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仪式感800字

生活里的仪式感

800字 六年级

“我回来了。”三个人三种语调,这是属于我们一家的温馨的仪式。

母亲通常是最早回家的。脱下外衣,换上家居服,洗过手,便走到灶台前,奏起叮叮当当的“厨房序曲”。做饭时的母亲也不是一心一意的,眼神扫过路上行人的身影,每每看到那轻盈的脚步亦或是那沉稳中带有焦急的步履,藏匿于脸颊的笑意便会涌出来,荡漾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匆匆跑到门口将门开一道小缝,而后哼着曲儿继续手里的活计。在听到那句熟悉的“我回来了”之后,那笑便怎么也藏不住了,故作惊喜地问候一句:“回来啦?”然后转过身去,将那份幸福化作调味品撒入热气腾腾的炖菜里,熬煮一锅幸福的滋味。

父亲下班时间不定,但若走在楼道中都可嗅到家常小炒的香气,是的,父亲一定是回到家了。父亲做事向来讲求一心一意,做饭就是做饭,心思断不会放到别处。但奇怪的是,无论我何时走到门口,还未抬手敲门,父亲便已推开门来,面对我或母亲欢欣的笑脸和那句“我回来了”,父亲都只报以一个轻轻快快的“哦”字,但若是不细细观察,留心注意,父亲眉眼中的那份欣悦,便只可转送给门口冰凉的的空气了。

最后一个归家的人非我莫属。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小的心房里也住进了许多搅扰人心的烦事。好友之间的争吵、老师的批评、考试的失利……争相“拎包入住”我的心里。踏着路上的小石子,心中的烦闷不知如何发泄,走到单元楼下,一抬眼,那明亮的灯光,忙碌的身影统统收尽眼底。小步快跑,推开门的一瞬间,母亲亲切的问候话语迎面而来:“回来啦?”“嗯。”心中的种种烦扰涌上心来,几欲张口的我看着母亲关切的眼神,和厨房中父亲明显放慢了动作支耳倾听的背影,心中释然,笑容替代了满腹的牢骚,一句轻描淡写的“回来了”冲破枷锁。母亲的笑意爬上眼梢,兴冲冲地问我一天的趣事,父亲在一旁时不时笑着嘲讽母亲几句……所有的“入侵者”都统统被“原住民”驱赶得无影无踪。

一句“我回来了”,短短四字,是家庭生活中最微小的仪式,却也是大大咧咧的母亲内心的惦记与牵挂,是一向严厉的父亲留给家人的“温柔乡”,更是我的归心似箭和温暖的释怀。

我家的小狗

350字 四年级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它叫旺旺。

它身上披着一件白色的大毛衣,它的耳朵和身体都是毛茸茸的,大大的脑袋其实也不算很大,三角形的耳朵和鼻子,他的眼睛像珍珠一样,骨碌骨碌地转。还有一个大嘴巴,夏天总喜欢把舌头伸出来,你知道吗?狗是用舌头来排热的。旺旺长得胖胖的,你别看它腿短,但跑步的速度可快了。一条短短的尾巴在身后不停地摆动,就像天线一样。旺旺有时很乖,但有时很调皮,像一个调皮的小朋友。

每天上学,我都看到它明亮的眼睛和毛茸茸的耳朵。它调皮地咬住我的衣角不让我出门,或者把我的书包藏起来,真是让我又生气又好笑。放学的时候,它和妈妈一起在门口接我。当小狗看到我出来的时候,它就飞快地跑到我跟前,对着我直汪汪叫。回到家了,妈妈在做饭,我在认真地写作业,它就乖乖地蹲在我的脚边。每到吃饭时,它大口大口地吃,还边吃便偷看我,真是可爱极了。

这就是我家可爱的小狗,既调皮又乖巧,既惹人生气,又使人感到好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