当我盛开了一夜,让我银白的花瓣用自己的美丽去迎接下一刻的枯死时,我同样绚丽着。那么绚丽……于是梅花低下了不屈而高傲的头,脸上尽是无奈。梅花想,当我输给了雪让人怜惜的白,却依旧传一段苦涩的幽香时,香气似乎敲击着我的输不起。那么幽香……老人再一次笑了,浑浊的瞳子透出洞察一切世事的威严。老人说:那么快乐,到底是什么呢?风喃喃道,这世上,真的有快乐这种东西吗?就像凤凰,从来没有人看见过,却依旧真实地存在着。就像星辰,忽明忽暗不可摘得,却依旧确凿地闪烁着。这一次老人说了很多,喑哑声音带来不可怀疑。可是大家仍疑惑着。所以昙花继续问:若有,那么是什么呢?老人的声音变得竣肃:去尘世过三年,三年后在这里相见,告诉我你们的答案。记住,是自己的答案。然后老人的轮廓渐渐黯淡下去,最终消失在空气中,像梦一般不可触碰。风过得很好,它看到夏天人们对它的需求,冬天人们对它的憎恨。它突然发现一切都是那么可爱。它渐渐不再发怒,不再破坏,而试着用好心情去观察一切。水过得很好,它看到死水中有小脚丫们一起玩乐,瀑布里也有万丈的快感。它渐渐不再厌倦生活,而认为即便是不变的生活方式,也有万变的不可思议。昙花过得很好,它看晚上的人们等待它的‘一现’,看到人们惊叹于它一闪即灭的美丽。它不再以绽放后的枯萎而耿耿于怀,它笑着在月光中捧出自己的美丽。梅花过得很好,它在冬天里对雪笑对雪诉说与雪友好地互补香色。它渐渐和雪成为了好朋友,秋去冬季一至,它们就一齐将冬日的枯燥涂出彩虹的乐趣。它们突然间感到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那么幸福,那么令人快乐。它们笑过了三年。三年,仅仅是一刹那,一瞬间。它们再一次来到了三年前相约的昆仑巅寰殿,这是老人长期驻守的地方。空气中浮现出老人的模样,老人说:凤凰终于回到了梧桐树上。大家都会意地笑了,笑得很恬淡。仿佛三年过去,最初的无知到现在都变成了一路的鸟语花香。风说:师父,我恍然大悟啊!话音刚落,大家都点头称是。老人的眼里写满了欣慰,说:既然都懂了,我也就不再禁锢着你们了,走吧。然后于是水显露出犹豫的神色:那您……我么?老人抬头凝望着蔚蓝的天际,说:这里就是我的快乐。快乐不是水中的月亮,轻轻地探头寻觅,就将自己的完美碎在水里。快乐只是存在于水中,等待着人们将它掬起。——后记1200字 初三 书信
-
月的遐思月亮是冷的,所有人都这样告诉我。深圳的夜空很热闹也很冷清,星星的光芒大多被射灯的五光十色所湮没。天空是花的,五彩斑斓,唯独月亮是白的,孤单单的顾影自怜。我也一直相信月亮是冷的,要不怎么会有“广寒宫”一说?而月亮也一定是香的。广寒宫里住着故事里的人儿,嫦娥是否会把那明月当做一面镜子?月亮柔柔的透着一股脂粉气味,里面有嫦娥对人间的思念,也给久违春天的月亮带来一股家一般的温暖。年年中秋都会端一盘月饼到天台上。吹着凉凉的风,月饼散发着甜腻腻的气息,不由得去想月亮上的桂树是否开了花,吴刚会不会也停下砍树的活计,催促着嫦娥赶快端出一盘香喷喷的桂花馅儿月饼?然后就开始嘴馋了。飘着浓郁香味的桂花细而弱,让人忍不住感觉咬上去便会把所有的甜蜜含在了嘴里。月饼的焦香混合着桂花的清香,月亮上也会热闹起来了吧?还有那只玉兔,年复一年的捣着那不知为谁做的药引子。那时候应该还没有西药,中药所特有的草药香味,在月亮上也会年复一年的飘着吧。设想一下,在冷冷清清的月亮上,一栋小楼,一棵桂树,一只兔子和两个寂寞的人,月亮上又没有什么节日,大多数日子里,或许只有各种各样的香气和随之而来的一种挥不去的寒冷气息。还是地上好啊。我捧着那本故事痴痴地想。当然我知道那一切都是假的。很久以前,家里便有了一架真真正正的天文望远镜。好不容易将它对准了天边那一轮月儿,费尽心思却没有看见广寒宫的雕梁画栋,玉兔的晶莹剔透,和我想像中象牙球般纯洁耀眼的月亮。谁都知道的,那上面只有坑坑洼洼的环形山,被称作月海的暗色平原。唯有几千年不变的荒凉和冷清。虽然在书上早已知道月亮――不,应该叫月球――原本就不是那么圆满,我心中的一切只是假象,但那一刻,自己突然很想回到古代。苏轼的“天上宫阙”,李白的“瑶台镜”,他们构造了那么美满的一个幻境,而且还有着一直坚守这个梦想的权利。科学真的是文化的毁灭者吗?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很多这样的梦幻景象都已消散,不再回来了。至少那弯月儿真的是冷的,我自我安慰着。对着那权威的科学,我只能淡淡说上一句。即使那真实的月是多么的荒凉,但它在我心中,是香的。800字 初三 日记
-
遐思“小康”这个词刚一听说还以为是“糠”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指生活水平。现在想起来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全国人民都在为奔小康而努力奋斗着,而我对小康却还一无所知。这学期读了《奋发有为奔小康》这本书对“小康”有了更深的理解,许许多多的事迹让我回味无穷又产生无限遐思,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县的刘瑞莲阿姨。刘阿姨是我县白腊园村的党支书,在带领村民奔小康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定的脚印。白腊园村以前是个出了名的贫穷村,一句顺口溜“黄土墙,茅草房,红芋片子当主粮,只见姑娘往外嫁,不见小伙子当新郎”写出了当时的真实写照。刘阿姨上任后,以独特的眼光看准了发展果树这一致富门路,因为群众不理解,即使开科学管理果树培训班,也没有多少人参加。刘阿姨苦口婆心地劝,才有几十个年青人去。我想,这又何必呢?是信念的坚定吗?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也可说就是这时的艰难吧。刘阿姨后来在调整土地统一种植红富士苹果树时,又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不理想,有人不理解地说她有私心杂念,是为了多占地,占好地;有人直接说到她脸上,甚至有人骂到她脸上。刘阿姨这时想的是怎样把工作做好,怎样顺利完成土地调整工作。调地中有一块杂树林和有几十个坟墓的坟地没人要,刘阿姨二话没说就要了这两块地。从这件事,我想刘阿姨怎么能这样从容呢?我知道我们小学生遇到一点小事还要闹矛盾呢,刘阿姨为了工作忍辱负重,为了什么?烈士们的鲜血让战旗美如画,烈士们的生命开鲜花,让大地春常在,刘阿姨用坚定的信念使群众盖起了高楼,增加了财富。“窥一斑而知全豹”“一滴水能折射出七彩的光”。刘阿姨这看似普普通通的事,折射出她“奔小康”的信念的坚定,折射出一名党员干部的无私,有了这样许许多多的“领头雁”,我国迈进小康社会的步伐稳健、坚定。650字 初三 日记
-
相册遐思当我翻开相册时,目光就会停留在那张有点发黄的老照片上。她,眯缝着眼,咧着嘴,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脸颊红扑扑的,衬托出她白嫩的皮肤。这是我年轻时的妈妈。我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突然,听到一个温柔的声音:“干嘛呢?心心,怀旧吗?”抬起头,看见一张微笑的脸。妈妈的笑还是跟照片上的一样。但是,细看,她的脸上有了许多不易察觉的皱纹,跟着笑容一起出现。那短短的头发里,也掺和了几根白发——妈妈慢慢地在变老。我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妈妈,不禁陷入了沉思,回想起妈妈为我付出的许许多多。忽然,记忆中闪过一道光,我想起来了——那段时间,学校流行水痘,不久,我们班也有同学接二连三地被传染了。我一直暗暗庆幸自己免疫能力强,没想到有一天做完作业,脊背奇痒,本想擦点花露水子事,可丝毫无效,只好报告老妈。妈妈急忙跑来撩起我的衣服一看,背上有一点点的红痘痘,立即断定是水痘。妈妈告诉我:“水痘很痒,但你得忍一忍,如果搔破了,可能会感染细菌,引起其他疾病。”在妈妈的轻抚中,我进入了梦乡。可是,到了半夜,那种奇痒使我无法入睡,我的手开始不安分了,身子也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滚动,嘴里还痛苦地呻吟着:“痒啊,太难受了!”这时,我突然发现两只手被按住了,身上发痒的地方有一只手在轻轻摩挲。我张开眼睛一看,是妈妈把我搂在怀里。等我情绪稍稍平复,她又帮我擦了点药膏,这才缓解了我的痛苦,使我慢慢进入梦乡。可是不多久,那种奇痒的感觉再次打扰了我的美梦,我禁不住又用指甲去搔。而此时,总有一双手制止我,为我减轻痛苦。这样,一个晚上,我不知折腾了多少次。每一次,妈妈都及时醒来,有妈妈的关心,没几天我就康复了。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皱纹和白发,是在那一夜为我而生。忽而,我又笑着对自己说,哪止这一夜啊,那是一天天、一年年毫无怨言地为女儿付出才生出来的白发和皱纹啊!想着想着,记忆的闸门就像决口一样,往事源源不断地涌上心头……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老人的脸,那是若干年后妈妈的脸呀!随着我的不断长大,几十年后,这本相册中是否会增添这样一张张皱纹横生的脸呢?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我现时有了一个奇特的想法:要是时间能停留,让妈妈永远年轻,我也永远不长大,那该多好!900字 初三 抒情
-
月的遐思“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夜晚,我望着夜空中的星星月亮,不知不觉,思绪就飘到天空中,展开了想像的翅膀月有阴晴圆缺,月亮就是一个“阴晴不定”的老师,而围在它身边的一颗颗小星星,则是一群“调皮”而又“不受管教”的学生们,“黑板”,自然就是无边的夜空了月亮老师开始讲课了,“这道题……”话音未落,这些淘气的小星星们就按捺不住了,把流行当成“纸飞机”,在教室里飞来飞去,月亮老师不知教过他们多少回,可小星星们还是屡屡犯错。月亮老师拿出“北斗七星”戒尺,用勺子似的“北斗七星”用力地把带头玩的小星星的手打红了,来了个“杀鸡儆猴”。本以为可以成功,可小星星们早就“研究”过老师的“作战策略”,知道老师会用这招,便“哇——”地一下哭了起来,其他小星星也跟着大哭起来。,月亮最怕小孩子哭了,这个安慰完了,那个又哭了起来,月亮急得不知所措,累得满头大汗。月亮被气得无话可说,脸期的滚圆滚圆,生气的看着顽皮的小星星们在教室里玩“游击战”。好一会儿,有些小星星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便向老师来认错,老师的心情慢慢缓和下来,重又绽放出温和的笑容。小星星们也又回到了“老师”身边,听老师讲《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每个月都在发生。苏州市留园中心小学6年级2班陈晓露45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清明遐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漫漫的哀思,悠悠的伤怀,在这压抑的节日里,迷恫的思绪如缕缕凉风吹拂到杏花村外。酒家的店后,定是一片荒凉的坟墓,屹立着民族的魂魄,为这凄清的节日披上一层伤感而又销魂的挽衣。思绪纷飞,抵达汨罗江畔不朽的堤岸,倾听屈大夫低沉的哀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世态炎凉,统治黑暗,污浊的现实中名不下屈原挺直的身躯,只有汨罗江的滔滔巨浪才能读懂屈大夫千疮百孔的心灵!“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人们用端午节祭奠屈原,然而在这清明落寞的节日里,有谁去听听屈原跳动的心灵?滔滔江水,咆哮的不是豪迈,不是激情,是悲壮,是哀恸,是为屈原…代民族魂魄逝去奏响的挽歌。端午佳节,喜庆不是人们的过错。汨罗江畔,龙舟拂水而过,人们的呐喊和助威却与屈原投江的悲壮形成强烈的反差。喜庆不属于屈原,只有这清明的萧瑟才足以抚慰逝去的心灵。“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弓兮射天狼。”青衫白衣,这是清明的装束是中华民族最忠贞的色彩。没有春节的声声爆竹,没有中秋的朗朗明月,也没有元宵佳节的张灯结彩。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的是燃灰,是香熏,是泪水,是面对深邃苍穹最真挚、最诚恳的祷告和祈福。清明,属于精忠报国的岳飞,属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属于赤胆忠心的文天祥——八千里路,开拓与进取是不尽的动力;三十功名,家与民族是不灭的挂怀。收回思绪,站在列祖列宗的坟旁。清明节,我为中华民族的一切脊梁敬一炷清香,祭奠那不朽的忠魂!550字 初二 议论文
-
月夜遐思月明星稀的夜空十分静谧,失去了喧闹声的它愈发神秘,将我的思绪从人间引上了天界……王母将牛郎织女拆散了,银河又将他们分离在了两岸,使这对恩爱的夫妻只能遥遥相望,苦苦相思。终于有一天,聪明勤劳的牛郎想了一个办法,造出了一艘月牙儿船,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了织女。可在船刚刚完工时,银河之神却将这个消息告知了王母娘娘。王母闻讯赶到,当她见到织女在船上与牛郎相会时,大发雷霆,命令两个兵士押着这对情人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又从袋里掏出了无数五颜六色的玻璃,投入了银河之中,以阻止月牙儿船在银河中航行。玻璃珠一碰到银河水变成了一块块坚不可摧的礁石,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星星。王母的举动可惹急了这对情人,但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于是,他们又回到了从前的生活。牛郎本来就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而且在感情上又一波三折,所以炼就了他顽强坚毅的性格。果然,没过多长时间,牛郎便想起了一种动物—精卫。他在人间时就听说过这鸟是炎帝的女儿,能填平大海。于是,他让朋友乌鸦传信给精卫,请她来填平银河。精卫听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后十分感动,又听说他们需要她帮忙,就日夜兼程,赶到了银河。从此,银河边就多了一只忙碌的鸟的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银河的水日益减少,而此时王母也得知了此事,她再次勃然大怒,打碎了自己心爱的玉瓷瓶。瓶内的水流进了银河中,银河的水便自动还原。除此以外,她还削夺了精卫的自由,让她只能在海域一带生活。从此,牛郎绞尽脑汁与织女相会,而织女却因精卫的事惭愧不已,整日以泪洗面。这时,一阵冷风吹过,我打了个寒颤,回到了现实。此时,夜更加深了,月色就显得格外明亮。我凝望着月亮,心想:“牛郎遇到了那么多的困难却一直没有放弃,我在生活中只是一点皮毛困难就怨声载道。现在想想,真是羞愧呀!想到这儿,我不禁抬头留念地望了望那月亮,依依不舍地回家了。五年级:刘纤辉700字 五年级 议论文
-
明月遐思记得小时候学过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我久久沉浸在那优美的意境之中。夕阳西沉,晚霞映江,一弯新月初升,镶嵌在深蓝色的天幕上,熠熠生辉。露珠似珍珠一样晶莹透亮,在草叶上闪闪烁烁。给人无限的遐想,美丽的想象。是呀,月初时,那淡淡的新月就如少女眉弯,清秀朦胧。月半时,如一轮玉盘高悬,洒一地清辉,给原野山林披一层银白色的轻纱。月半后,又逐渐亏缺,就在这月盈月亏间,清晰记录了时光的无情流转,岁月的不停更换。遥想古人,在漫长漆黑的夜晚,这轮明月给了他们多少慰藉,多少寄托,于是,就有了举头望明月的思乡眷恋,月满西楼的魂牵梦萦,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举杯邀明月的浪漫,千里明月寄相思的缠绵……这轮明月,永远陪伴我们的地球母亲,就如那明亮的眼眸,默默注视着大地,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迁,人间几多的离合悲欢。明月依旧美丽温婉,清幽圣洁。随着我国登月工程的不断进展,相信不久的将来,“嫦娥奔月”的梦想,不再是个遥不可及的神话,中国人定能领略广寒宫殿的美丽,亲手触摸明月那温柔的容颜。400字 初二 议论文
-
月之思瑟瑟的思念渐渐扩散,弥漫夜空月色之美,残缺如昔如恒眼角溢出一丝悲伤,转而苦涩无尽天阶夜色凉如水,梦依然泪痕深深,感慨人世沧海桑田一缕香魂飘向明月,泪消逝守望漫漫,只因心在梦犹存月色如水,承载夜之幻象流去亦深亦浅诠释着逝水流年寂寞黑夜中,不知路在何方曙光无情劈开夜幕,泪再一次滑落月光给了我柔弱的瞬息~~~~我却用它寻找坚强的永恒~~~~150字 初二 议论文
-
月下遐思月儿挂着惨白的脸庞上还未逝去的泪珠,忧伤地彷徨于沉重的乌云之中,若隐若现。吮着雨后润湿的空气,一路走来,在身后松软的草地,和着雨露留下串地脚印……那些脚印呵,且深且浅地隐藏着一路洒来的心中的星星点点——“可怜的家伙!”我曾时常这么自嘲,很无奈的。融在班级里,却似“绝缘体”般悠游自个,实质带着一身寂寞存活在一群熟悉的陌生人之中。会不羁地摒弃矫揉造作,追求自己个性的方式,蜻蜓点水般地泛泛之交。当阳光在一群群欢笑飞杨的脸庞跳跃时,自己只有孤单地落在阳光边缘与黑暗齐彷徨——“我在班上没有朋友!”——我只能无奈地承认这个失败——深深的脚印盛载了太多的叹息……“上课没认真听讲,连笔记也随心情所欲不记的,课后耽于玩乐,除做作业外几乎连课本都未去翻动……这次期中考就理所当然地沦陷了!”期中考小结的内容历历在目,浮现的还有父母失望的眼神,老师惊异的神情。“我这次跌得好失败!”——这句叩击心门的话语沉重地陷入身后那片草地——随着脚印…………月儿已摆脱出乌云的阻扰,在静空中越发皎洁……“你还有我们,宿舍的兄弟永远是你的朋友!”“失败一次没什么!可怕的是失去面对失败的心!”……草地上不再留有彷徨的脚印,这些心灵深处所汲取来的回响,在这雨后越发美好的夜晚静默飘散……500字 初二 日记
-
月夜.遐思中秋赏月,在我看来是件情意盎然的事。秋日的夜总是那样安静且清朗的,总有几许爽风送来阵阵空气中飘散着的香气。偶尔看看楼底的那一排杨柳,忽觉得清新可人,在那明朗而又清亮的月光的照射下仿佛是淡玉琢成。尽收眼底的是那万家灯火、浩瀚长空。月光下的层层云朵微微泛起波澜,月又是那样皓净,让人不禁轻赞一声:真美。长空中有几痕云丝不知趣的斜飘在中间仿佛将那幽深的夜空分了开来,乐正停在后几痕云丝后面。那样的月,有贵妇人的庄重典雅,有小姐的倩影窈窕。月穿行在薄纱之间,那样的月,朦朦胧胧,隐隐约约,才看到一些,却又被曼舞的云纱给悄悄掩着了。那层薄纱被风轻轻撩开,又缓缓飘下,朦胧美丽的感觉更深了。想着想着,耳畔的一丝风声带走了我所有思绪。这一刻,看着月儿,仿佛生命与灵魂得到了升华。有时候,月静了。它在云楼间像画一般沉静的待在那里,仿佛只是一位画家笔下的一位佳人,但却是有生命的。只有几缕爽风又来临之时,才觉得一种像荧光粉一样的东西被轻风从月上拂下,形成一条淡淡的星河,如峡谷中的一缕清泉,让人感到一种安谧、静美的享受……渐渐地,夜深了,眼前的月儿便真切了。今夜,谁都可以向月索取幸福的感觉……五年级:熊梓帆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00字 五年级 叙事
-
清明节遐思“每年清明,你回家做什么?”“扫墓咯!”“扫墓?那是怎样扫啊?”“怎么扫墓?不就是放祭品、烧纸钱、放鞭炮,再跪在祖先的坟前拜拜和求得他们的保佑呗!”“求保佑?求什么保佑?”“还能求什么?做生意的求生意兴隆,读书的求成绩好,做官的求步步高升,小孩子求快高长大嘛!这都不会?”“就这样?还有吗?”“没了!”“……自私!”自私?是的,我想是的很自私。为何?为何?为何呢?每一个人都跪在祖先坟前求他保佑自己,却没有一个人好好站在坟前问问先人在另外一个世界过得如何。虽然这些问候他们不会知道,他亦不会从坟冢中跳出来告诉你;但是这么做,起码对死去的人表示了自己的尊重和一片心意啊!一年,就这么一天,在这么一天里,我们为何不表示一下对故人的尊重和关怀呢?这么“百求不厌”地索取,不觉得太过分了吗?现在的人都说“死人吃的比活人都好”,可是为什么不想一想原因呢?我想了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死了。是的,因为他们死了。他们活着的时候没能吃上几顿好料,现在他们死了,难道就不能补偿他们一下吗?况且,现在的人,都是心甘情愿的买东西祭奠先人的吗?能有几个人真正怀着“缅怀先人”的心理去扫墓的呢?现在的人们,现在,“清明”对于现代人而言,就是一个任务,一种推脱不掉的责任。这一天必须回去扫墓,好像扫完了,这个任务就完成了,今年的这个责任,也就可以卸下了。可是,这一天的意义,真的就只是这样而已吗?若真如此,那“路上行人欲断魂”从何说起呢?唉,现在的人啊……500字 初一 议论文
-
清明节遐思“每年清明,你回家做什么?”“扫墓咯!”“扫墓?那是怎样扫啊?”“怎么扫墓?不就是放祭品、烧纸钱、放鞭炮,再跪在祖先的坟前拜拜和求得他们的保佑呗!”“求保佑?求什么保佑?”“还能求什么?做生意的求生意兴隆,读书的求成绩好,做官的求步步高升,小孩子求快高长大嘛!这都不会?”“就这样?还有吗?”“没了!”“……自私!”自私?是的,我想是的很自私。为何?为何?为何呢?每一个人都跪在祖先坟前求他保佑自己,却没有一个人好好站在坟前问问先人在另外一个世界过得如何。虽然这些问候他们不会知道,他亦不会从坟冢中跳出来告诉你;但是这么做,起码对死去的人表示了自己的尊重和一片心意啊!一年,就这么一天,在这么一天里,我们为何不表示一下对故人的尊重和关怀呢?这么“百求不厌”地索取,不觉得太过分了吗?现在的人都说“死人吃的比活人都好”,可是为什么不想一想原因呢?我想了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死了。是的,因为他们死了。他们活着的时候没能吃上几顿好料,现在他们死了,难道就不能补偿他们一下吗?况且,现在的人,都是心甘情愿的买东西祭奠先人的吗?能有几个人真正怀着“缅怀先人”的心理去扫墓的呢?现在的人们,现在,“清明”对于现代人而言,就是一个任务,一种推脱不掉的责任。这一天必须回去扫墓,好像扫完了,这个任务就完成了,今年的这个责任,也就可以卸下了。可是,这一天的意义,真的就只是这样而已吗?若真如此,那“路上行人欲断魂”从何说起呢?唉,现在的人啊……500字 初三 记叙文
-
月夜遐思一天傍晚,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如牛毛,似银针,为夜空镀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站在窗前仰望苍穹,突然发现雨停了,月亮悄悄地探出小脑袋,安详地吐洒着她的清辉。一颗颗星星也争先恐后地跑出了家门,仿佛颗颗珍珠,闪闪发光。我望着天空出神了。这时,一匹骏马从天而降,停在我的面前。我仔细打量着,只见它浑身洁白如雪,银色的鬃毛随风飘扬,额前镶嵌着一枚蓝宝石,背上是一对强健的翅膀,四条结实的腿,又大又园的蹄子,就像钢铸一般。我心想:难道这飞马是来驮我驰骋天空的?它似乎知道似的,朝我点点头。我欣喜若狂,立马翻身跃上马背,奔驰在广袤的天空。啊,多么舒畅,多么惬意,我情不自禁地大声呼喊。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月宫,耳边便传来了“笃笃”的砍树声。循声望去,原来是吴公又在砍桂花树了。只见他光着膀子,挥舞着巨斧,使出浑身解数,一下一下朝桂花树砍去,可眨眼间,桂花树又恢复原样,完好无损,而一朵朵桂花却飘飘洒洒下起了桂花雨,好像在欢迎我这位天外小来客。我继续往月宫里走,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位身穿洁白披纱的美丽女子,她正是我心中的女神——嫦娥。她正在弹琴,琴声时而委婉连绵,时而如泣如诉,时而铿锵有力……让我不由想起了杜甫的名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启蒙着我,神秘的仙境和动人的传说激励着我,无穷的智慧和美妙的遐思滋润着我……5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