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活550字

乡村生活

550字 四年级

小时候,我曾生活在乡村。那美丽的乡村风光和极富情趣的乡村生活,让而今住在城中我留恋、怀念。

我的老家是一座两层楼的房子,白瓦黑墙,极为宽敞。房子的后院是个鸡舍,里面养这几十只鸡,我和堂弟堂妹们常到其中去掏鸡蛋,屋内设施虽然简陋,但我和堂弟堂妹们在其中捉迷藏,打水仗,玩的不亦乐乎。

在夏夜,我们会去捉萤火虫。拿一个小玻璃瓶,把抓到的萤火虫放入瓶中,在把瓶子放在桌上,就是一盏天然的灯。有时,我们还会把萤火虫放在麦秆里,到夜里,麦秆就一闪一闪的,犹如一根荧光棒,闪出一道道的光晕。

更多的时侯,我和堂弟、表哥还会去摘野菜。拿一把铲子,每人再拿一根树枝开道,便从那条坑洼的小路出发,绕到葡萄田,再往左一拐,就到了那片荒草地。我们可是那里的常客那,因为那里经常会有许多的野菜、野葱、野香椿、野芹菜,更有一次,我们在旁边的石壁上,发现了几株野蚕豆和豌豆。

有趣的事情很多,其中最有意思的事情,肯定要数看“蚂蚁搬食”。我们先为蚂蚁们准备好食材,也就是一只被打死的苍蝇。放在一只蚂蚁面前,蚂蚁赶紧回去报告,接着大部队就会很快的赶来,一“蚁”指挥,其他工蚁搬运。我们就在它们回去的路上设置很多障碍,看它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有趣极了。

我的乡村生活让我留恋忘返,让我怀念,好似一副美丽的图画,一曲动人的乐章,一本美妙的图书,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500字 初三

我以为人之一生,应如造器一般。

少年磨器,雏形初具,出生时人人皆为白玉无瑕,不染世尘,俗语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年少脾性,决定了人一生的风格,影响了人一生的轨迹,因此,少年应在不断地处事中磨砺出自己的个性,明确做人的准则,正如器皿初具形制,需要底线清晰,棱角分明。

壮年成器,独具一格。成器,并非指成功,而是活出自己的性格,有的直来直往,锐气凛然,如尚方宝剑;有生物优雅出尘,袅娜伊人,如琉璃玉瓶;更有的沉稳持重,大局在握,如鼎镇一方……不同之人成不同之器。共同构成了这复杂如百宝库的社会。

人皆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人之才如器之用,各司其职,经其一生。

相反,不成器的人盲目跟从,如风中细草,没有性格为根,只会:“枯萎在角落。”如果没有性格正如器无胎形,那么任何能力都是妄谈,与废铜烂铁无异。因此,壮年成器,是人一生必要,一生必需的。

老年佳器,光耀后代。旧器已老,阅尽沧桑,身上的每一处轨迹,每一寸破损,每一抹描金,每一笔靛银上都缀满一段段回忆,闪耀着人生的价值,传之于后辈,正如老壶斟酒,倒入小杯之中,时光的故事正如流水,在倾诉的传承中滋养代代心田。

一生如器,时间为火,时代为炉。身为材,心为锤。挥汗至此,锻造自我,何等快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