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生气1000字

有一种爱叫生气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母亲不老,也不算年轻,在12年前的光辉岁月里生下了我,现在大概是37岁了,在马上奔四的年龄里,却总是爆发她更年期的特性。妈妈在我的感觉里很重男轻女,对,在9年前,也就是在我3岁的时候生下了我的弟弟。

之前在小学,我不曾体会到妈妈的苦心,一直认为她就是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女人,当然,现在也是,但至少没有以前的愤恨了。有时候骂我打我,我至少不会刻意的还手,我想让她知道,别老是惯着你的儿子,你还有一个女儿,一个12岁的女儿。现在,身为一名初中生了,终于看到了妈妈对我的爱,那种无声的爱。

现在的中国处于一种被科技所迷惑的时代,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深圳也处于在中国的潮流里,跟紧时代的步伐。而手机这种新型的东西,早在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介入了我的生活,而我和妈妈之间,因为手机的事也经常发生碰撞,当然,这些事情里还有我弟弟的介入。

深圳已入秋了,天天渐渐转凉,天空也每天是阴沉沉的,树叶开始掉落,冬天快要来了。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秋风并不刺骨,但风一来,全身都凉飕飕的。因这种天气的衬托,脾气也比较不好。一回家就拿手机上网,妈妈则在厨房里做饭,她好像看不惯我似的,一拿起手机就开始呵斥:“玩什么玩,还不快去写作业?”我当时就不乐意了,“我玩手机碍到你了吗?”心里不爽,但还是没听妈妈的话,自顾自的玩了起来。吃晚饭的的时候,妈妈又开始唠叨,我不耐烦的听着,魂都不知道飞哪去了。我看她生我气的时候已她更年期的性格来平慰自己,别和她斤斤计较。结果,弟弟在一旁掺和,一直在说我坏话。当然,我平时一直打他,自然找到我的弱处就处处挑我的差的。不管是真是假。妈妈自然听她那“乖巧可爱”的儿子,假的都能听成是真的,不管离不离谱。妈妈肯定又是重男轻女了。我不管,吃完饭,舍下妈妈在那里讲一些乱七八糟的,回房间写作业。 时间过得自然快,写完作业已是8点半了,我刚放下笔就拿起手机,不巧,妈妈又进来了。她经常时不时进来看看我有没有写作业。

我十分鄙视她这种行为,就把她给无视了。不料,她非常气愤地看着我,我手足无措,不明白她到底想干嘛。半晌,她缓缓开口:“你是不是就死在手机上了?”终于明白,她又在计较我手机的事了。我还嘴:“我玩手机关你什么事?”她被我反驳的无语凝噎。本来就在气头上的她被我一反驳就更生气了,却想不到用什么来还嘴。她立马抢到我的手机,拿出房间,攥在手上。我就来气了,跑去和她抢手机,手机壳有锋利的地方,我一抢,手机壳就划伤了她的手,我没看清她有没有出血,但是还在气头上的我抢了手机就回到了房间。

我以为她又会和我冷战几天几天的,没想她第二天又默默起来给我做早餐。

她只是不想让我沉迷于手机,想让我好好学习。

我一直以为她重男轻女,她却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关心我。

她生气只是希望我能意识到我的错误,而我却一直不理解她。

她曾无言的为了我做了许多事。

可曾知道。有一种爱叫生气,不曾华丽,不曾煽情,没有任何过分的溺爱,却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

《小桔灯》读后感

1000字 初三 读后感

我很喜欢冰心老人的散文和小说,昨夜我临睡前又拿起了一本她的短篇小说集翻看,《小桔灯》引入了我的眼帘。

故事发生在解放前夕,作者一次访友时的偶遇。作者的朋友不在家,在等待朋友的时候,遇到一位面容苍白、身体瘦弱的八九岁的小女孩来朋友家的楼道上打电话,说她妈妈又吐了好多血,要打电话请大夫来给妈妈看病。那天正是大年三十,时值寒冬腊月,但她只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裤,冻的嘴唇发紫。作者顿起怜悯之心,就上前与她交谈并帮她打了电话。

无聊地等待朋友的时候,作者忽然萌发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想法,就买了几个大红桔子到了小姑娘家。看到小姑娘的妈妈睡在床上,被头上有斑斑的血迹。门边的小炭炉上的小沙锅里煮着她和妈妈的年夜饭——红薯稀饭。小姑娘很懂事,她细心地剥开橘子,掏出里面的桔瓣放在妈妈的枕边。随后又拿出针线,一边灵巧地制做着小桔灯一边告诉作者:“我的爸爸外出了,不过我的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的病就会好了,我们大家都会好了······”当作者起身走的时候,小姑娘点亮了那盏别致的小桔灯递给作者,小姑”的一举一动都让作者感动。作者的朋友告诉她,小女孩的爸爸是共产党,遭国民党迫害生死不明,和她相依为命的母亲又得了肺痨,生命危在旦夕,她们娘儿俩很可怜。

合上书,我躺在床上,眼睛虽然闭着休息了,可是我的大脑却一丝一毫也没有闲着。

文中的“小姑娘”自己还是个孩子,就要照顾重病中的妈妈,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可怜的母女俩几乎是生活在绝望中。但是从小姑娘的动作中,我看到了她的孝顺、懂事;从她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她的镇定、勇敢和乐观;从她的行为中,我看到的全都是她对未来的希望。因为在她弱小的心灵里,只希望爸爸早日回家,她认为只要爸爸回来了,自己相依为命的妈妈就会好起来,他们的日子就会过的好起来了。

我和“小姑娘”的年龄差不多,但她比我懂事多了。我们生长的年代和环境不同,她生长在旧中国,是在无任何保护的逆境下求生存。我生长在新中国,在众爱的包围下衣食无忧、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曾在电影电视中看到过那个年代的一些人和事,但还是无法接受“小姑娘”一家悲惨的命运。静心地阅读《小桔灯》,作者笔下柔弱的“小姑娘”的生活,几乎是看不到什么希望,但她在绝望中还满怀着希望,憧憬着美好生活的到来。尽管她的希望,就像小桔灯发出那渺小的光亮一样微乎其微,但她还是义无反顾、依然绝然地希望着、坚信着自己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想着想着,我的眼睛模糊、湿润了。可爱又可怜的“小姑娘”一家的遭遇,让我的心隐隐作痛,同时,我又被“小姑娘”执著、坚定、永不放弃希望的精神,所深深地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000字